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仙桃人的期盼:铁路通了 希望公路也能通到村里来
——————————————————————————————
发布时间: 2012-06-15 08:14 来源: 进入电子报手机看新闻
荆楚网消息(见习记者 秦孟婷)
你的怀抱温暖我冻裂的期盼, 期盼在天边,那里命运会改变。 千山万水走过只为这一片, 自由的天地自由的家园。 漂泊者的家到底在哪一边, 回首故乡遥远 抬头前路依旧茫然。
——摘自《家园》 图为:作为高考考点之一的湖北省仙桃中学 图为:仙桃中学门口的爱心助考免费送水点 图为:在考场外等待的考生家长 图为:高考爱心送考车 图为:高考爱心送考车队 6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下午4点11分,学子们还在考场内奋笔疾书。而作为考点之一的湖北省仙桃中学,门外也显得并不轻松。 学校门口的花坛边,坐满了陪考的家长;附近也设置了“爱心助考免费送水”点,饮水机和瓶装矿泉水免费供应给学生家长;马路边停靠整齐排列的送考车。 仙桃的初夏有些热了,坐在路边的一位妈妈正期待自己的小儿子能考出一个好成绩,和他的姐姐一样,去武汉那样的大城市读一个好大学。 这位妈妈愿意别人称呼她为“盛老师”——住在仙桃市陈场镇新湾村的盛老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过民办学校的老师,教学前教育到小学三年级。, 当老师的薪水太过微薄,“算起来,一年只有2600块左右”,盛老师和丈夫对那时的经济状况不满意,“让两个孩子长好身体,读书好,靠那么点钱不行的。”夫妻俩毅然去广州打工,两个孩子让外婆带大。 和儿女分开,父母内心也很难过,不过盛老师和丈夫从没想过在仙桃找份工作赚钱,“仙桃的工资水平太低”,如果在仙桃就能满足开支,不愿意离家那么远,“在这里没什么钱,东西也又贵,钱不够花的。” 盛老师在广州打工的日子并不顺利,儿子的胳膊摔断了,她揪心地赶回家;女儿高考了,她赶回家陪考。作为一个母亲,内心时刻牵挂着家中两个孩子,打工的日子也断断续续的。 据劳动就业局去年底调查的数据显示,仙桃常年在市外务工人员达到了22.8万。仙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出打工城市。 一直以来,武汉到仙桃只能坐汽车,快的90分钟,碰到堵车或者人多排队买票的情况,大概得120分钟左右到位于仙桃大道中段的仙桃汽车客运总站;接下来盛老师坐将近120分钟的汽车到陈场;再从陈场坐30分钟的摩的,终于到家。 从广州到武汉的1000多公里,从武汉到仙桃市区的100公里,从仙桃市区到位于潜江和仙桃交界附近的陈场镇的60公里,从陈场镇到新湾村的半小时路程,一路颠簸。盛老师的丈夫每年只在春节时才回家。 每次赶回家时,天都已经黑了,路途上的辛苦让盛老师和丈夫充满了辛酸。 回乡不容易,不过也“没有考虑在仙桃市区买房子,打工赚的钱要给孩子上学用,没有多余的钱”,盛老师和丈夫两人为了一儿一女的教育投资不少,孩子们也都很懂事,这是他们夫妻俩最感到欣慰的地方。 小儿子读的沔城高中,学的理科;大女儿在湖北大学读行政管理,学习优异的她为了减轻爸妈的负担,同时兼职两份家教,平时写写文章投投稿,赚取些稿费,预备着将来考研,“想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半年来,盛老师忙于照顾小儿子高考前的生活起居,并不知道汉宜铁路即将通车的消息。 “如果仙桃有铁路当然好了,能快一点了”,听说汉宜通车后只要不到半个小时,盛老师显得挺高兴,“我更希望我们陈场镇新湾村能通公路”。 由于太过贫困,陈场镇新湾村直到今天都没有修公路,“村子里的人大部分走空了,都出去打工了,太穷太穷”,盛老师说,有时都不愿意回家,没有自来水,还要到别处去打;没有公路,交通不方便,回趟家不容易,出去更是麻烦。从新湾村出去,没别的交通工具,没有路,必须要走到陈场镇再搭车。 盛老师计划着儿子高考完后,重新出发去广州,找份教师的工作,“未来孩子们的学费也是个问题”。 回乡之路漫长而煎熬。“要想富先修路”,盛老师说,“仙桃铁路通了,希望公路也能通到我们村来”,这是她乃至整个陈场镇新湾村最盼望的事。
(本文来源: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