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50|回复: 0

[文苑春秋] 爱您和从前一样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3

457

主题

1043

帖子

250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50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6-8 22: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ishaning 于 2012-6-8 22:43 编辑

                                                 ——2012年高考作文
依沙凝(2012.06.08
     在外地读大学的时候,定期给高一的语文老师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高一教我们语文的杨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爱好文学的我很得杨老师喜欢。杨老师属于那种温文雅尔、特别有修养的男人,那时候高中有些老师恨铁不成钢,偶尔也体罚或打人,有的还把考试的分数名次表贴到教室的大门上面,让每个路过的人都来“鞭策”拖后腿的差生,但杨老师从没那样做,杨老师的体贴让好多同学心存感激,毕业后常常去看望他。
    给老师写信成了我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事,从初上高校时的那份寂寞到融入集体后的开心,从南湖畔的伤怀抒情到角逐“校园十大诗人”的兴奋,都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我给杨老师的信里。同在那座城市读大学的高中同学也很多,大家想某天相聚也是靠信件预约的。有件事我现在都觉得好幸福的:在东湖边读书的某个同学每周给我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无非是:在凌波门外晨跑、来了一个怪怪的老师、下周就要考试了之类的日常琐事。我偶尔也回信,但和他的不同,全是一定要当诗人,冲刺作家的豪言壮语,也不管人家会不会呕吐。
    我在工作后,开始给杨老师寄明信片,每年元旦的时候都会寄,有时候是买现成的,有时候是自己做的。其实也非常想写信,只是不敢写。杨老师对我的期望:在大城市的文坛,应该是有属于我角落的,我却在故乡过着昏天黑地的生活,而立之年未成家,执拗倔强的脾气和爱憎分明的个性,又总是招是惹非,流言像写在水上的字,传得飞快。
    等到从旁人口中得知杨老师身患重病时,我才万分羞愧地跑去探望了两次老师。没想毕业后的第二次见面竟成了永别。第三次去看杨老师的时候,他家是铁将军把门,别人告诉我杨老师已经走了几个月了。回到家,拿出上大学时杨老师给我的回信,滴滴泪水浸湿着当年的温暖,其中一封信中还附有老师写的古体诗,意思是说,得知我在高校的文学芳草地里占了一席之地,他特别高兴,非常欣慰,他早就预料到我不会给他丢脸的,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杨老师的那首诗在那个时候给我的鼓励是用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
    杨老师教过的高一四班的很多学生,后来很多都成了我的朋友,有几个还成了的推心置腹的终生好友。今天的我们常常在电话中互道祝福,在QQ上传递友谊,在EMAIL上发送贺卡。我们建有各个学生时代的QQ群,把当年的毕业照放在群相册里,把大家的联系方式贴在群共享里,在群里发布各种聚会和活动的通知。如果碰到什么拿不定主意的烦心事,也会向值得信任的同学讨主意。
    遗憾的是杨老师已经不可能用这种现代通信方式,和我们这些学生交流沟通了,但我们对杨老师的感情和敬重还和从前一样。我们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哪天能到他的墓前再对他说声谢谢。在杨老师去世五年后,从南方回来的师母看完我留在母校门房的一封信,通过电话联系上了正在外地度假的我;之后,我又借助网络和手机“召集”到了几位原高一四班的同学,约定某天去乡下看看长眠于家乡小山村的杨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