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5-25 11: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到活动的第一篇稿子——弘扬荆楚文化,打造魅力湖北
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物流0901班学生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深处华中腹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荆楚文化是在“水乡泽国”且临近江湖的自然环境下孕育生长的,与荆楚人民的智慧勤劳也是分不开的,又受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支配,与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相毗邻、互相影响,最后整合出的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器物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总和。
约1万年前至公元前11世纪,是荆楚文化的孕育期。那时荆楚地区的先民们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文化、夏商文化的熏染与教化,感受着先进文化与土著文化的碰撞交流,已经慢慢的开始了稻耕和铜器制造,打造出了丰厚的楚前文化。
随后楚国建立,楚统治者将中原文化带到荆楚之地,开始了开疆扩土、兴修水利,促进了稻作文化的发展,并且也教化了荆楚之地的土著人们,达到了“三年而楚国霸”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楚文化也快速的与周边融合,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楚辞、楚歌以及庄周哲学的兴起。在古楚过争霸的过程中,也流传下很多广为人知的政治故事。楚国霸主地位形成的同时,楚地的冶炼、丝织、陶瓷等手工业也开始发达,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也开始萌芽了,并且编钟乐舞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君主专制的特色也开始显现。最让后人铭记于心的是,我国端午节的由来。公元前223年,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至今我们仍在五月初五的时候吃粽子,以示对古人的尊敬。
秦汉我国大一统以后,尤其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荆楚文化逐渐与汉文化互相交融、整合,荆楚文化开始变为中华文化的区域文化之一,但是这仍然削弱不了荆楚文化的重要价值。经历中国历代文化的冲洗与打磨,荆楚文化并没有消失,而是个荆楚地区的经济政治一样,在曲折的向前发展,一路前行至近代时期,并且依然在我们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
说到近代时期,我们避免不了要谈到中国受到帝国主义列强干扰的时期。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期,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也是有些许曲折的。但是乱世出俊杰,在我国发展受帝国主义列强干扰的时候,荆楚之地出现一大批的文学家,革命家、改革家也引导出一系列的著名历史事件,譬如,“洋务运动”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张办了很多工厂,鼎鼎有名的“汉阳造”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1911年武昌起义,是著名的辛亥革命的重要起义;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作为一个重要城市,都是耳濡目染的受到了很多影响。经历了这么些历史的风风雨雨,荆楚文化的内蕴更是被赋予了更多人文精神的东西,这些都为荆楚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新中国的建立,更是为荆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早在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入大量人才来发展以武汉为首的湖北经济,也是为此,武汉的经济发展一度超过了上海,曾经被人美誉为“中国的东京”。改革开放以后,武汉的地理优势稍次于沿海城市,但是发展劲头仍是生猛,足以领衔内地城市的崛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发展深入到全国,荆楚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也都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那么在这个深度转型时期,我们该如何凸显出荆楚本色,打造出魅力的荆楚文化新地域呢?
很关键的一点,要发掘保护好荆楚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是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没有固定的物质载体,一般是指文艺、精神、信仰、民俗方面的内容。在湖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值得人们发扬下去的,譬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武当山宫观道乐、荆州花鼓戏、潜江市皮影戏,编钟乐舞的传统以及汉剧楚剧,包括地名都可以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拿地名来说,荆州,可谓是湖北荆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三国里有多少事件是发生在荆州。前段时间,有人主张把荆州的名字换掉,这就是没能有效地保护好我们荆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到最后也没有把“荆州”这个名字换掉,但是我们还是要引以为戒,毕竟这些都是独具荆楚特色的文化底蕴,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历史遗迹在具体物质上的凝结。湖北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不胜数,譬如,三国遗址,武当山、九宫山、屈原故里等等,都是要精心维护原貌的。
同时必须要宣传弘扬出荆楚文化的精神内涵。在这里,首先应该把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开放合作、自强不息作为弘扬荆楚文化的基本要求。然后要紧贴湖北的实际,进行百姓生活,通过舆论或者是媒体宣传教育,让市民们可以了解到荆楚故地的历史韵味,感受到一种新的精神力量。同时开放专题博物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学习大义凛然、英勇顽强的崇高革命精神;探求文化传统,感受楚风楚韵的人文精神,使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与物质传统交相融合,打造出新时期湖北的文化精神,以激励湖北人继续顽强开拓,滋生延续时代精神的动力,争取做到让每一位湖北人都为弘扬荆楚文化作出自己的力量。积水成洪流,我们相信,如若全民感受荆楚文化精神,全民参与弘扬荆楚文化,那么打造魅力湖北就指日可待了。(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物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