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管理服务工作情况介绍 一、主要职能和基本情况 主要职能:负责殡葬法规的贯彻落实、殡葬服务市场的监管和遗体火化、墓穴销售等殡葬服务工作。 基本情况:市殡葬管理所下辖荆门市(仙逸)殡仪馆、青山公墓管理所、仙女陵园和孝恩殡仪服务中心四个单位,现有干部职工近100名;主要承担东宝、掇刀两区的遗体火化和城区居民骨灰安葬。年火化量2800余具,墓穴销售600余套。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改造完善服务设施设备,优化服务环境。 在建设殡葬服务设施,严格按照国家等级殡葬设施“设计标准化、建筑宾馆化、设施现代化、环境园林化”的标准建设。先后投入400万元,改造礼厅、灵堂、贵宾室、休息室,购置高档殡仪车等服务设施,使殡葬服务设施达到星级宾馆的标准;更换3台全国先进的环保火化设备。青山公墓按照“陵园公园化”规划修建,先后投入近300万元配套墓区绿化,墓园绿化率达45%;开发生态艺术墓区、修建生态停车场、殡葬文化长廊,推出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葬式,倡导绿色殡葬、人文殡葬,引导市民文明祭扫、低碳祭扫,并对前30位市民为故人选择生态葬式的实行免费。 (二)强化教育培训,打造高素质服务团队。 按照“职业道德第一、专业技能第二”的职业教育理念,把职工队伍建设上升到爱心奉献的高度、尽孝行善的层面来管理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定职业道德培训方案,强化职工职业理想、道德、纪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职三观”教育,培养职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2010年12月被省委宣传部、总工会、国资委等联合授予“湖北省第八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开展挑应战。殡仪馆和青山公墓之间开展“比团结看协作、比作风看素质、比创新看业绩、比规范看管理”的结对挑应战赛,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明显转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明显转变。2010年12月被省民政厅授予“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强化殡葬文化、服务礼仪培训,将传统殡葬文化与现代殡葬礼仪结合起来,走服务品牌化发展方向,满足群众个性化消费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丧礼主持、火化、墓园管理、设备维修等专业技能,培养业务精、能力强的服务团队;开展准军事化培训,培养职工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服从意识。通过教育培训,打造出一支职业素养好、业务技能精、团结协作能力强,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高素质服务团队,职工用人性化服务,替千家万户尽孝心,让逝者有尊严的离开世界,使生者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慰藉,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工作。 (三)规范管理,优质服务。 一是大力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殡葬工作的各个环节。按照“说你所做,写你所说,做你所写”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制定出10项32条作业指导书,让先进的管理理念渗透到各个服务环节,实行殡仪服务的全程监管,有效避免了违规操作。二是开展殡葬服务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民政部七项服务标准要求,认真组织职工学习,使之全面掌握七项服务标准内涵,让服务对象对服务标准进行有效监督。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了服务质量,使弱势群体得到保障服务,一般对象得到满意服务,重点客户得到个性化服务。2011年11月,全省创建殡葬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现场观摩暨座谈会在荆门市(仙逸)殡仪馆圆满召开,与会代表对(仙逸)殡仪馆标准化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三是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按照立足长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逐步建立起涵盖服务标准、队伍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一套完整、科学严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体系,来规范职工行为;在制度执行在上做到友情的制度、无情的管理、绝情的执行,保证各项管理制度、服务事项的贯彻落实。四是实行积分制管理。全所依据责任分工和岗位职责,制定出涵盖业务技能、创新发展团结协作、应急处置、服务态度等方面积分制管理办法,通过量化打分,以分数积累形式直观体现考核结果,积分的高低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年度评先树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有效的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五是一站直通便民服务。坚持首问负责制,全程引导服务;组织专人专班专车,开展24小时免费上门服务;推出便民举措,免费提供休息室、茶水、交通车接送、现场急救、常用急救药品等。 (四)公开服务,构建阳光殡葬。 我们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充分尊重他们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做好政务公开,让各项殡葬服务在阳光下运行。推行公开服务,接受监督。公开服务承诺,将服务宗旨、服务质量、服务时间、服务态度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公开服务项目,基本服务和选择服务项目按要求公开,做到透明、诚信服务;公开收费标准,将物价部门批复的收费标准、价格举报电话制作成公示栏进行公开接受监督;公开服务岗位,在政务公开栏中公开岗位及工号,工作中职工统一着装、佩戴工号牌上岗,接受服务对象监督;公开服务程序,将火化服务流程、安葬服务流程、减免火化费服务程序等进行公开。二是在严格执行物价政策,做到“三坚持”,即坚持基本服务与选择服务分开,自愿选择与推荐服务相结合,消费明白卡制度与满意度调查相结合。三是实行遗体火化阳光透明服务。请丧属对火化时间、火化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规范服务流程,增强殡葬服务透明度,在规范服务操作的同时也有效避免违规操作事件的发生。 (五)高举公益职能旗帜,打造惠民殡葬。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发展战略,把“履行社会公益职能,打造惠民殡葬”作为殡葬工作的立足点,在努力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丧葬权益上,做到“七坚持”。即坚持免除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供养人员、困难抚对象等四类困难群体的基本(遗体火化、接运、冷冻、消毒)殡葬服务费用;坚持免费火化无名尸体;坚持对农村低保边缘户减免火化服务费(农村低保家庭成员和困难户);坚持减免刑事案件遗留问题遗体处理费(2010年汉正街发生一起案件,逝者在殡仪馆存放近3个月,逝者家庭条件困难我们减免费用2万多元);坚持减免交通事故遗留问题遗体处理费(2010年杨家桥发生一起车祸,一家三人全部遇难,我们为其减免近2万元服务费用,并免费提供了一套4800元墓穴;襄荆高速发生一起车祸死亡4人,由于肇事方没有方赔偿能力,我们为其减免4万多元丧葬服务费);坚持减免法院判决当事人无民事赔偿能力丧葬服务费(2011年,法院判决一起案件由于当事人没有经济赔偿能力,造成被害人在殡仪馆存放到2个月,被害人家属要求火化,东宝法院承诺承担一起案件的服务费用,最后还是由我们承担);坚持提供低价位丧葬服务,青山公墓足量供应600元至3000元低价位墓穴,(仙逸)殡仪馆提供100元以内骨灰盒5个品种供丧属选择。近几年,累计为各类群众减免丧葬服务费用近300万元,有效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丧葬权益,有力促进了和谐荆门建设。2010年3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殡葬惠民先行地区”。 (六)殡葬工作。 殡葬行业既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也是一种爱心工作、奉献工作,我们把殡葬工作当做一种精神产品来为群众提供服务,要求职工视丧属如亲人,用人性化服务来替千家万户尽孝,使每位逝者都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让生者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慰藉,用阳光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我们职工在言语、动作、手势等方面必须做到严谨,否则就将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我们没有节假日,过年也不能走亲访友,遭遇很多社会的冷漠,好多大龄青年找不到对象。我们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能正确的看待殡葬行业、对待殡葬职工,支持荆门殡葬事业的发展,关心理解殡葬职工心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