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东湖人,每天打开网页必看东湖论坛,却很少发帖,不是没有发言的欲望,实在是精力有限。最近东湖论坛上关于荆州的帖子很火,从铁路蔓延到荆江分洪区。对于铁路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咱不谈铁路。但对于荆江分洪区,作为一名亲历者,我比分洪区外的人要有发言权。我不想说咱分洪区的人民多伟大、多有奉献精神,那些都是虚名,说多了招人反感,我只想把我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公道自在人心,人发帖,天在看! 本人湖北公安县埠河镇雷州人氏,家就住在安全区内,在荆州求学,在荆州工作。98年,我读高二。还记得那年暑假,气候和往年一般炎热,在家里除了和同学在堤边游泳,真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事。洪水年年有,那年特别大。我清晰的记得,那一年的洪水比以往黄些,流速要快些,站在堤上往下走,只需几步就可以碰到洪水。防汛的人比往年也多些,日夜都有人不停的在堤上巡逻。不过这些对以分洪区的百姓而言,都不是太奇怪的事,毕竟每年这个时候都这样。直到那一天开始,那漫长的十几天,一切注定将要载入史册。 那天早上,贪床的我被各种声音吵醒,我还以为是隔壁家的人在办事,迷迷糊糊开门一看,我的天啦,家周围所有的空地上全都是人、板车、家具、牲畜。跑到大路上看,都是拉着板车的人,经打听才知道要分洪了。安全区外十几个村的所有人转移到安全区里来。跑到内堤上往下一看,那转移的队伍拉的好长好长,就跟电视里旧社会逃难一样,一点不为过。队伍里面都是人拉着板车,牵着猪狗等牲畜,就是没有耕牛,听说耕牛已经集中转移到江对岸去了。板车上什么都有,有老人、小孩、粮食、电器、鸡笼、包袱……所有能带的、值钱的都堆在板车上。那时年少无知,没觉得怎样,反而还觉得好玩,到处去看稀奇。现在想想,挺心酸的。一个家,哪怕是家徒四壁,用一个不到两平米的板车,也带不走所有的东西啊!我想他们在挑选东西的时候,每家人都曾做出过一个个艰难的选择,毕竟农民挣钱不易,家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自己的血汗换来的,谁舍得啊。 转移持续了两天,第二天军队也来了,是济南军区的。军队在灾难面前所表现的纪律性还是可圈可点的。不和老百姓抢地方,就在学校的篮球场等水泥地上扎营,要知道是在三伏天,水泥地上赤脚走都烫。后来汛情稍微缓解后还帮老百姓清理污水沟。 所有转移到安全区的人进来后就不准出去了,出安全区的路口都有干部、警察守着,听说有几个人担心家里的东西被人偷硬闯,还开枪警告了。想一想,巴掌大点的位置,突然冒出那么多人,要吃要喝要住,那环境可想而知了。不过那时吃的还不错,百姓们把家里的牲畜都带来了,没有足够的饲料喂养,都宰了,一到吃饭的时候,到处都是鸡鸭鹅的味道,算是一道风景吧。政府那个时候给每人每天好像是几盒方便面还有别的什么都记不住了,反正我觉得自己好像灾民一样,事实上我们那时就是灾民。那十几天真是难熬啊,出门就是鸡狗猪人,到处都是,天气又不好,还下了几天雨,还没有等他们回去,我就病倒了。在卫生所里输了几天液,不过都不要钱。 那十几天,由开始的兴奋到慢慢的厌倦,最终还是没有分洪。后来听说老百姓们还是损失了不少,田里十几天没人打理,收成可想而知,虽说后来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政策,但毕竟太少。 我不想说分洪区的老百姓们多伟大,我只能说他们确实很淳朴,有怨言是人之常情,但他们确实做了很多,牺牲了很多。那些发帖子说荆江分洪工程只是保荆州本身的人,请你们就不要在网上收罗一些所谓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毕竟,这些冷血的数据背后有着无数家庭的泪水。没有感恩之心,我们不怪你,这是个人道德素质问题,但请你们不要无视我们荆州人的付出。在网上说几句感恩的话,其实不掉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