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东风人拍一下奇瑞
安徽芜湖领导在1995年1月考察外国汽车工业期间,得知英国的一条发动机生产线要出售,安徽芜湖领导于是抓住这个机会把汽车项目干起来。由于国家政策对轿车项目的限制,只能秘密进行,所以这个项目启动时取内部代号为“951工程”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头号工程,公开则称为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筹备处),对外始终保持低调。从这个神秘的代号上可以看出,安徽省方面对这个项目肯定暗中给予了支持。后来汽车公司起名叫奇瑞。奇,有特别地的意思;瑞,有“吉祥 如意”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特别地吉祥如意。
在芜湖地方政府领导想干汽车项目由来已久。在1992-1993年经济过热时期,芜湖一家村办工厂一年敲打几百台车,就是一个多亿的产值。这个现象引起苦于经济落后的地方政府领导们调研的注意,由此产生了干汽车的念头。原来的计划是和一汽合作,但发现对方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最后决定自己干。奇瑞虽然也应该算是起于草莽,但其领导人是从大型国有企业来的,在生产和管理上从一开始就比较规范,使企业很快就形成明晰的短、中、长各种不同目标,并有成型的企业制度安排去保证这些目标得以实现。
1995年,芜湖代表团在参观一汽时发现了一个老乡,他在一汽小有名气。发现这个人有地缘关系的人才后,芜湖方面死缠硬磨,力邀这个回芜湖主持汽车项目。他为对方的真诚所感动,他最终接受了邀请。当他到达芜湖组建班子时,整个项目共有8个人,后来以八大金刚之称列入奇瑞的史册。芜湖市领导非常有眼光,他们挖来我们中国轿车年轻专家尹同耀,一汽人讲他能把捷达全部装配工艺全部背在脑子里。尹同耀1962年11月出生于安徽巢湖柳集的一个村庄。1980年考入安徽工学院汽车专业,1984年背着行李来到一汽,成为一汽轿车厂的一名工艺员,在一间犹如小作坊式的车间里生产“大红旗”轿车,这种车当时一年只出几十辆。在后来的十年里,尹同耀进入了一汽与大众的合资公司,先后赴美国、德国进修两年,回国后出任一汽大众总装车间主任兼物流科科长,并曾被授予一汽“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
1997年3月18日,奇瑞第一间厂房破土动工。工地是一片荒芜的菜地和水塘,尹同耀和20多个同事挤在3间小草房里凑合着办公,熬过几度刻骨铭心的寒暑。从厂房施工到设备安装,事无巨细,他都亲自过问。铲草、整地、抬机器,他总是抢在头里。他动作快,话不多,累不倒,心情好:“我们在做中国自己的轿车!” 1996年,"951工程"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英国福特公司的发动机产品技术和一条生产线。起初,英方派来20多个人协助安装,但这些人懒洋洋地不干活,晚上还喝酒滋事。他干脆让英国人提前回国,同时以他们并未按协议完成任务为由扣下400万美元的货款。赶走了英国人就自 己干。当生产线全部安装完毕后,扣下的400万美元还没有花完。
【2000年底,十几位二汽技术中心的研发人员酝酿出走,中国有一句老话讲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此事后来被奇瑞知道,便力邀他们加盟。2001年7月,先期人员抵达安徽芜湖;8月,计划出走的11 -12人全部到达芜湖。这批人员安顿下来后,又把他们已经流散在外的原二汽技术中心的十来个同事找回。于是,一支20多人的汽车开发团队组建起来。其中多人在法国受过培训,是二汽技术中心在轿车开发领域的中坚力量。 为什么这批精锐部队要离开二汽?这支团队组建后不久就接受了为奇瑞设计新车型的任务?他们能甘心情愿连续苦干了8个多月,设计出来东方之子和QQ?开发速度为什么如此之快?大家没有节假日,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工作,一位设计人员曾经创造了连续48个小时没有睡觉的记录,完成东方之子和QQ的设计任务之后,这个团队又在"风云"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出来"旗云"。奇瑞即将于2004年向市场推出的第一款SUV越野车T-11以及另一款A系列车的改型也是他们设计的。 2003年4月,这支团队的全体人员曾经在一起吃饭庆祝新车型的设计和试产成功。酒酣之时,有人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还是在二汽,还是这群人,我们是否也能干出两款车来?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干不出来!那么,二汽是否对他们的离去心疼?是否阻止过他们的离开? “我们要永远感谢奇瑞。因为当我们原单位的领导认为我们不行的时候,奇瑞给了我们一个能够证明我们自己的机会。当全部图纸做出来后,别人不知道好坏,连我们自己也不敢完全保证,而奇瑞在这样的关头就敢于投下几亿元的资金将付诸实施。”显然,这个团队不是白忙活的!我估计他们是发了大财。我听说他们并没有在组织上加入奇瑞,而是与奇瑞成立专门进行汽车设计的佳景科技有限公司(奇瑞占2/3的股份,其余的由来自二汽的人员持有)。原因不在于奇瑞,而是来自二汽的人担心再遇上第二个“二汽”,所以选择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到2003年年底,佳景公司的技术人员已经增加到60人,新增人员以大学毕业生为主。虽然目前佳景公司的主要任务是为奇瑞开发产品,但从理论上讲,它有可能向着专业设计公司的方向发展。】
回顾芜湖汽车项目演变成为中国自主开发最大轿车的企业,功劳应该归于是这个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地方经济发展,他们敢于排除各种障碍,他们也是冒着政治风险的,他们把干汽车的看得比较简单,他们认为发展是硬道理:认准干汽车是非常容易挣钱的!安徽省、芜湖市政府领导了解看到本地农民一家村办工厂一年敲打几百台车,就是一个多亿的产值,这明明白白就是一个典型的mba案例。安徽和芜湖领导们比较有魄力,在没有人才、没有技术、没有国家产业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发扬安徽小岗村农民大包干精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汽车项目,就有胆量背着国家干轿车,他们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好伯乐,他们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我非常佩服安徽省、芜湖市政府领导的战略眼光,他们其实无非就是花点钱,雇几个人封一下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们就把轿车干出来。
今天的奇瑞领导人已经发扬光大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却已深入这个企业的组织基因,并且在继续发扬光大。在奇瑞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拼命的企业,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根本就没有节假日。尹总病倒后躺在医院边打点滴边指挥生产是奇瑞人所皆知的故事。用奇瑞人自己表扬自己的话说,"奇瑞有一群不要命的领导,有一批敬业的专家,还有一支肯学习的员工队伍"。而用一句从奇瑞的高层经理人到工程师都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来解释,正是由于可以去"造自己的车",因此令这个企业充满了奋斗精神。
2001年,奇瑞轿车正式上市,当年便以单一品牌完成销售2.8万辆;2002年,奇瑞轿车产销量突破5万辆,成功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2005年销售18.9万辆,比上年增长118%,在轿车行业排名第七。2006年销售30.52万辆,比上年增长62%,位居全国乘用车行业第四名,以2010年3月26日第200万辆汽车下线为标志,奇瑞进入打造国际名牌的新时期。奇瑞公司已在国内建有芜湖、大连、开封和鄂尔多斯四大生产基地,在海外十五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16个工厂,具备年产90万辆整车、90万台套发动机及变速箱的生产能力 .
汽车出口是检验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达程度的指标,只有大量出口才能跻身于全球汽车工业高水平的竞争。奇瑞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01年10月,即实现第一批奇瑞轿车出口;2003年与伊朗CKD公司的合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还将计划在中东、南美等国以CKD方式合作建厂。奇瑞轿车已得到海外市场的一致认可,国际间合作合资已成为奇瑞公司重要的部分。
2011年,奇瑞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连续11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第一位;产品远销8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已超过60万辆,并连续九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奇瑞2010年2月份出口销量延续1月份的增长态势,达到11035辆,同比增长56.7%。良好的开局为奇瑞完成全年出口销量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什么出生没二十年的奇瑞比那些长期受国家保护的"大集团"、"大型骨干企业"更加敢于利用国际资源、出口更多的整车甚至出口汽车整装厂和CKD散件?就是因为奇瑞是自主开发。这是区别两种命运的惟一变量。
2011年奇瑞汽车依然实现了全年销售64.3万辆,其中出口16.02万辆,连续11年位居自主品牌销量第一、连续9年位居全国出口第一。我计算了一下去年一年365天,是15600小时,平均3.28分钟中国就出口一台奇瑞轿车,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骄傲。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正式成立,其前身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创立之初就把“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的产品理念融入到公司发展过程中,早在2001年,奇瑞公司就正式成立了“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专职负责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奇瑞是国内最早投入资金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的车企之一,经过10多年的铺垫,目前奇瑞新能源在零部件技术、整车技术、后续的配套设施、商业模式、客户服务模式五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领军者优势。
最近刚上任两个月的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心文认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还不成熟的时期,还会有三至五年的过渡阶段,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做好技术储备。奇瑞新能源目前在技术研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奇瑞新能源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或车型。应该说,在技术储备阶段,奇瑞在国内已经占领了先机。
政府的补贴毕竟是有时间性的,培养成熟的市场需要一个阶段。现在的技术储备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占领市场。在近几年抢占技术的制高点,一旦技术成熟,市场需要,奇瑞可以迅速拿出像样的产品。对于奇瑞新能源来讲,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主性比较强。现在国内部分企业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模式和奇瑞不太一样。部分企业采用的是在某些核心技术领域合资的方式来解决技术问题。对奇瑞新能源来讲,秉承了奇瑞在传统车领域的发展模式和作风,仍然以自主研发为主。但自主并不代表封闭,而是在行业内有着广泛的交流。同时,在技术合作学到很多东西,锻炼了队伍,打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团队。
奇瑞新能源汽车专用的整车附件系统,包括:电动空调、电动转向(EPS)、电动真空、电加热、电子制动等系统已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第一款A5-BSG混合动力汽车于2008年批量上市,在芜湖、大连等城市作为出租车深受客户欢迎,同时也成为河南、广东、新疆、山西、福建、浙江等私人用户的私家车。中度混合动力(ISG)汽车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目前被多个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城市作为出租、公务用车的首选车型。微型纯电动汽车、中级纯电动汽车、微型电动客车、纯电动中巴、纯电动大巴的产业化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公司也非常注重高效节能汽油机、柴油机技术、灵活燃料汽车技术、强混合动力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等全面发展,多项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自2009年,公司全面启动了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产业化及应用,奇瑞A5ISG、A5BSG、S11EV和S18EV已经获得了工信部发布的产品公告并入选了国家节能环保产品推荐目录。
在2009年1月,奇瑞公司“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平台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去年11月23日,奇瑞 新能源汽车上海专营店——高瞻 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上海作为中国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为 奇瑞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此次高瞻 新能源汽车专营店开业,不仅有利于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且直接推动了上海市 奇瑞新能源汽车经销网络布局的进程。我们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实力,千万不能闭门造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