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5-12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观点:社会试验要保持价值中立,没必要将过度解读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梅志罡教授认为,在社会试验中,要保持价值中立,然而从《平民英雄》的名字来看,是一档价值导向明显的栏目,通过这样的实验方法来测试乘客反应,不管结果好坏,都是对市民和乘客人性的不尊重,有违社会科学实验的伦理价值。不过,节目中有35名乘客用各种方式提醒失主,9人挺身而出,证明了这些乘客、证明武汉人具有见义勇为的优秀特质。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导沈阳教授认为,外地媒体关注武汉,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武汉的影响力。不过,节目应该秉承新闻专业主义,做到全面、真实、饱满,传达事实全貌,城市不应拒绝尖锐的社会性话题,但栏目在选题、材料取舍时应该相对谨慎,遵从新闻传播的原则。他同时建议,网友没有必要将此事过度解读,没必要上升到地域之争的高度。
《平民英雄》制片人严典雅:出发点并非抹黑武汉,假小偷见证武汉市民的真善勇,对于网上的议论,“如果节目伤害了武汉市民的感情,我们表示道歉。”将视角转向了情景模拟是我们五月份的新策划,第一期其实是在长沙,我们设定了一个超市丢钱包的案例,武汉公交车小偷这个题材是第二期节目。当期节目在哪座城市录制其实有一定的偶然性。这次之所以选择武汉,除了得到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武汉本地的氛围让我们觉得,适合做这期节目。因为在《平民英雄》里曾经涌现过很多湖北、武汉本地的英雄,比如勇救人质的谭纪雄,比如在收费站用对讲机和催泪弹与毒贩对战的交警……这些人,这些题材让我们觉得,在这次模拟中,武汉人应当会有合适的反应。湖南卫视作为一个卫视媒体,它的方向是走向全国,我们拍摄地必然会选择全中国的城市。考虑过会出现武汉网友的感情受到伤害,请武汉市民理解我们的做法,我们并非像网友所言,是针对民风,或是针对武汉本身,事实上这种事(小偷)每天都发生在任何一个中国的城市,而每一个城市的市民,肯定都会存在我们节目里反映的几种态度。我们选择“主动监控”,都是利用公共摄像头。在长沙我们是选择了商场和餐厅,餐厅有6个摄像头,商场有64个,武汉我们选择了公交车,而且我们播出时征求了当事人同意,反应不是特别好的人,脸上都打了马赛克。节目组在整理素材的时候,发现武汉市民的素质真的是蛮高的。因为节目时间所限,很多当时提醒“受害者”的市民我们没有办法一一展现,我们只是重点选择了一些有表现力的市民,但其实一共有35个人做出了积极的行动,这是让我们惊喜的。节目是向观众传达,当我们面临危险的时候身边一定会有助人为乐的人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