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674|回复: 21

风雨中的狼评论集(持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32

主题

641

帖子

1074

积分

少尉

执剑傲东湖,笑我多轻狂!

Rank: 5Rank: 5

积分
107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4-14 22: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写字
      人这一辈子除了吃喝拉撒、挣钱玩乐,再往高雅方面靠靠,恐怕就算得上读书写字了。事先声明,看书写字可不是文人的专利哦。

       就像偶,也曾经像模像样的棒着书读过那么几回,咬着笔头日哄过那么几次,可偶至今还是纯粹的P民一个。所谓的读书写字,也不过是闲得无聊瞎掰掰而已。再事先声明一下,偶读书写字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唉,甭说了,免得别人说偶关公面前耍大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古人有“十年寒窗,一朝功名”之说,言下之意,只要肯埋头苦读,就有可能鲤鱼跃龙门,癞蛤蟆变成金娃娃,就连祖宗八代也跟着贴贴金镀镀银。现在的人虽不像古人悬梁刺股,搞得跟上吊似的,但也笃信啥“知识改变命运”之类的东东。君不见,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在一条独木桥上拚得你死我活。唉,怎么说呢,还是偶曾经的那个戴着老花镜光着脑袋売子胡子一大把的语文老师吼得有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同学们,为了将来升官发财包二奶,冲啊!瞧,这嗷嗷叫的气势,不亚于开春的驴子,精气神十足,荷尔蒙顶呱呱滴!不过呢,偶还挺欣赏这深刻大气的劲儿,咱一不为祖宗,更不为国家读啥书,就为自个要很男人的活过那么一回所以拚命的如同老鼠啃称盘似的苦苦地啃着书本。

      踏着知识的阶梯,爬啊,爬啊,如果有一天,咱既没埋在春天里也没埋在冬天里。终于有一天,成全了偶爬到了一个满嘴仁义道德之乎者也的境界,甚至还吃上了皇粮喝上了茅台,祖宗的脸也跟着偶无限正大光明地风光了一回,正应了那八个字——出人头地,衣锦还乡!那是苍天开眼、祖宗显灵,跟偶读不读书冇得半点毛的关系。偶的高香烧得真高哦,汗水换功名,抱得美人归,一步登天鸟,做鬼也风流。

       没爬上去咋办呢,啥原因呢?那是你丫的思想政治学得太好鸟,永远跟着那个什么走,老爷子的话时时刻刻记心中——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先别像个落魄的书生一样高喊:不是偶不用功,而是这桥太窄鸟!凡事要学会反省自己,记住“书到用时方恨少”,谁让你丫的上课的时候光想着对同桌的MM如何唱那个什么什么《同桌的你》。你丫的也别说,咱歌都不会唱,还《同桌的你》,这鸟的那跟那啊!说你丫的会唱就是会唱,狡辩个鸟,没吃过乌鸦也见过乌鸦叫吧!

        呜呼,大风起兮嗷嗷兮,壮士一去悲悲兮,大不了,从头再头,高歌一曲《心若在,梦就在》,挽起你丫的袖筒,待从头,雄关铁桥从头越。如果有一天,还是越不过去,剑眉一竖,柳眉一睁,出了学堂,扛起锄头,十年之后,咱还是一条好汉!是个好汉子,就要站在高高的山巅上,光着大脚丫,向着红红的太阳,表一下红红的誓言:为伟大、光荣、正确的读书事业奋斗终身!这书读得就像灭掉吴国的三千越甲,个个兴奋得跟打了鸡血似的,真他(女+马)的 有种!

       咵了这么多,偶在说啥呢?怎么老是读书功名搞在一起呢。看官说了,你丫的就是一个势利眼,三句话不离老本行,心不纯六根不净,难怪不是块读书的料,搞到现在,攥在手心里的还是一本小学毕业证!晕啊,兄弟们!咱比窦娥还冤,冤啥呢?那小学毕业证也是假的,是偶花了十块钱找街头办证的给办的。所以说,手里捏得那玩意儿不是啥毕业证,一张废纸罢了。哦,不,那是偶今生至高无上的荣誉!

       好了,偶该正经了,免得别人说偶成天疯疯颠颠的,活脱脱得一个现代济公。言归正传,再说读书,古人云:腹有读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书读多了,精神面貌也改变了,变得高贵典雅,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入得了洞房包得了二奶或者小白脸,如同脱胎换骨似的,这功效比丫的地沟油还见效。吃再多的地沟油也变不成臭烘烘的垃圾东东,但读多了书,就摇身变成了绅士闺秀猛男玉女,颇有魏晋名士之风流。丫的,这变化比孙猴子还孙猴子,简直就是如来佛他爹的爹爹,弹根指头天地就要摇三摇。

(未完待续)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在心里爱着你》正在连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2

主题

641

帖子

1074

积分

少尉

执剑傲东湖,笑我多轻狂!

Rank: 5Rank: 5

积分
1074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5-6 17: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英语无关紧要不用学,那是天上的猩猩打喷嚏假惺惺,但如此费心耗力地去弄那个就有点邪乎了。好多问题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不过只要稍微来个脑筋急转弯就OK鸟,不是人不聪明,而是铁笼子里呆久了人脑变成了猪脑!

        抛开宏大之主旨,大力推广英语无外乎有两种原因:家长需求与个人需要。
        先谈家长需求,看看现在风起云涌的移民潮啥都明白了。好多权贵家庭的孩子上完小学就要留洋了,没多少社会地位但有一定能力的中产阶层,虽不急于让孩子小学之后就留洋,但在中学毕业后选择出国的比比皆是。出国留学,首要的是要过英语关,语言不过关生活都成问题更别说还学个鸟!于是在国内学外语越早越好,这是他们基于现实考虑的迫切需要。而精英阶层及部分中产阶层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指挥棒,也不管草根阶层是不是想学那玩意儿。人家的“小皇帝”才是大爷,你不想陪着学还真不行,否则这个教育体系如何运转?公平正义如何践行?

       再谈个人需要,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在国际化浪潮的影响下,只有懂外语才能融入新的世界体系之中。诚然,跟老公交流要懂他们的语言,进外资企业也要用外语去交流。于是外语被认定为进入新体系的“敲门砖”,被认为是进入更高平台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要素。我不否定因为“个人需要”去掌握某种知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个人需要”居然可以成为喧宾夺主的前提条件,毕竟工作能力才是第一位的。且不说有多少人会爬到更高的层次,有多少人需要成天用到哪个洋玩意儿?大多数人只是为了“学”而“学”,就像那个深奥的微积分,一般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着。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古话:陪太子读书!意思是:太子一个人上学读书太闷太寂寞,也需要有同学做伴,所以皇室会为太子找一个人陪读,其目的不是要这个人学得多好,只是给太子做个伴而已。有意思的是,现在的“陪太子读书”更是无处不在!就说学英语吧,别人学了是为了出国留洋将来摇身一变从此不再是天朝的人,而绝大多数屌丝只有陪着人家学洋玩意儿的命!当然了,时代变了,啥也与时俱进,现在早不是因为寂寞更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彰显公平公正体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不过呢,猪脑也有变回人脑的时候,所以别以为那些光荣正确的口号真的能让你热血沸腾从此狗血变鸡血,那个啥“知识改变命运”只是别人啃剩下的狗骨头找不着地儿才变成了诱饵专门勾引装13的!这种酸溜溜的命,是你命里注定的,谁让你爸不是李刚?

      全民英语热,很自然地产下了一个肥得冒油的大鸡蛋。有了蛋,各路睁着血红的眼流着七尺八尺长涎水的神仙就该粉墨登场鸟!君不见,那些热火朝天的英语培训班赚得盆满钵满,赚得半夜起床想方便却找不着北了!还有各级啥玩意儿,此处省略二百五十字,你懂滴!

        这年头,最流行“人傻钱多速来”鸟!为何?因为到处都是猪脑,人脑早见上帝鸟!长着一颗猪脑的人最后的结果是不在洋玩意儿里爆发,就在洋玩意儿里死亡!为何,此处省略八百字。为何八百?八,发!多牛气,洋气,刮气,帅气!

       (注:因为螃蟹因为爱情,此文省略一千字!太聪明了不好!写于5月6日上午。)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条评分


隐藏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在心里爱着你》正在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2

主题

641

帖子

1074

积分

少尉

执剑傲东湖,笑我多轻狂!

Rank: 5Rank: 5

积分
1074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4-17 12: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冷落了,又何妨

     偶然看到一位网友的QQ签名改成:以前经常联系的好友都不再联系了,我们变得比陌生还陌生!言语间透着岁月流逝而友情淡却的惆怅与无奈。

      只要玩过QQ的人大都有这样的体会,曾经聊得火热的网友渐渐地不再联系了,即使看到对方上线,也懒得再打一声招呼。甚至有一天,自己悄悄地进了对方的黑名单;或者,自己“一不小心”“黑”了对方。也许,虚拟的感情在时间的冲刷下,终会脆弱得不堪一击。无论是普通的网聊,还是爱得死去活来的网恋,又有多少在喧嚣无常的红尘里不灰飞烟灭的?纵然是现实中的友情或爱情,又有多少能够天长地久的?这才有亘古不变的真理——君子之交淡如水!

      保持适当地距离,淡淡地对待朋友,这种友情也许会陪伴我们走过一生。即使在某个时刻,我们永远地不再联系,但至少会偶尔不经意地想起对方,心里有着那个相识或不相识的人就够了。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些才是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对待朋友亦是如此,看淡一点,才会久远,才会像酒一样的醇香。心里存着朋友,一个短信,一句问候,一张贺卡...都会是历经风风雨雨行至暮年蓦然回首时最美好的回忆!

      什么样的朋友感情最深?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一位年过半百的退伍军人,他毫不犹豫地说:狱友!一个饱经沧桑的人能够如此坚定地这样认为,想必一定有他的理由!根据我自己的所见所闻,居然也有相同的感觉。只有共同经历过生死患难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深厚的友情,不管是不是彼此间的惺惺相惜。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坐过牢...一起并肩战斗一起出生入死的人,比普通人多了一份轰轰烈烈的考验,如同淬火之后的钢铁,内在的硬度已不是普通的钢材所能比拟的,这样的朋友好或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大多数朋友而言,既不是战友也不是嫖友更不是狱友,又怎么能希望自己的那份友情刻骨铭心呢?朝夕相处的夫妻都能翻脸,何况是隔了岂止十万八千里的所谓的某些“朋友”?记得一位作家说:我们终究都是被别人冷落的对象!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我相信,若干年后,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做普通人交普通朋友过普通生活才是最幸福的!回首回事,再看看那些青春年少时结交的所谓要相守一辈子的知己,只会哑然失笑。再好的朋友,也比不了能和你过一辈子的那个TA。如云烟般散去的友情,散了也就散了,不必遗憾,更不必纠结,仅此而已!只要自己及家人过得好,被冷落了,又何妨?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在心里爱着你》正在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32

主题

641

帖子

1074

积分

少尉

执剑傲东湖,笑我多轻狂!

Rank: 5Rank: 5

积分
107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4-24 17: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打孩子

       看到这个标题,许多人肯定会哑然失笑,打孩子谁不会啊?孩子不听话,一甩手就是几巴掌,这根本不用别人教。不知现在的啥教育类的书籍是否提过“如何打孩子”,我从不看那些多如牛毛的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一堆“假大空”的玩意儿,都是些无懈可击无比正确无比高尚的理论。

      打孩子还真是一门学问,决不能轻率为之。什么时候打如何打,都需要认真地考虑。不能为了打而打,更不能因为自己心里不舒坦就将怒火撒到孩子身上。如果那位家长说我从不打我的孩子,仅靠嘴皮子就能教育好我的孩子,这话我信,但不代表普遍性!
      
     打孩子的极端事例出现在前不久轰动全国的一件事:6岁男孩小波刚上学前班,因回家不写作业,被其父李元兆怒骂,一轮暴打后还捡起大石头砸在小波的后脑勺上,将小波砸晕。事后,李元兆还拿来一把锄头将尚未断气的儿子埋在后山(详情请百度搜索)。

    悲剧已发生,现在说什么都已晚了。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何况还是人呢?更是血脉相连的父子的关系!愤怒过后,人们不禁要问,李元兆这位父亲怎么啦?是不是精神有问题?

    当人们将所有的问题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李元兆的身上的时候,善良的人们,你们是否从多角度思考过李元兆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吗?冲动是魔鬼,为什么他会做魔鬼呢?如果不从更深的层次反省,这样的悲剧还会上演,还有会许许多多的李元兆出现,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个问题,我暂时不谈。

    先从打孩子的方式说起,假如这位父亲懂得如何打孩子,还会有这样的惨剧吗?许多事情看起来是偶然,实则必然。诚然,个体不代表整体,但“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我无意放大某个偶然事件,只是想说请在这个功利的社会重视潺弱的当下,让自己及家人免受伤害。平安是福,祈求好人一生平安!打孩子在教育方式里属于下策,不得已而为之。但不可否认的是,打孩子已成为许多家长屡试不爽的法宝。孩子不听话,棒子一下去,立马见效果,比啥都管用!运用这种方法的父母,文化程度越低越普遍!

    现在的教育类书籍存在很大的缺陷,好像看这书的都是文化高修养好的爸爸妈妈,一味地空淡一些不切实际的教育方法,就像《乡村爱情》里的爱情,带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所谓的教育砖家,一边数着票子,一边夸夸其谈,好像人家的孩子是TA肚里的蛔虫!既然教科书从来都是回避这个问题,说明写这书的都是些不食五谷杂粮的圣贤。圣人们的教育方法与咱这些屌丝们的方法是冇得啥交集的,不要期望在不属于你的春天里去收获那些鲜艳的花儿!人,要现实一点。

(未完)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在心里爱着你》正在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2

主题

641

帖子

1074

积分

少尉

执剑傲东湖,笑我多轻狂!

Rank: 5Rank: 5

积分
1074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4-23 11: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序    言

    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材,是全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无数的父母呕心沥血、倾其所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相应的回报。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后成就斐然,有的孩子泯然众人矣,还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是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


    幼儿及小学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刚来人世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如何描绘就要看大人们的言传身教了。对于许多年青的父母来讲,以前总在接受别人的教育,现在突然有了自己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就完成了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的角色转换,年青的父母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年青的父母们,千万别慌!这个时候也是最考验智慧的时候,请拿出你们的才智、信心、勇气,乐观坚强地面对你们的孩子,与孩子们并肩战斗的岁月也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最壮丽的回忆!

   作为千千万万年青父母中的一员,我也同样面临着如何教育孩子的考验!在这里,我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以大量翔实的事例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谈一谈儿童教育。本文力图从新的角度,深入系统地阐述儿童教育遇到的困难及问题根源,结合社会大背景,以前瞻性的眼光直面现在的问题。虽为评论,但无枯燥的说教,如同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尽管只是一点浅知愚见。

    本文所有内容均为原创,不参考任何文献资料,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见解。谢绝转载!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在心里爱着你》正在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2

主题

641

帖子

1074

积分

少尉

执剑傲东湖,笑我多轻狂!

Rank: 5Rank: 5

积分
1074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4-23 11: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我们的孩子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

          我们究竟需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提这个问题可能有点老生常谈,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教科书就已告诉我们,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有“五讲四美”之类的要求。
      
         时值今日,这些要求还是停留在字面上,只有象征意义。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成为笑谈。父母们花费十几年的心血,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让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仿佛唯有这样,才是成功的教育。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不妨先来看一篇报道,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传播系彭书雄教授在一堂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的公共课上,让学生口述请假条,向5个人提问,没有1人能准确回答,有的人甚至连基本的格式和落款等基本内容都没交代清楚(4月20日《楚天都市报》)。
      
         请假,就得写请假条,这是一个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我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就写过几次请假条,在小学就该掌握的知识,如何到了大学居然“一问三不知”呢?将这个问题一味地归结为不重视基础教育恐怕有点片面,首先要将这些学生的父母先打五十大板!子不教,父之过!你们是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的,难道你们就从不看你们的孩子写得请假条吗?我相信任何父母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没上学,也很关心递给自己的请假条,为何不仔细看他们写得请假条?细节决定成败,这些教育上的细节没做好,做父母的必须检讨!
      
       其次,这些学生的小学老师要打五十大板。教不严,师之惰!你们当初为何不认真地看他们的请假条,并像批改作业一样指出其错误?弄到现在,这些学生还不知道请假条如何写。
      
       板子落下了,也许家长及老师都要喊冤。当初是严格要求的,孩子的请假条也写得很正确。就算是这样,以前写得很正确,为何现在又不会写了?那是时间久了学得知识也忘了吗?,说干脆一点是还给老师了!倘若真的如此,一个“请假条”就可以还给老师,其它的更不必说了。家长们,老师们,我们的孩子为何如此“健忘”呢?

     《未完待续,写于4月22日晚》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在心里爱着你》正在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2

主题

641

帖子

1074

积分

少尉

执剑傲东湖,笑我多轻狂!

Rank: 5Rank: 5

积分
1074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4-23 20: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说“健忘”之前,先说说许多年轻父母的心理,他们巴不得年幼的孩子很乖巧,很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是许多父母在潜意识里的判定标准!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说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不管怎么说,孩子就是不听。我只想对这些家长说,不是你的孩子有多不听话,而是你自己没用。如何让孩子听话呢?那些喜欢娇生惯养的家庭,我就不说了,免得浪费我的时间。

      先看看太平洋建设集团前董事局主席严介和是如何让孩子听话的。他三岁的儿子很喜欢翻坛打罐,总想摸摸烧开水的电热壶,妻子为此伤透了脑筋。严介和怎么做呢?有一次他却鼓励儿子去摸电热壶,结果儿子的小手被烫伤了,从此再也不敢去摸电热壶了。不用再教,儿子就变得听话了,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摸正烧开水的电热壶。他的教子方式看似残酷却很实用,有时候父母就得狠下心来对待孩子。正因为这些看似残酷的教育,若干年后,严介和骄傲地宣布:我教育出来的儿子,能力是年龄的20倍。(2012年第5期《前卫》)

       再来看一件事,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如何教育孙子的。有一次,洛克菲勒告诉年幼的孙子阁楼上有好玩的东西,让孙子爬梯子上去拿。孩子刚爬上梯子,洛克菲勒一脚把梯子踹翻了,孙子重重地摔在地上痛得哇哇哭。等孩子问爷爷为何要骗他时,洛克菲勒郑重地告诉孙子:这个世界上你谁也不能信,包括你爷爷,你只能相信你自己。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小洛克菲勒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爷爷说得这句话。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如果还甜言蜜语似的教育孩子,很难想像他们的后代还能接班?

       按照上面的两个事例,要想孩子听话永远记住父母的教诲就变得简单了,对孩子狠一点,让他们吃点苦头。但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如果棒子下面出孝子出人材,中国早就“材”满为患了!事实上,上面的两个事例并不值得父母们模仿,以伤害孩子的身体为代价来教育孩子未必是可取的。

       但是,如果父母们心疼孩子的身体而不敢动孩子一下,只会把孩子宠坏!比如说你一再要求孩子吃饭前要洗手,但孩子就是不听,不管怎么说都不管用。这个时候,你就在饭桌边准备一把木条,下狠心抽TA两次。你再看看,你的孩子以后是不是听话多了。TA知道痛了,一上饭桌再看到那把木条,心里就起了条件反应,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去洗手。不要小看了一根小小的木条,某些时候它比你说千句道万句还管用。

       以我儿子为例,以前吃饭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的,如果任由他的性子一碗饭不吃个把小时是不肯罢休的。以前小的时候,妻嫌孩子吃得慢总是喂着他吃。后来大了一些,居然让儿子养成了习惯,不喂就不好好吃。刚上幼儿园的那段时间,儿子在学校没人喂明显地瘦了一大圈。没办法,妻专门备了一把木尺用来监督儿子吃饭,再也不喂了。儿子不好好吃,就用木尺伺候。好好吃的话,就满足儿子提出的要求给他一些奖励。恩威并举一下子就灭了儿子吃饭靠喂的习惯,现在只要儿子不好好吃饭,妻子把眼一瞪,儿子连忙大口地吃,因为儿子知道再不好好吃又要挨棍子了。

        说了这么多,回到请假条的事情,同学们为什么会健忘呢?因为他们没有因为不会写请假条而留下深刻地教训,如果那位学生因为不会写请假条而挨了一顿打,想必TA再也不会不知道请假条如何写了。人就是这样贱,给点阳光,TA就灿烂。不给阳光,TA反而灿烂一辈子。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孩子呢?这个问题其实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简单地说是要“长点记性有点个性”的孩子!为何?且听我慢慢道来。先从“怎样打孩子”说起。

           (4月23日晚,写此帖耗时20分钟。)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在心里爱着你》正在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2

主题

641

帖子

1074

积分

少尉

执剑傲东湖,笑我多轻狂!

Rank: 5Rank: 5

积分
1074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4-25 20: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们,请你们记住:打孩子之前,棍子(小木条)举到半空了,一定要停顿一秒再落下来!这一秒非常重要,给自己一个犹豫的瞬间,考虑孩子能够承受的挨打的上限,就会消灭魔鬼一样的冲动。孩子犯了错误该不该打?一定要再三权衡,切不可意气行事,想打就打!在即将打的时候,也要再考虑一下,这一次打得对不对!打之前犹豫不定,打之后落子无悔!别老是去吃后悔药,如果真的打错了,请诚恳地向你的孩子道谦!如果李元兆懂得打之前的犹豫期,想一想用石头砸下去的后果,还会有魔鬼一样的暴行吗?

    打孩子只能打TA的屁股及手掌心,切不可打孩子的脑袋,也不能用脚踹孩子。打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打的力度,重了轻了都不行!那些手脚没轻没重的父母,建议你们不要轻易地打孩子,万一伤了孩子,你们就要后悔一辈子!打不是目的,只能起震摄作用。这个时候,父母们就得学学老美,胡萝卜加大棒,一边是“利诱”,一边是“威逼”,这种方式就像是马戏团里的师傅训练各种动物一样。 孩子十岁之前,适当地用用这些方法还可以。过了十岁,再继续不加节制地用下去,就要当心你的孩子真的被你训练成马戏团的小动物了。

   许多人说,夫妻两人要“一人扮红脸,一人扮白脸”,这种教育方式更科学。我对这个还真没在意,也从未跟妻协商过双方扮演的角色。“扮白脸”的事一般是妻在做,我也没扮啥红脸。儿子挨打的时候,我只是当个冷眼旁观的看客,儿子哭得再厉害,也不去劝一下。好多家庭,一方打了孩子,另一方因为心疼立即去哄着孩子,这样做只会让孩子白挨一顿打。长期下去,孩子对“打”还产生了免疫力,再也打不出啥效果了。不要怕孩子哭得伤心,长痛不如短痛,让TA痛快地哭一次,总比以后哭过不停要好。“严父慈母”或“严母慈父”的教育方式,在幼儿及小学阶段因为互补性有时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但如果进了初中,这种方式还继续相当程度地存在,就要当心你的孩子将来在“情感成长”方面存在不完美的一面。一些看似很实用的幼教,将来可能会给你的孩子带来相应地后遗症。不要盲目地听那些所谓的砖家在哪睁着眼瞎吹嘘,为人父母,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判断力!

   俗话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养儿养女是有区别的,打孩子一般用在儿子身上,女儿最好别打。特别是当爸爸的,这辈子还是别动你女儿一根手指头,且不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对待儿子就不一样了,请拿出你的勇气,让你的儿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让他多遭点孽,对他将来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今天,你不舍得拿着棒子打儿子;明天,你儿子可能拿着棒子打你了。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我的老家有一个独生子,因为小时候娇生惯养,长大以后好吃懒做讨不到媳妇,打了一辈子光棍。更可恨的是,他经常拿着棒子将自己的老父亲打得遍体鳞伤。这样的事绝不是少数,做到这个份上的父亲应该说是非常悲哀非常失败的!当然,我并不是鼓动家长们打儿子,但你要知道“该出手就出手”的道理,不能一味地软弱妥协!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即要看到所起的效果,又要预防其产生的副作用。年轻的父母们,切不可图一时之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请问,有多少父母真正懂你们的孩子?任何教育都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教施教,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打孩子也一样,不能看别家的因为打的效果良好你也跟着打,也不能因为别人从不打你也跟着当好好先生。你要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即使到了这个地步,你也要认真地对待打的方式看看打的效果,及时调整教育方法。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在心里爱着你》正在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32

主题

641

帖子

1074

积分

少尉

执剑傲东湖,笑我多轻狂!

Rank: 5Rank: 5

积分
107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4-27 15: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的 童 年 时 代

          如果问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是什么,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说:童年!只有童年的时光是荏苒岁月永远无法带走的眷恋,也只有童年的记忆是沧桑风雨永远磨不掉的纯白无

     回想我的童年,留在我的记忆里只有无穷无尽的欢乐,只有无忧无虑的笑声,没有沉重的课业,没有相互攀比的压力,更没有父母怒其不争的责骂及鞭笞声。除了玩,还是玩,除了乐,还是乐,这就是我的童年记忆!

     拱腿,爬树,登山,游泳,射箭,玩弹弓,打沙袋,练武,打仗...一幕幕拳打脚踢,虎虎生风的画面,现在想起来依然热血沸腾!

    捉蜈蚣,摘野菊花、金银花、牛棘头,拾稻穗,挖花生,剥桐子,割草,砍柴,养羊,喂猪,放牛...每一样都饱含着一颗童稚的心为了这个贫寒的家点点滴滴地付出!

    桑葚,芽蓬,比杆,毛尖,地地,菱角,麦芽杆,甜高梁杆,甜花瓣,院子里飘着香味的桃子梨子,菜园子里的西瓜香瓜黄瓜,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果实,让自己贪婪的小肚肚里装满了温暖一生的甜蜜!

    打蛇,打松果,捉鱼儿,捅马蜂窝,堆雪人,堆沙子,跳绳,跳皮筋,丢沙包,弹玻璃子,掷硬币,碰钉子,捉迷藏,扇纸扇烟盒,下石子棋,玩扑克,读小人书等等,太多太多的玩乐,太多太多的欢声笑语,让自己的童年遍洒着温煦的阳光!

     若干年后,我的儿子也进入了他的童年时代。遗憾的是,在这个钢筋水泥围成的城市里,他的童年几乎是一片空白。我经历过的那些终生难忘的乐趣,他几乎没有玩过一样。每当我给儿子讲自己童年的趣事时,他好奇的眼眸里只有满满地羡慕、満満地落寞。看着儿子天真无邪的脸蛋,我的心却有种生疼生疼地感觉,泪水不由自主地模糊了那些久远的记忆!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在心里爱着你》正在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32

主题

641

帖子

1074

积分

少尉

执剑傲东湖,笑我多轻狂!

Rank: 5Rank: 5

积分
107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4-27 15: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择 校 的 秘 密

      再过几个月,儿子就要正式进入他的小学阶段。我曾和妻就儿子是否花钱进重点小学纠结过一阵子。后来还是决定让儿子在离家最近的小学读书,因为路程远了不方便接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我看来,小学没必要看得太重,能坐班车就坐班车吧,飞机是好,但数量有限,况且飞得越高摔得也越重。作为穷人的儿子,还是以穷人的哲学处世安命!

       如果实在不想孩子去挤“大班”,可以考虑进“实验班”,许多小学都有这个另类的“小班”,每个班固定为四十多个人。想进去,付出的代价是三十多张“红脑壳”。同样是花钱进重点,如果没有相关的“打点”,你的孩子在遍地都是关系户的班级受到的“照顾”恐怕要打折扣了,起码在座位方面就要当个“乖孩子”了!这个时候,想让孩子不“乖”,你就得拼爹拼关系拼票子。啥也拼不了,听天由命吧!

       许多家长把孩子进小学看成非常严肃非常神圣的事,从各个方面进行周密细致的准备,仿佛打一场战役一样。甚至在开学的时候,搞个全家出动,老爸老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像众星拱月一般簇拥着一个“小皇帝”。在精心选择的学校里,精心的开始孩子梦幻般的求学之路,不知道这条路是用鲜花铺就的还是如烟花一般升向了天空?

       上完了最好的幼儿园,就要进最好的小学,还要选最好的老师,这一切的一切就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考上最好的大学。仿佛只有这样,自己的孩子才是最棒的。这种逻辑可能出自丑小鸭在最清澈的水里游了一遭就变成了最美的白天鹅。但别忘了,白天鹅无论怎么变,它还是一只鹅。若真能改头换面,也不会有那么多长着一颗猪脑的“官二代”及“富二代”!地球人都知道,进最好的学校不代表会出最好的成绩,幻想“以好换好”,那是扁担山卖布——鬼扯!

        诚然,条件越好的学校对孩子的帮助也越大,尽管不是决定性因素。问题是有多少人上得起那些奢华高贵的贵族学校。就连上重点,许多人也舍不得花择校费,毕竟现在什么都涨了,吃饭都成问题,哪还顾得了“享受”!我个人认为,如果想择校的话,还是把择校费花在中学及大学上吧,幼儿及小学阶段并不需要下血本!详情请见另一帖《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既然学校与成绩没啥直接关系,为何许多家长挤破脑壳也要将孩子送进重点学校,搞择校呢?先听听一个中年人的“忏悔”。曾经,他和弟弟选择了两所不同的小学读书。弟弟读的是重点,他读的是民工学校。时值今日,弟弟的那些小学同学许多都成了这长那长的,到衙门里办事也方便多了,正所谓“同学多了路好走”。而他的那些小学同学不是工人就是小商贩,到衙门里办事冇得P的关系,即使求爷爷告奶奶也没人鸟你!不光是小学,就算是清华北大搞的啥MBA培训班,别以为那些老板花数十万是学啥管理搞啥文凭的,人家是花钱买“同学关系”,彼此彼此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择校,择的不是学校,而是关系!在权`贵子弟云集的风`水`宝地,能挤进去混个脸熟,将来拍马屁也有个拍的地方。

        这就是现实,你不得不信的现实!在“关系”就是“生存”的今天,你奢谈啥平均教育资源,搞公平竞争,让那些抱成一团的“官三代”“富三代”情何以堪?别以为就你聪明,在今天傻子也能掰着手指头数出一大堆让人气愤的东东。只要天气好,一个庸才就能治理好这个看似无解的教育。话说回来,那些掌握着话语权的人凭啥将送到自己孩子口里的肉分一点给你的孩子?这年头,只有信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才是大爷!

        俗话说:龙配龙,凤配凤,跳蚤配臭虫。这话本来是形容恋爱婚姻的,现在却搞到学校了,成了啥同学配!就连一些小朋友也学着大人玩起了势利眼,一身名牌的与衣着朴素的却成了龙凤与虫子的关系。一些家长开着名车接送孩子让孩子显得威风气派,也间接助长了孩子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使他们觉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高人一等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一个最优秀的人不享受最好的教育,岂不是浪费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最有模特范儿的“尊严”!于是乎,别无选择——择校!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要让我活得——爽!

        一些忧国忧民的老师及社会人士,不停地呼喊啥公平正义。唉,说句很伤自尊的话,在喊破喉咙之前,还是让自己的孩子吃好一点穿好一点玩好一点免得受歧视吧!搞一堆伟大正确的理论远不如让自己的孩子有尊严的活着更实在,那些崇高的理想还是留在被世俗包裹的梦里如阳春白雪一般高歌一曲吧!

       (写于4月26日晚)
后续预告:
1.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陪太子学英语
3.“可恶”的爸爸妈妈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在心里爱着你》正在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