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702|回复: 0

《师说》总第12期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78

578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4873
QQ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2-3-2 18: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师说》总第12期
  2012年第2期总第12期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16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
  协办: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人教社教师教育课程教材研发中心
  主编:   马丽
  执行主编: 马佾
  栏目主持人:乔廷强 何书利 黄欢 张静芳 王玺玉
  【网页设计】金妍 陈蕾
  【封面设计】李茜
  

  自己的教育
  湖北马佾
  一位普通老师如何走向成功?换一句话说,你,他,我,还有无数走出师范院校即步入中小学的学子,或已经执教于城乡杏坛的教师,通过哪些途径,经历什么样的磨砺,最终可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一般说来,教师通向成功之路有二:一是学习别人成功的做法,如教材课本的,课堂讲座的,这也是师范院校必要存在的理由,名师们的经验教训,这是面向各地学子开讲座讲稿办培训班时所做的;还有一条路是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得出的结论,这也是山乡学校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临时顶课教师们的做法。只是,这两条路基本上不可能培养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前者太隔,在复杂细碎的具体学生面前无法操作,后者太活,每一个学生教育过程都是一篇复杂性极强的个案,而缺少理论的指导,他们无法完成这个繁难高尖的课题。两者之间,存在第三条路,这也是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一如师范院校的实习生,把自己的每一天,每节课,每一位学生,每一次机会,都当成实习,在理论与实际中应证,用科学来指导实际,用实践来辨别理论,每一点成功记录下来,在当时的反思及事后的归纳,在短期的教育结果及长时段对学生的影响,对学习品格习惯等等的作用。
  以我拙劣的看法,那就是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念的教师,才可能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起点了。这些形成的观念,不是别人贩卖给你,未经你摸索实验的;而是你在自己的教育过程中,与学生的接触教材的钻研教学法的反思及对社会家庭校园内外各种条件的对比时,自己一点点成功经验心得体会沉淀后,经由理论科学指导后,提炼而成的观点。它不仅仅是别人的理论,那些高头讲章周密细致论证后条块点面,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不成体系零碎杂乱的点点滴滴,是你在教育科学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证而得到的结晶。
  它可能不成熟全面,没有构成体系,甚至于极度不完善;只是一些成功的教育故事,那些故事里的道理你自己还没有弄清晰,里面到底成功在哪一点上,你只知道如此操作后,那些你想达到的目的,已经让学生们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品性养成优秀品质了,当然,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斐然是必须的,成绩不是常规上的学科考试,而是你想达到的,家长期待的,学生自己也模模糊糊的,由他们天性中表露出的素质,在一个符合他们成长的环境下,再次提升一个台阶。一句话,那些学生不是课本考试的奴隶,不是教材检测的流水线上标准制品,而是天性盎然生机勃勃特色各异的原野一片。
  教育是什么?你有没有形成自己的观念?不是师范院校教材夸美纽斯洛克赞可夫的,不是大中小学名校名师演讲时讲稿上随口吐露精心撰写的,是你自己的或浅陋简单或操作方便或指导性明确的做法,是你与一个个鲜活独特学生交流时的吉光片羽鲁殿灵光,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一句话一段文字或一个核心词。
  比如说,在我所听过几百节课的老师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的,有欧胜宝老师等。时任县高级中学语文老师的欧胜宝老师,他的课可以用“三美”称之,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一所边远乡村中,先后任务教于职业高级中学,职业初级中学的缘故,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每周两节课。其余大量时间无赖可做,于是抄写钱钟书《谈艺录》《竹溪县志》,办一份校园文学小报,因为要送报纸到周边各校,顺便听取各校老师的课了。三一六国道周围16所中学还有几十所小学,成为我首选听课对象,几百节课成为前些我写作听课小札的由来。那些年,听得最多的是欧胜宝老师的课,欧胜宝老师的学生,现在一所中学工会主席,年级坐班分管值班负责人的余秉君老师,提到欧胜宝老师也如是说:他第一节课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先写一个字,愛,欧老师从字的形体分析开始,字音字义字形,古诗古词古文古句,与学生学习学校家庭的关联,归结到书写上。而欧胜宝老师的书写,在全省教育界一次大赛上,获得过一等奖第一名,较一等奖第二名,得分差距让人瞠目结舌的。偶尔有学生问及某句出处来历时,欧胜宝老师洋洋大观的背诵相关资料了。至于标准的普通话,在当时的竹溪县,那更是极为稀少的。余秉君深为同意我总结欧老师的“三美”教育观,那就是美读,美写,美析。补充一句,欧胜宝老师当时一至于现在,备课批解作文,均用毛笔字的,他所带学生很多走上教育岗位,带着欧体字风格的学生们,走上教育岗位后,再次培养出无数淡淡的欧体字风格的学生了,在他们的课堂上,老师的板书,就是这些学生最开始的模仿描红蓝本的。对读,朗读,背读,诵读,唱读,吟诵,美读成为课堂教学最大的特色之一。
  在我的心目中,欧胜宝老师的教育是什么?就是“三美”教育。这可能与他自己总结的不尽相同,毕竟外人看来的效果,与执教者本人的想法不尽相同。当时竹溪杏坛有“三宝”之称,另外还有一位郑传宝老师,是初中语文教师,却是以学生作文中精彩语句摘抄展示为突破点,在教室内板报,校园内墙报,那个年代极少教师注意这一点的教化作用的,更是办出一份《绿洲》文学刊物,油印季刊,并配上他设计切合学生文章内容的精美插图,让学生喜欢并执著的追求语文趣味,最终喜欢上学习。他的教育观,我想以“激趣”教育,激发引导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爱上校园内一切,可以总结吧?前几天,听说他担任了本县教育局长,不知又是如何激发本县师生们的兴趣,让竹溪教育走上一个新台阶的。还有一宝,李逢宝,当时就是一位中学校长,带化学课,在一个以演示实验为主的条件简陋时代,学校资金极为紧张的背景下,他创造性的设计出很多代替性材料,进行实验教学,从而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钻研这本学科,喜欢劲漫延开来,涉及所学全部课程了。“引导”教育可以不可以归纳为李逢宝教师呢?他们三人都是班主任,“三美”“激趣”“引导”最终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他的学生,还有他们的同事,甚至于学生们走上教育岗位后的学生。
  欧胜宝教师的“三美”离不开他本身的特长,浓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几十年书法练习沉淀,郑传宝的“激趣”则更多来源于山区学生简陋生活时寻求美好的向往,展示自己风采的梦,然后与他擅长绘画与精心构思的结合,李逢宝教师则是他创造性运用了山乡生活历程的积累,把自己生活过的经历过的一切,转化成教育资源。他们的教育观形成,都是与生活知识背景生活历程相关。简单,简便,操作性强,是这些观念形成并保持在他们教育教学中最大的基础。或者可以说,欧胜宝老师从人本主义教育家珀克那里吸取丰富营养,“令人愉快的学校成功”思想因子包涵在美写美读美析中,吸引诱惑刺激促进学生们,进入他与教材共同构筑的世界里,让学生产生出一种积极进取昂扬向上肯定自己的感觉?这不正是在愉快中学习,实现自己价值的目标?不正是珀克的教育实质?而郑传宝老师,是不是从20世纪三位最伟大的教学理论之一,“以学生为中心”观点影响世界教育的罗杰斯那里,获得启示?以人这本,发现学生,肯定学习,尊重学生,赞赏学生,保护学生,展示学生,这不正是他所做的事么?至于李逢宝老师,可能学习过库姆的理论吧?从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切入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确立他们的信仰与思想,那些随手可得的简陋器材,实验方法与学生的农村生活距离仅仅几步之遥啊!那可正是学生们生活过的最熟悉的角度与切入点咧。正是在这一点上,李逢宝老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励者,帮助者,合作者和朋友了。
  自然,这一切不是现代教育心理学成果简单移植。成功之前提有四,一是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老师们,有自己迫切探索急于研讨的心理激情,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困难险阻,怀抱有一种无所回避的追索心。他们在校园内外无时无刻不是心悬于学生身上的,所以能够想尽办法排除万难达到目标而坚持不懈执著追求。二是他们自身具备一定的特点或长处,语言文字,念唱做打,文史哲经,或曰棋琴书画,这些能力与他们所任教学科融会贯通,如盐入水了无隔阂,这是吸引学生刺激学习进行动力与追求的方向,产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心向。第三则是前沿科研教育成果做营养,基础教育理论做底料,在实践中反复验证并结合本校本身特色调整修正,抛弃不适应不适合不妥当不协调的,突出最切合当下情境当前学生当时教育的最佳方法,这些方法是瞬间教育实情最切合的选择,也是老师本身特长与能力的最快反应,它是老师在全面掌握透彻了悟理论时下意识的选择。换一句话说,这种方法是他在目前条件下,在学生在教育情境刺激时,老师认为最适合最有利学生成长的做法了。它是“这一个”方法,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具备普适性的。第四是这种反应与做法,或者说这种教育形成了老师的精神内质,思想核心,成为他一以贯之十年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四者之中,一是基础,二是条件,三是关键,四是核心。
  成功的教师,就是形成了一个词或一句话为核心的,自己的教育。
  
  
  编者按:
  通常,我们分析教育规律性问题的时候,会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看做是两类人之间的关系,但具体到实践中,则应该是两个人的关系。事实上,由于受班级授课制和目前大班额教学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很难成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依然还是两类人。也就是说,我们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群体情况而忽视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注。
  其实,当我们面对着学生时,我们不仅是面对一个集体,更是面对着许多个体。不要把孩子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不要把孩子当作学习考试的机器,而是要更多的关注每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当我们真正用心关爱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长,用生命浸润生命、用智慧启迪智慧,我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教育的成功,还有自身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发自内心的自豪与幸福。
  2
  教师专栏
   墨趣茶香,品读明星教师的心路历程杨老师用他二十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加强学习、深入实践、积极反思是做好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工作过程中,不断将他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应用于教学指导、教研工作中,从而也取得较好的成效。
  福建杨梓生  教师专业成长有捷径──对20年教学与教研工...
  山东孙明霞  “统一”,阻碍还是促进发展?
  江苏刘古平  教育兴国方针不能动摇
  湖北欧胜宝  内修文心,外练音气──演讲成功之诀窍
  班主任兵法
  成长路途中的第一个台阶,是我们遇见的老师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哪怕是一朵生长在溪边不知名的野花,只要有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滋润。每一位学生都会慢慢进步,只要老师能付出真诚的关爱和热情的期待……
  湖北谢华蓉  最家访
  安徽徐观华  无眠夜
  浙江许金达  远方来信
  山东陈桂燕  伤不起
  教师成长
  强校之本在教师,教师的成长是新课程的关键学生是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就人的生命发展整个过程看,每一阶段对整体的发展都有着独特的意义,每一个一闪而过的小苗头往往足以让人的发展定向。我要感谢那次“意想不到的收获”,它告诉我:责任教育并不是空洞的说教,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捕捉教育瞬间的契机。
  北京佟艳宏  意外的收获──我的一则教育故事
  湖北熊善举  教师如何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
  山东邱学玲  舞动心灵
  读书行走
  读书和行走是我的两个翅膀爱是发自于内心的一种情感,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老师对学生的爱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爱,它是指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学生关心、热爱、尊重等行为。有了这种爱的老师,才可以和学生之间搭起感情的桥梁,形成师生互动的环境以及心灵上的感应,才可以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成为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
  河南时凯   天真的双眼
  广东叶道立  用爱托起一片成长的天空
  湖北周慧
  姬俊波    我与领袖儿童教育课堂
  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期话题:竞赛不绝利弊谈
  有利
  湖北省熊行高
  吉林省卢艳珍
  江西省衷祥
  山东文清子园
  四川gouyubo
  现状
  山东省于水英
  吉林省赵丽杰
  不利
  山东省崔光军
  黑龙江王山而
  四川省杨帆
  建议
  山东省胡志军
  吉林省卢艳珍
  山东省亓法祥
  名师热线
  与名师面对面,答疑解惑本期名师:黑龙江的王玺玉老师,曾任肇东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主抓干训、师训和小学教研等工作。
  现在总喊“不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
  什么是“律句”?它到底有何用?
  一文摘录  师说网刊微语录
  编余废墨
  聆听主创人员的心里话一位普通老师如何走向成功?换一句话说,你,他,我,还有无数走出师范院校即步入中小学的学子,或已经执教于城乡杏坛的教师,通过哪些途径,经历什么样的磨砺,最终可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
  教育是什么?你有没有形成自己的观念?不是师范院校教材夸美纽斯洛克赞可夫的,不是大中小学名校名师演讲时讲稿上随口吐露精心撰写的,是你自己的或浅陋简单或操作方便或指导性明确的做法,是你与一个个鲜活独特学生交流时的吉光片羽鲁殿灵光,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一句话一段文字或一个核心词。
  湖北马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