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荆州一丁 于 2012-6-17 16:53 编辑
在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中,有一件比较特殊的器物———虎座鸟架鼓,这件举世闻名的器物,是楚国特有之物,只有楚国王室等高级贵族在祭祀、宴享等重大活动时才能使用。 虎座鸟架鼓的造型是以两只昂首卷尾、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站立一只长腿长颈,引吭高歌的凤鸟。两只凤鸟中间,一面大鼓用红丝绳悬挂在凤冠之上。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虎与凤均为木雕,通体髹黑漆,用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的斑纹和凤的羽毛并描出眼睛、嘴巴等部位。绘画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既是鼓乐之器,也是难得的艺术佳作。据统计,虎座鸟架鼓经正规考古发掘出土大约有30多件,而湖北等地出土了20多件,并且绝大部分在荆州出土。荆州作为楚文化发源地、历代楚王建都之所,楚文化的印记虽经岁月侵蚀仍随处可见,“金凤腾飞”的雕塑更是以城标的形式静静的矗立在东门护城河畔。 据专家考证,“虎座鸟架鼓”创作寓意即“凤虎相斗”, 凤是楚人的图腾,虎是 巴人的图腾,而巴人是被楚所灭、所征服的,把它兼并了的,这座虎座鸟架鼓象征着楚人不畏强暴,战胜了猛虎,因此“凤战胜虎的雕象”是“纪念楚人战胜巴人的丰碑”。 最近某些宜昌的网友在因涉及汉宜铁路的争论时,说是因为荆州人嫉妒他们所谓的“巴人的高贵与荣光”,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只瑟缩趴伏在凤凰脚下的老虎,不知道这高贵感从何而来?人可以无畏,但不能无知,因为历史可以创造,却无法改写!多年以前,上生物课的时候老师曾说人的天性中存在的潜意识与人类进化史上的经历有很大的关联,有句成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能就是远古时代蟒蛇一类的生物曾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对蛇的深深恐惧已经锲入到人类的基因当中,从这个层面来分析,东湖上某些宜昌人处处对以楚文化正宗自居的荆州进行攻击也就好理解了,因为潜意识里要为当年被踩在脚下报仇嘛。 实事求是来讲,现如今的荆州无论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受国家政策重视的程度都是落后于宜昌的,本没有什么好争的,但某些宜昌网友却将此作为对省内其他地区动辄讥笑、蔑视的一贯理由,让人很不爽,不知道他们走出大山看过没有?整个湖北在全国是个什么发展水平?照这逻辑,“北上广”的人人都有资格朝他们脸上吐唾沫。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痛苦和恩怨情仇,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重生。垂死的凤凰投入火中,在火中浴火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 荆州辉煌的太久,也沉沦的太久。虽说落难的凤凰不如鸡、虎落平阳被犬欺,但回首荆州经历的千年沧桑,这点风雨又算得了什么?每一个身在荆州,或者默默关注荆州的人都坚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知行合一,荆州就不会永远沉沦。凤凰涅槃,终有浴火重生的那一天,荆州将续写“虎座鸟架鼓”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