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265|回复: 0

李书福:新车车内污染治理这是场“道德战”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5

主题

704

帖子

97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71
QQ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3-6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最近买了辆二手车。央视著名主持人陈伟鸿就纳闷了,刘老师怎么突然省起钱来了。刘戈说,前阵子遇到一个德国的医学博士,郑重向他建议:如果家里有未成年孩子那就买辆二手车吧,车内空气可是“隐性杀手”。

3月1日,我国首部《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实施了,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对外公布了他今年唯一的一份提案《关于提升车内空气质量、防范车内环境污染的提案》。李书福在提案中强烈建议,尽快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从“推荐性”指南转变到国家强制性标准。

《指南》出台花了8年

“心急”的李书福希望尽快变成强制国标

昨天下午2点半,李书福和央视著名主持人陈伟鸿寒暄着走进了已经被全国各地记者暖热的会议厅,身边还有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动力性与排放测试实验室主任葛蕴珊及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

李书福说,造了10多年汽车,2001年那会就有人跟他说,新车坐进去味道重,头晕。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面世并不容易,2004年就开始调研酝酿,2012年才开始正式实施。《指南》解决了一个依据问题,却也留了个“尾巴”, 只是建议不是强制,缺乏约束,因此恐难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

李书福因此建议: 一、由国家环保部、质检总局牵头建立权威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发布机构,像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那样,定期对市场上的新车空气质量进行抽检、发布,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内空气质量信息,使消费者真正对车内空气污染有知情权。

二、各地的检测机构必须通过国家的资质认证,能够出具国家认可和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三、尽快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转变到国家强制性标准。

四、由国家环保部、卫生部、人社部牵头,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国家环境与健康政策法规,重点抓监测与防范,实现源头控制。

惊讶,车内空气堪比垃圾填埋场

李书福:新车用料要环保

随着空气污染,很多人喜欢关车窗开车,孰不知车内空气也很糟。在李书福的议案里,记者看到一组调研报告数据: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所属中科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进行了一次调研,发布了权威性的《国内汽车空气质量报告》。结果并不理想。根据《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应≤0.60mg/㎡,但本次检测的结果,汽车内TVOC超标30%(平均数);在菌落总数方面,国家标准为≤1000cfu/㎡,而实际结果为2174.75 cfu/㎡(平均值),超标近174.75%。如果与更严格的新加坡标准相比,此次测得的车内空气质量更是超标了449.5%。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某辆车内测得了22603 cfu/㎡的惊人数据,要知道垃圾填埋场的标准也仅为2500 cfu/㎡(新加坡标准)。

采用环保材料,新车车内污染能降低不少,但同类车用环保材料的成本比普通材料成本高出不少,因此李书福觉得,这就是场“道德战”,老实人要吃亏。

能否别考验车企的“道德”

《指南》出来了,却感觉只能隔靴搔痒,对车企没有强制要求,连个检测点都找不到,这不仅让李书福着急,也让小记这个车主很揪心。尽管葛蕴珊说,一起参与制定的车企都表示会积极响应,采用环保材料,降低新车车内空气污染,可口说无凭,拿胶水打比方,环保胶水比普通胶水价格贵10倍,车商都是商人,难怪李书福说,这是一场“道德战”,注定是老实人吃亏啊。

有人说,现在大家都关注健康,这可以成为新卖点啊!可这环保标志谁来贴呢?总不能车企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吧。最简单的,还是李书福说的,变成强制标准,或像空调一样标明环保级别,按级淘汰。当然,这需要时间,因为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体系。

有人说,不要去考验爱情,因为爱情经不起考验。我说,别去考验车企的道德,在利益面前,道德很脆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