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95

IP属地:江苏省无锡市
|


图为:戴茂荣参加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和她亲切握手。
一、戴茂荣简介
1、戴茂荣介绍
戴茂荣,女,汉族,1967年1月出生,湖北黄梅人,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龙感湖高级中学毕业,现任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茂荣食品厂厂长。
2、戴茂荣荣誉
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是全国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
二、戴茂荣事迹
1、 戴茂荣历程
落榜,下岗,癌症……人生面临一次又一次绝境。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她从绝境中新生,开创了甜蜜的事业,辉煌了延伸的生命,描绘出人生美好的春天!这位自强不息的女性,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龙感湖茂荣食品厂经理,名叫戴茂荣。
春天,1992年的春天,披着嫩绿的新装,迈着轻盈的脚步,踏上了鄂东大地。自然界从不管人间祸福,总是按自己的规律办事。
迎着和熙的春风,戴茂荣身着朴素洁净的春装,像以往一样向食品厂走去。与往常不一样,她一跨进厂门,就遭遇一记闷雷——由于资不抵抵债,黄冈市龙感湖区食品厂被迫关闭了!面对60多名失业的干部职工,厂长不无痛惜地说:“同志们,对不住了,请大家自谋生路,各奔前程吧!”
戴茂荣怔住了。婚后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人生彩虹般憧憬就被一阵无情的风给吹散了。顿时,她忧郁的眼睛噙满了泪水。那泪水,像早晨的露,在她青春的花瓣上闪着痛苦的光。踉踉跄跄回到家中,她把自己关在房里,茶不思饭不想。丈夫蹑手蹑脚走进来:“荣荣,吃口饭吧!”“不吃!”戴茂荣把头缩进被窝里失声痛哭,往事随着泪水一古脑儿地流淌起来……
1984年夏天,17岁的戴茂荣从“独木桥”上被挤了下来,走进龙感湖区食品厂当上了工人。“黑色七月”留下的阴影,很快被她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自信冲荡得一干二净。她叮嘱自己:“不要当细皮嫩肉的小姐!”于是,苦活累活她抢着干,技术活儿她用心学。如果某个技术环节跟不上趟,她便买点原料回家“开夜车”作试验,成了自己吃,不成浪费了是自家的。这样,她很快成了厂里年轻的“老师傅”。
闲暇时,戴茂荣是个文艺活跃份子,爱和姐妹们一起唱歌跳舞。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次,她参加团区委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出人意料地捧回“优秀歌手”的荣誉证书,让厂领导大吃一惊。
“这是棵好苗儿!”经厂领导提名,团员选举,戴茂荣当上了厂团支部书记。走马上任的那一天,她漫步龙感湖畔。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她心旷神怡,感到自己的生活之路,像眼前这春天的田野,正孕育着收获沉甸甸的金秋的美好前景。迎来金秋,要付出汗水。她铆足了劲,决心大干一场。
不料,人生的舞台刚刚拉开喜剧的帷幕,悲剧的锣鼓就紧跟着敲得震天价响——团支部书记下岗了!命运可真会开玩笑。这正是一个青春得可拧出水分的年龄啊!如果“黑色的七月”称得上一杯苦酒,那么下岗就算得上一片苦海;苦酒可闭上眼一口喝了,苦海喝得干吗?戴茂荣坐在桌子前,拿了去圆珠笔,在一张白纸上写满了“怎么办”,打满了“?”。画累了,站起来,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踱去踱来……
悲剧的主人公,有的不一定屈服于悲剧的结局,他们盼的是喜呀!人望幸福树望春,活着就要往好里奔啊!
经过一阵撕心裂肺般的痛苦,戴茂荣镇定下来,跟丈夫张育军一起进行市场调查,发现有些外地商贩在龙感湖办起了食品厂,而且生产、销售都不错。她想:“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做不到?何况自己是一个熟练工。”她东拼西凑了2000元,租赁了原食品厂的糕点车间。她坚信:下岗不是人生事业的终结,而是新征途的开始;冰雪覆盖的大海,孕育着汹涌澎湃的春潮!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戴茂荣就是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她把一个晚上分割成两块,先揉面,揉得双臂酸痛;再小心翼翼地做出糕点,然后烤上。烤糕点,糊一点都不行,像伺候摇篮中刚出生的婴儿。白天她对半掰,一手进原料,一手找销路……流水作业,一天24小时,人像机器,超负荷运转,她不觉得累,因为心中有盼头。
盛夏,烤炉旁的温度高达40℃以上,热浪袭人,浑身湿淋淋;隆冬,凛冽的寒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刺骨的冰水冻得人手肿脚僵,她搓搓手,顿顿脚……戴茂荣很累很累,可是望着一笼笼香喷喷、热烘烘的糕点出炉,她总是喜滋滋的。
一年忙到头,拨动着算盘珠儿一算帐,戴茂荣皱起了眉头,她爱人也一脸阴沉!唉,累得腰驼背弓,到头来除了还清2000元的债务,竟然两手空空!
她丈夫有些泄气了,试探着说:“是不是改行,干点别的?”
“干什么呢?不管做什么事情,总得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只有做糕点这门手艺,如果改行,一切得从零开始。放着轻车熟路不走,而去另辟蹊径,划算吗?”戴茂荣对丈夫循循善诱。
是啊,对于善思者来说,失败并不可怕,它既是严防旧错重犯的盾,又是获得进步乃至成功的矛;只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是成功的开始。
很快,中国的传统佳节来了。当一些人忙忙碌碌置办年货的时候,戴茂荣瞄准这个机会,和丈夫提着糕点,走东家,赶西家,请客户对他们的产品质量和销售方法谈看法、作评论、提建议、出主意。戴茂荣开口一个“您好”,闭口一个“多谢”,赢得了善意的回报:“小戴呀,你的糕点品种太单调了。”“戴书记,你的糕点能不能代销?”……戴茂荣满脸感激地笑。
经过一番寒彻骨,新年的空气格外清新,戴茂荣一度紧缩的心房开始舒展。她蹬着满载糕点的三轮车穿大街,串小巷,给客户送去信誉,送去一颗善良的心,生意越做越红火。
早春的一天中午,突如其来的一阵旋风,掀翻了原食品厂岗职工严金阶摆在街边的糕点摊子,他一脸沮丧。戴茂荣安慰他说:“没关系,算我的!”她把破损的糕点提了回来,把刚包装的糕点再送了过去。严金阶一把抓住戴茂荣的手说:“戴书记,我们食品厂当初要是由你这样的人来领导就好了,说什么也不会倒闭的。”
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一位客户捎来口信,说是联系了一大宗批发业务,要求上午9点钟以前务必将200公斤糕点送到。8公里路程,眼前只有1个小时的时间,“不能不讲信用!”戴茂荣叮嘱自己,口里喘着热气,没命地装车,玩命的踩车,总算准时送到了。她身上不知是飘落的雪花融化了,还是被汗水浸透了,衣服没有一块干的……
汗水,滋润出硕果盈枝的金秋。下岗团支部书记,在她下岗的那块被一些人认为“再没有崛起希望的地方”,率先跨进小康的跑道,跑进锦绣的春天!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戴茂荣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向着小康的目地拼命地冲刺的时候,她突遇料峭春寒,六月飞霜。
1993年暮春,戴茂荣忽然犯病,大小便带血。家人把她先后送到龙感湖职工医院、九江陆军医院、武汉肿瘤医院……躺在病床上的戴茂荣,从大夫神秘莫测的眼神里,从丈夫一再回避的目光中,猜测到自己的人生之路可能走到了尽头。
“恶性直肠肿瘤!”这个诊断结论,犹如晴天霹坜,使戴茂荣惊呆了。
对于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对于以自己的顽强拼搏已经跃过了一道人生低谷的坚强女性,对于用自己的青春圣火再一次照亮人生希望的女团支部书记,癌症这个不治之症太残酷、太无情、太可怕了。按道理讲,死亡不应该是人类这一高级动物的最后归宿,但遗憾的是死亡又毕竟是人类不可抗拒的理想归宿……躺在洁白如雪的病床上,戴茂荣忍不住清泪长流。好不容易打开企业的局面,好不容易赢来的顾客信誉……嗡、嗡,她头炸了!“自己的命运真的这般无奈吗?我才25岁啊!”十只手指把床单抓得皱成一道道的。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3岁的女儿在病床前唱着歌呼唤妈妈。妈妈辛酸的泪水把枕巾湿了一块又一块:“我如果这样走了,丢下天真可爱的幼儿怎么办?”一种本能的求生愿望涌向心头,她仿佛又回到了车间,又看见了那成堆的面粉,那一笼笼糕点,那送货的三轮车,还有在家门口等待妈妈的女儿……
“莎士比亚怎么说的?‘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默忍受命运暴虐的毒,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除,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莎士比亚是在问我吧?”想到这里,戴茂荣那曾经掀起万丈波涛的心海,渐渐平静下来。
她开始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放射性治疗……一次又一次撕心裂肺的疼痛,她把拳头攥得紧紧的,把牙咬得咯嘣呼嘣直响。一位丈夫说:“孩子,我治病20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么坚强的女性!”
戴茂荣一边拼命吞咽难以下喉的药,一边强支身体练习气功,还不时劝慰丈夫,宽慰亲戚朋友,开导同房的病友,似乎患绝症的不是她……
5个月后,戴茂荣病愈了!奇迹面前,她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丈夫说:“是你用精神力量吓退了病魔。”
绝处逢生,戴茂荣比一般人更懂得生命的珍贵。“得把‘倒春寒’耽误的损失夺回来人来!”从鬼门关爬出来的她迫不及待地出了院。
一回到龙感湖,戴茂荣就直奔糕点车间,不料物旧人非——糕点车间被转包给外地老板。她摸了摸熟悉的烤炉——曾经烤热她生活激情的烤炉,鼻子一酸,两行清泪顺腮而下……
是夜,她像烤糕点一样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丈夫温存地说:“荣荣,养好身子再说。别再折腾自己了。”戴茂荣一骨碌坐起来:“不,我得另起炉灶!”
1994年孟冬的一天,天气出奇的好。在一阵吉庆的鞭炮声中,下岗团支书的人生理想吐出了新芽:龙感湖第二家食品加工企业——茂荣食品厂诞生了!望着瘦削而容光焕发的戴茂荣,一些人起大拇指说:“这个女子真不简单!”
筹建企业的劳累奔波,使身体本来就极度虚弱的戴茂荣更加枯瘦,一件鲜艳的连衣裙穿在身上,仿佛挂在衣架。母亲抚摸着女儿苍白瘦削的脸,呜咽道:“荣儿啦!你看你这六七十斤的身子,能叫一阵风吹走。娘没本事,拿不出钱来支持你。这日子你将就着过吧,莫不要命了!”
“妈,你放心!女儿从死神那里跑了回来,知道珍惜自己的身体。”她开导母亲说:“人来到这世上,总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不然,活着有什么意思?”
戴茂荣又走进了梦牵魂绕的烤房,又踩起了沉甸甸的三轮车……车轮滚滚,滚进了21世纪,滚走了12个春夏秋冬,滚来了烤箱、面机、打蛋机等新的设备和新的销售门市部,滚来了30多种产品、年产值30多万元、年纯利润5万多元的企业规模,接纳了20名下岗职工,迎来了黄冈市“再就业明星”和湖北省“建功立业女标兵”、“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03年,36岁的戴茂荣被当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说:“ 人大代表意味着为人民代言的责任。群众选择了我,我应该为他们履行好权利!”她把群众交给她的材料视同宝贝一样收起来,每份都复印,做好标志。一有空,她就自费调研,倾听民声。
湖北、安徽、江西交界处的华阳河流域,每年7、8月份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农田,一些群众提议在这一带建个电排站。戴茂荣多次到龙感湖电力站向专业技师了解情况,收集材料,求证可行性。在去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戴茂荣提出了这个建议。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对这个耗资巨大的工程进行可行性调查。
3年来,戴茂荣共提了9项建议,其中“治理公路汽车运输超载”等3条建议被采纳。“每解决一个问题,我心理就觉得很轻松,毕竟是为人民群众办了实事嘛!”戴茂荣说,“有些没被采纳的建议我会继续提!”戴茂荣的话语间透出一股韧劲。
从下岗团支书到即将实现小康目标的个体户,从冲破不治之症禁区的癌症患者到一步步走向人生辉煌的民营企业家,从一个普通的公民成为黄冈老区730多万儿女的代言者,戴茂荣的经历再一次向人们昭示:
风雨的阻挡,环境的横逆,往往是弱者消极的、失败的心理借口,却是勇者奋发自立、走向成功的磨炼,是身处绝境者描春织春、迎来秀美春天的历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