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404|回复: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郧县古建筑整体搬迁正式启动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3

1800

主题

6411

帖子

807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079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2-3-16 14: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古建筑搬迁 明代府学宫大成殿将迁郧阳岛
发布时间: 2012-03-16 来源: 荆楚网
01.jpg
图为:图一
*
02.jpg
图为:图二
*
  楚天金报讯 特约记者石苑 通讯员周家山报道:昨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郧县古建筑整体搬迁正式启动,位于郧县城南汉江北岸淹没线下的“郧阳明代府学宫大成殿”(如图一),将在三个月内,率先整体搬迁至对岸行将开发休闲游的郧阳岛上。
*
  连日来,来自河南省某古建筑搬迁公司的员工,已不断地向“明代府学宫大成殿”门前搬运脚手架、扣件等,精心地为这座著名的古建筑整体搬迁,做着扎实的前期准备。
*
  据郧县有关方面介绍,“郧阳明代府学宫”旧为郧乡县(郧县古名)县学,始建于距今600多年前的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正式设为府学(古代官办教育机构),其历史上曾多次重修。
*
  抗日战争时期,此处变身为国立湖北中学(又叫山东流亡中学),湖北省联合中学郧阳分校,湖北省立第八高级中学。如今,“郧阳明代府学宫”仅存一木质结构大成殿(如图二),据称系全囯目前仅存的两处之一(另一处在山东)。2002年,该殿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3.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3

1800

主题

6411

帖子

807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079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2-3-16 14: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位置
*
大成殿位于郧县城关镇西岭街郧阳汽车改装厂内,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2°31′50〃,东经111°2′37〃,海拔高度164米。大成殿座落在汉水河边的坡地上,南依汉水,西邻209国道,东北接厂区和民居。
*
基本情况
*
大成殿建筑面积642.5m2,房屋7间,面阔36.3m,进深17.7m,高12m,建筑阔7间,深3间之中以8根4排木柱为支撑,3架梁8列9架檩,以半圆长型灰瓦盖面,属典型完整的框架结构、正东正西座向建筑。
*
历史沿革
*

(同治丙寅本)《郧县志》载:郧阳府学宫旧为郧乡县学,在府治东南,明洪武年间(1368-1398)知县马伯庸创建。成化二年(1466)知县代炎重修,成化十二年(1476)设府为府学。弘治十四年(1501年)抚志王鉴之崇其体制,规模一新(有记)。嘉靖三年(1524)抚治章拯移建府治北,三十一年(1552)知府黎尧勋改置府治西,三十六年(1557)府治章焕改建城东门外,是年城东北一带开筑城垣,遂环学宫于内,即今府学宫。四十五年(1566)抚治刘秉仁重葺有记,万历年间(1573-1620)抚治裴应章重修。
*
  清顺治十六年(1659)抚治张尚重修有记,康熙二十二年(1673)知府杨延耀重修有记,后知府张文星、黄昆、王瀚、守道鲁之裕相继增修。乾隆七年(1742)知府陈纬与副将高瀚重修(有记),四十六年(1787)知府曾恒德与副将马定真修理周围墙垣,嘉庆元年(1796)知府王正常与郧县知县叶治、府教授熊堂、训道唐承中暨绅士张钫等重修,道光二十八年(1848)知府胡允林与郧县知县陈子饬暨邑绅朱烂章等劝捐重修丹墀,下建至圣赞,四配赞碑亭二座。
*
  由《郧县志》可看出,大成殿前身为郧乡县学,郧阳设府后为府学,旧址在府治东南,后迁府治北,又迁府治西,再迁城东门外,即保留至今的大成殿,作为建筑前身考证,距今600多年,作为府学距今525年,其建筑本身距今444年,明代两次重修,清代至同治丙寅年已十次重修。
*
  抗战时期,大成殿先后为国立湖北中学(山东流亡中学)、湖北省联合中学郧阳分校、湖北省立第八高级中学校址。
解放后,大成殿被辟为军教馆,随后被改造为礼堂和会议厅。60年代后期,建郧阳汽车改装厂,连同土地被整体拨给郧阳汽车改装厂。《文物法》颁布后,几经协调,现权属郧县人民政府,由郧阳博物馆负责管理。
*
建筑现状与价值评估
*
  大成殿于1985年6月被郧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成殿保存较好。
*
  大成殿是明成化十二年(1476)郧阳设府而设立的府学堂。郧阳因其“西控秦蜀,东捍唐邓,南制荆襄,地连商洛,群邑雄峙,其中犬牙相错,舟车卒止,昔人所称四塞奥区,三边重镇”(《郧县志》)而设郧阳府。大成殿是郧阳府存在250年(1576-1725)的唯一实证,是鄂豫陕三边地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实证,对于研究明清两代郧阳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建筑艺术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虽然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办学是为巩固封建统治而培养人才,昭示政绩,粉饰太平,但大成殿作为明清两代的府学,客观上为明清两代培养了大批官宦士贤,为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教化民俗起到了重要作用。大成殿建筑本身和十余块劝捐修复学宫记碑,对于研究明清两代郧阳的教育史提供了极有力的实物佐证,而且它是我省保存最完好的府学堂之一,因而对研究明清两代全国教育现状和教育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据《郧县志》记载,大成殿是一个完整的学宫建筑,以大成殿为中心,有前殿、后殿、大殿(即大成殿),东西有庑,西北角有儒学斋、儒学堂和餐橱堂,有长廊同大殿相连,后殿中为明伦堂,左右为教谕训道署。大殿内有五个神龛,中供孔子,两旁为四配(颜四、孔?、曾参、孟子)、十二哲(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东庑供奉先贤40人,先儒31人,西庑供奉先贤39人,先儒28人,现仅存大成殿。
*
  今大成殿阔7间,深3间,一檐单脊,灰瓦飞薨,雕梁画栋,爽朗挺拔,巍峨庄严。建筑阔7间,深3间之中以8根4排木柱为支撑,木柱高7米,直径0.55米左右不等,东西木柱上部以横木相连,成“山”字型木架,为三架梁,南北木柱以木檩相接,为9檩8列架,木檩上置宽型木椽,又置小块薄砖,再以半圆长型灰瓦盖面,四方屋面相同。屋脊以一层绿色琉璃瓦为装饰线,上下以青砖相压,南北脊头各饰龙凤图案,四角斜脊头部均制灰质头像,至今仍栩栩如生。四角飞檐气派,呈钩心斗角势,上悬钟铃,风雨中钟声悦耳,兼有警示功用,檐木与木架结为一体。墙体以青砖砌成(疑为后维修而砌),20根木柱同砖混为一体,每间前后墙置雕花窗棂,大殿以长条青石为基墙,成台阶,美观与防潮兼备,庞大的木架结构浑然一体,平衡受力。整个建筑庄重典雅,浑厚古朴,烘托出了明清学府的肃穆气氛,虽历四百多年风侵雨蚀,明清两代十余次修缮,其建筑工艺仍令人叹为观止,建筑风格仍独特明显,其结构、受力、工艺、造型、创意、材质都显示出明清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云南
精华
2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650

IP属地:云南省曲靖市

发表于 云南省曲靖市 2012-3-16 18: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