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的同志们一定要认识到“壮腰工程”对荆州的重大意义
看到前面有童鞋说“荆州壮腰工程来了,总觉得很空!干货都太少了!”,我觉得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鸿忠书记提出的荆州“壮腰工程”对于荆州到底有多么重要。
一、壮腰工程对荆州的重大意义
要知道“壮腰工程”对于荆州到底有多重要,我们首先就要弄清鸿忠书记为什么会提出“荆州壮腰”这个战略。
历朝历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二代领导人凭借着改朝换代的丰功伟绩,就足以彪炳青史,扬名立万,而其后的领导人要想青史留名,除了要有惊天动地的业绩,还必须要有能体现自己独特特色的印记,比如武曌女皇、康乾盛世等。
所以,我朝一代伟人有思想,二代伟人有理论,都不需要自己去刻意加工提炼,从第三代伟人开始都是文人,只能以雅取胜,所以第三代伟人提出了“三个代表”,第四代伟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对应到湖北,相比李先念、陈丕显等国家领导人,俞书记提出了“一个圈”(武汉城市圈)、罗书记在他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圈”(鄂西生态圈),鸿忠书记则独具慧眼,提出了“荆州壮腰”,并利用荆州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来带动原大荆州范围内天潜沔的发展,让大荆州这一根扁担挑起了两个圈,即避免了一个圈的武汉一城独大,又避免了两个圈的鄂西的各自为政,群龙无首。
鸿忠书记就是看准了荆州的种种后发优势和巨大潜力(比如随着沪蓉铁路、蒙中铁路等国家动脉(可能后续还会有很多不为我们普通人所知的重大项目,不然英国记者也不会凭空臆测荆州的交通枢纽潜力)的上马,荆州即将成为新兴的交通枢纽;荆州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发展农业产业资源得天独厚;荆州向为百湖之市,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淡水资源优势潜力巨大(随着中国北方众多城市水资源的逐渐枯竭,说以后淡水资源贵过石油都不为过);随着国际国家产业转移,荆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都将成为吸引投资的热土等等),所以才会单独举全省之力为一个城市提出“壮腰”的口号。
鸿忠书记的眼光很独到,前面几任书记都是放着荆州这个金娃娃睡大觉,放任荆州经济越来越落后而置之不理,如果鸿忠书记能够在自己的任内一手将荆州扶持壮大,使大荆州再现辉煌,重新崛起为湖北的第二大城(前应书记曾突然吹牛说荆州会成为湖北的第二个特大城市,想必也是从上面道听途说而来),并为湖北的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力量,则鸿忠书记必然会因为“重造大荆州”而在湖北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辉煌一页,并当之无愧地成为堪与张之洞等比肩的湖北中兴名臣!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鸿忠书记已经主动将自己在湖北的政治荣辱与荆州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荆州发展得越好,他的脸上越有光,荆州失败,也就是他的失败。所以说,从建国以来,荆州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过省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所以说,鸿忠书记才会在省第十次党代会对荆州自甘人后,仅仅提出做湖北第四极的目标表示不满,语重心长地指出“如今提出打造第四极,只能说明我们今不如昔,我们要认真思考,大荆州为什么不再大?荆州的广大干部应该有一种气魄,恢复大荆州之雄风,真正挺起湖北之腰。荆州是做第四极、第三极还是第二极,要靠我们自已的努力,无论是第四极,还是“一主两副”,这些帽子都是暂时的,需要我们自我提拔、自我提升、自我壮大”,国生省长才会对荆州语重心长地说出荆州要利用好当前的黄金十年(至少是在鸿忠书记当政的这几年),历史最好的机遇错过之后就不可再来,从他的讲话也可以看出省里对荆州发展的战略定位:“湖北发展的基本格局还没有突破,武汉市一市独大的格局还没有改变(单靠两个副中心的潜力很难改变)。湖北是长江之腰,荆州是湖北之腰,省委、省政府实施壮腰工程对荆州来说,既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机遇,荆州要在实施壮腰工程中,确保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抢占重要席位(省里对荆州的定位已经跳出湖北,直面岳阳,九江等名城)”,从湖北的战略层面上来说,可以说新华书记对鸿忠书记的精神领会还不够深入,对于荆州,对于个人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认识得还不够透彻。
二、荆州应该如何利用好壮腰工程
目前,在鸿忠书记的精神指引下,湖北省各个厅局都纷纷与荆州签订壮腰工程的协议,其最大意义不在于能直接给荆州带来多少干货,而是从中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态度,从而可以使荆州的发展以后会更多地得到省里的支持,更少地受到上面的肘掣。
但是,外界的推动作用再大,如果荆州人自己不会抓住机会,利用好机会,这样建国以来史无前例的重大历史机遇还是会被荆州人自己挥霍浪费掉。
1、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荆州从九十年代后的落后,实事求是地说,荆州的吏治腐败要负很大的责任,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把企业当作唐僧肉,吃拿卡要,中饱私囊(不说别的,哪个实权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人均占了几套房?),这些和周边的城市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因为荆州内部血液的微循环已经堵塞,所以才造成了荆州整体的气血不活。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确很得罪人,但是新华书记既然已经有了鸿忠书记的尚方宝剑在手,把荆州搞好也是个人前途的重大机遇,只要下狠心,抓典型,改变荆州人治的不良风气也并非难事,要学习当年鸿忠书记在深圳“谁的行为影响深圳形象,谁的行为被客人投诉,谁破坏深圳的形象,深圳就要搞臭谁。”的精神,利用好主流媒体,比如可以在荆州电视台的江汉风栏目专门设置一个子栏目,专门安排一个副市长或各职能部门轮流接听在荆州投资的企业或个人的热线电话,让那些阻碍荆州企业发展的大神小鬼在全市人民面前曝光。
2、要建立奖优汰劣的机制。要响应鸿忠书记的倡议:“要让愿干事、真干事的人多起来,会干事、干成事的人红起来。”,首先可以学习商鞅立木赏金,在荆州历史欠账太多,经济环境较差的情况一时半会难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积极号召广大干部群众为荆州招商引资,凡是为荆州能招来大的项目,引入大的资金的,做出大的贡献的,都予以重赏,并且大力宣扬。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了示范效应,不愁荆州不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能人志士们的青睐与投入。
3、要确立经济发展的大格局。鸿忠书记主政深圳期间,外出参观学习的频率较多,善于不断借鉴其他兄弟城市的经验。荆州可以学习天津(鸿忠书记率深圳市学习考察团在天津参观学习时指出“天津这些年来不事声张、埋头苦干,才成就了今天的巨大变化。这种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奋起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充分利用好省里重视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好鸿忠书记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关系,不声不响大力引进几个能改变荆州经济格局的大项目,特别是要在鄂港粤的经贸合作中尽量多分几杯羹。荆州还要学习苏州通过以一个新加坡工业园为突破口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好经验,利用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合作来整体推动荆州的经济发展。比如,鸿忠书记在十次党代会上要求荆州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荆州就可以充分利用以色列农化巨头马克西姆-阿甘公司的生产基地有望搬到荆州,将沙隆达打造成为我国最大的农化航母的机会,并借重鸿忠书记与以色列的良好关系,在荆州设立以色列农业科技示范园,充分利用以色列先进的农业科技等使荆州深埋深闺的优质农业由原始状态迅速发展为具有极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
4、要树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荆州经济发展,不光要靠外来资本投入投资,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荆州自己本身的经济充满活力。鸿忠书记在深圳时大力推广“以民引外”等利用外资新模式;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出台政策鼓励全民创业,强调要增加企业家数量,而不是一味扶持大型企业和集团。德国经济充满活力,并不是靠西门子等特大型企业,而是众多的各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荆州没有国家投资,但是因为自身有了恒隆、湖北车桥、神电等众多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隐形冠军,才引来了许多外来资本的青睐有加;湖北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省,荆州就要力争成为湖北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市,充分利用荆州优越的人力科教资源优势,让荆州成为全民创业的一方热土。
5、要利用好文化发展的新突破。随着国家层面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业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拥有深厚历史底蕴,拥有众多文化资源的荆州在这方面也有望一举成为全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排头兵。特别是随着沪蓉铁路的开通,大量的全国甚至海外人士必将慕荆州之名而来,但是荆州目前还是在守着金山讨饭吃,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荆州旅游对于荆州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旅游业内人士老是埋怨说荆州可看的旅游资源太少,不能留住外地的游客在荆住宿。其实,坐拥荆州古城这样一座全国独一无二的南国完璧,如果每晚八点或九点开始,以宾阳楼下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的厚重古城墙为背景,打造一场大型的3D激光秀,让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义薄云天的关云长,让一幕幕荡气回肠,大气磅礴的饮马黄河、三国争霸的历史大戏在梦幻和现实中一一展现在游客的面前,再结合缤纷灯光映衬下宾阳楼上的楚国歌舞表演,关羽巡城的仪式再现,难道不能让遍布全国乃至全东南亚的三国迷们热血沸腾?这样一台全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经典,还愁不能让游客停下他们匆匆的脚步?
当然,在荆州的壮腰工程中,荆州还有太多的事情要靠荆州的父母官去积极争取,比如争取尽快开建荆常铁路、荆益铁路、三州铁路、济茂铁路等,让荆州成为更重中之重的枢纽;尽快加快江陵设区、208国道改道、江南新区开发的步伐,尽快拉开荆州沿长江两岸发展的大城市新格局等......
时不我待,大荆州!
只争朝夕,大荆州!
重塑辉煌,大荆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