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县域经济:连续三年无缘国税省“20强” 反映出我市一、二、三产业结构和企业增值、赢利能力有待优化
2012年04月05日 马陟政 姜传武 释喻 本报讯 热度:179
[字号 大 中 小]

2009年——2011年度湖北省县域经济国税“二十强”排行榜(单位:万元)
点击图像浏览高清图
本报讯【通讯员马陟政 姜传武 记者释喻】记者昨日从市国税局获悉,日前湖北省国税局发布了《2011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国税“20强”排行榜》,大冶市以18.57亿元位居榜首,公安县以4.26亿元列第20名,2011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国税前5强均超过10亿元。这是自2009年起,省国税局第3次发布一般建制县市(区)(包括县改市、区和省直管市,不含中心城区)国税收入排行榜,襄阳市连续三年均无县市(区)入榜。
从2011年全省县域经济国税“20强”分布情况看,除了省直管市仙桃市、潜江市外,武汉市有江夏区、黄陂区、蔡甸区、新洲区,宜昌市有夷陵区、当阳市、宜都市、枝江市,孝感市有汉川市、孝南区,荆州市有松滋市、公安县,荆门市有东宝区,黄石市有大冶市,随州市有广水市,十堰市有丹江口市,黄冈市有红安县,恩施州有利川市分别入围,襄阳市、咸宁市、鄂州市3市无县市(区)入围。
在全省80个县市(区)2011年度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总体排位中,襄州、枣阳、老河口、宜城分别排全省第13、16、21、22位,而2011年襄阳市7县市(含襄州区)入库国税收入分别为:枣阳3.78亿元,谷城3.53亿元,襄州3.0亿元,老河口2.73亿元,宜城2.4亿元,南漳1.92亿元,保康1.8亿元,总计19.16亿元,只比排名全省第一的大冶市的18.57亿元多0.59亿元;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宜昌市,不算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5县(共9.88亿元),仅入围全省县域经济国税“20强”的夷陵区、当阳市、宜都市、枝江市就入库国税32.18亿元,比襄阳7县市(区)国税收入总和19.16亿元多出13.02亿元;以3.78亿元排襄阳市7县市(区)国税收入第一位的枣阳市,仍比以4.26亿元排全省第20名的公安县国税收入少0.48亿元。
国税收入是经济的硬指标和晴雨表,反映出襄阳县域经济与其他市州的差距,反映出大型骨干企业、上市公司、企业集群对国税收入的支撑作用。全省县域经济国税“20强”县市(区)都有大型骨干企业、上市公司、企业集群,而襄阳市7个县市区仅谷城县有一家上市公司骆驼股份。
国税收入主要来源于以增值额为依据的增值税和以利润额为依据的企业所得税,襄阳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总体排位与国税收入排位不匹配,反映出我市一二三产业结构和企业增值、赢利能力有待优化。
【打印】【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