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少尉
 
- 积分
- 168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4-14 12: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很多人透露,荆门市高考评价结果连续几年都在全省17地市中排名靠后,列十三、十四名。我本不想贬低荆门的教育,尽管教育当局一直在很多地方媒体上大肆宣传荆门高考全省领先。对此,令人汗颜。当局者的理由就是高考升北大、清华的个数全省靠前,究其实,这些升北大清华的学子大多是复读生,复读生能够考取全国著名大学固然可喜可贺,但地方教育因此而放弃99.99%以上的莘莘学子,举全市之力办教育却仅仅只是为了极少数的荣誉,达到一俊遮百丑的目的,实则是领导干部们的一种短视行为,令人痛心。全市高分率在省里靠后,平均分在省里垫底,及格率在省里垫底,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为了荆门的教育发展!为了荆门的经济发展!为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更为了背着枷锁苦学十多年的孩子们! 教育的公平,我想不仅仅是安排几个教师到乡村去临时支教,这种政策表面上很光鲜,实际上很空洞,根本没有彻底解决乡村学校的师资问题。我们姑且不去分析支教教师的“临时”心理,不去考察他们的工作态度。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这部电影也感动和影响了无数中国人。但对现在的教师,如果还在乡镇工作那简直就是一种耻辱。我这里绝对不是贬低和瞧不起他们,在我的内心对他们只有敬佩。我要说的是,这些至今或将来仍在乡镇工作的老师,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没有关系没有送礼。面对每年大量老师进城,有位老师掏心窝子的对我说:“我十分想进城啊!我也想离开这艰苦的环境啊!可我没有关系,我跟谁送礼!”
现在的学校招生,可谓是一盘散沙!每逢招生时节,便有一个值得耐人寻味的现象,市委市政府组织万名干部进村入户为民解忧,市教育局组织万名教师进村入户搞招生。现在才到5月,全市的招生战就已经打响。高中教师到初中招生,据说每位老师是3-10个不等的任务,普通教师3个,一般干部5个,共产党员6个人,校级干部8-10个,完成招生任务都有几百、几千的奖励,真不知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真不知现在学校的钱怎么这么多。初中教师到各小学招生,手段更多,据说荆门外校、龙泉北校对小学的班主任、介绍学生的老师都有奖励,当面兑现。小学教师也有招生任务,不然学生流失,生源不足,饭碗难保。幼儿园招生也是不敢逊色,利益所在,赚钱盈利就是他们办学的目的。
有一个在教育系统广为流传的笑话,说的是在老师们进村入户搞招生之初,家犬狂吠,招生人员难以入户;后来,老师们多次工作之后,家犬声嘶力竭,摇尾乞怜;再到后来,远观老师们来了,家犬大呼:“弟兄们快跑!招生的来了!”真是几多辛酸几多泪啊!
教育的公平,考验着教育局管理者的智慧。不能说管理者水平不高,其实是煞费苦心啊!但是,我们要问,现在为什么还要给予龙泉中学提前优分录取的优惠政策?以前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现在的龙泉中学还有几多优势?各县市区的高中为什么不能跟龙泉中学平等竞争?通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的努力,各县市区不断加大对高中建设的投入,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但我们的管理者却不给他们机会,硬是让龙泉中学一校独大,结果龙泉中学每年考取重本的学生含复读生在内也不到30%,龙泉中学如此招生的最大好处,就是给某些领导的条子提供了土壤,显示了权利的威力,造就了腐败的温床。
对于荆门城区两所私立学校,如果说是招商引资,本人没资格评说,我们只是希望私立学校的真正“私立”,而不应该是“骑马放屁,两不分明”。但人们说“荆门外校和龙泉北校扰乱了荆门市的初中招生市场”,此话绝不是没有道理!龙泉北校从第一年开始打出的招生口号就是“读龙泉北校,直升龙泉高中”,如此诱惑,家长们不为别的,为子女着想,宁愿多出钱,也得给孩子上个双保险啊!荆门外校也是算准了家长们的心思,用足了政策的空子。最初几年,仅每年的招生考试费不少于20万,每年的资料费收入不少于40万(此数据为好心人预估,可能有出入,当时报名的学生都买有资料)。加上学费收入,仔细算算,两所学校每年2000人左右,每人至少1.5-1.8万,累计近亿元的收入。不少家长抱怨:“在外校读书,几乎每个星期都要交钱!”看来,荆门的学校要发展,都要向外校学习,把学校“私立”起来,到那时,荆门人民的幸福指数一定会在全国第一。
前不久,听有些领导说,荆门的高考在全省排名靠后,问题在初中。因此,增加了考试的学科(地理生物),加大了中考命题的难度。我们必须质问市教育局,九年级没有开设地理生物的课时我们拿什么时间开课,为什么不能在八年级就考试?如果学校不开课,学生拿什么时间复习?如果学校开了课,是学校违反国家课程计划,还是荆门市教育局误导学校违反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明明制定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什么荆门市每年都还要制定《考试大纲》?荆门市每年都是安排市教研室教研员命题中考试题,每年人们都在怀疑试题泄密,为什么市教研室就能只是教学质量评价者而不能就是被评价者?为什么荆门市不可以直接借用外地市中考试卷,看看荆门的初中质量到底跟外地市的差距在哪里?
又到高考,涉及千户万家,涉及三百万人民,说不尽的话题,想不完的伤心,但愿领导者拿出管理者的智慧,真正把荆门的教育办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