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楚风仙韵 于 2012-6-7 20:30 编辑
内容: 案由: 当前全市文化发展产业和事业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现有的市直各文化单位,除仙桃日报社、省楚天数字仙桃分公司、市新华书店等单位具有较强的经营实力外,包括市群艺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花鼓剧团、市歌舞团、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市文广新局和市广播电视台等文化单位普遍面临着设备老化、人员结构不合理、办公场地狭小、财政投入不足和创收能力有限等发展瓶颈的制约。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示指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建议: 至2012年奋斗目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文化管理体制;完成仙桃市文化中心广场、仙桃市广电中心、仙桃市博物馆、仙桃市群众艺术馆(文化艺术中心)、仙桃市图书馆、仙桃大剧院、仙桃市地方戏演艺中心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南移选址工作,具备条件的文化建设项目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完成仙桃市博物馆、仙桃市地方戏演艺中心等两个文化项目的建设。完成上述目标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做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查考核。市政府要成立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地政府要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领导,共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大力扶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对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其建设用地按政府划拨方式提供,文化产业园(区)用地按优惠方式提供,政府在返还土地收益、减免建设规费、税收政策、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各级财政要把文化事业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1%,保证其增长幅度不低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将收取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预算内每年安排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重点支持文艺精品创作、群文活动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 3、完善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 依据宣传文化部门管理职责,重新核定宣传文化单位机构编制。宣传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后,保持3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原有的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期满不再延续。过渡期结束后,根据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切实解决转制单位人员分流和保障问题,有资产变现的,其变现资金优先解决分流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解除人事关系费用,不足部分由市财政补贴;无资产变现的,其相关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解除人事关系费用,参照国有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执行,由市财政给予补贴。 4、实施文化人才保障政策。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把思想政治坚定、组织能力卓越、熟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设立优秀文化人才奖励资金,对文化管理、文艺创作、广播电视制播和产业经营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进行奖励。建立全市文化人才信息库,抓好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领军型、复合型优秀文化人才,满足宣传文化事业发展需求。加强市、镇两级文体协会组织的建设、服务和管理,发现并培养一批乡土艺术家、民间艺术传人、文化经纪人等特殊人才,发挥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