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辑之四
全省县域经济经济工作会后,仙桃市迅速行动,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干部大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赴深圳、东莞、宜昌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形成了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一、着力强化赶超进位意识,营造跨越式发展的氛围 强化赶超进位意识,要求全市上下拿出奋力追赶的勇气,弘扬“只争朝夕的精神、争先创优的精神、真抓实干的精神”,高起点谋划发展目标,勇于攻坚,勇于改革创新,形成不断超越自我、跨越发展的氛围,力争重返湖北首强、争创全国百强。 二、着力掀起全民创业高潮,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一)以大开放营造创业发展的“大环境”。以“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胸怀,放开一切能放开的领域、行业、资源和要素,打破一切限制发展的陈规陋习和条条框框,把仙桃建成思想最解放、资源要素最开放、创新创业活力最强、发展举措最好的发展高地。各职能部门要出台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放开经营领域,降低创业的准入门槛,简化办事程序,激发民间投资创业热情。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掀起全民创业高潮。 (二)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推动中小企业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强化“小进规”目标管理和跟踪督办,对进入福星中小企业城、中加科技城创业的小微企业,给予资金扶持、租金补贴等,以促进其迅速成长壮大。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弱势企业。 (三)加快工业平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配套、突出特色的要求,集中财力、物力,进一步完善南城新区、化工产业园、食品工业园等工业平台功能,夯实工业经济根基,各镇办特色工业平台也要力争上规模上档次,把工业园建成“工业兴市”的主战场和招商引资的最佳平台。 三、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一)大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支持无纺布行业的恒天嘉华、新发塑料、三羊塑料等企业新上高档多功能无纺布,鼓励无纺布制品加工企业开展净化车间改造,研发高档医用、劳保用、军工用品等制品,力争在无纺布设备的生产上有新突破。支持食品行业在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上作文章,搞好品牌经营,扩大产销规模,在全市现有的20个国家级、省级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基础上,力争再引进和创建10个知名品牌。 (二)加快培育骨干企业。着力在食品加工、无纺布及卫材、机械电子等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骨干领军企业,不断突出产业特色、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彻底改变工业规模小、布局散、档次低的现状。通过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融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重点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型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形成工业集群化发展格局。 (三)积极培育省级重点产业集群。食品产业力争进入省级重点产业集群。顾大嫂、米老头、泡吧食品、合生创展、新益面粉等企业要尽快满负荷生产,王老吉、明旺、中粮、金威、奕鲜等项目要加快建设进程。电子产业要加快健鼎、联茂、康舒、新科泰等项目建设进程,使仙桃电子产业成为全省重要的电子产业基地之一。 四、着力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一)建立务实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贯彻执行《仙桃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充实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资本金。成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无纺布行业协会、食品行业协会、化工行业协会等行业服务机构,指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组织开展行业交流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最优质的服务。 (二)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第一竞争力”,以硬措施提升软环境。在严格执行政策、兑现公开承诺、坚持公正执法、实行快捷办事、推行优质服务和严格责任追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遏制服务不优、效率不高、执法不廉、办事效率低下、政令不够畅通,企业和重点工程建设周边环境不优等现象和问题。 (三)着力缓解资金、用工等要素保障问题。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鼓励银行开拓新的融资服务品种,加大对银行资金投放奖励力度,促进银行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针对企业用工难,一是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劳动法》,提高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二是帮助企业开展招工宣传,利用“阳光工程”每日开放劳务交流市场,方便企业招工和劳务人员就业;免费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三是积极开展校企对接。继续开展百校进百企活动,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四是及时更新招工网信息,充分发挥网络招工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