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上尉
  
- 积分
- 5521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
|
高考 我是一名逃兵
文/杨远煌
一
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明年的高考还会来的。将来有一天,高考可能被取消。貌似时髦的话暗藏几多无奈,几多沧桑,几多感伤。
汉网宜昌文坛的首版徐斌于6月7日在宜昌文坛发了一个帖子:《【特别话题】晒一晒你当年的高考 》。我多么渴望发一篇关于高考的文章。我是一个下岗者,能够做事的大部分时间只能围着生计转。我才浅学疏。我思考着:高考给我带来了什么?种种原因,我发稿子的时间与自己心中的要求迟到,然而,我还得写稿,还是发帖,我高中毕业29年了,人的一生以60花甲计算,快半辈子了,对于高考,我已不想沉默不语了。
高考,对于我来说,真是不伦不类,啼笑皆非。
我高中毕业了,却没有进高考的考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可是,这是事实,我们那一届的高中毕业生没有进高考考场的大有人在,他们可以作证。
我们读完初中二年级,考试后便有了一个分界线,成绩特好的极少数学生被本县最好的高中录取去读高中,成绩比较差的多数学生只能去读初中三年级。我们读的初中三年级是初中开办三年级的首届。我们因为成绩没有那么好而没有权利与机会和成绩特好的少数学生一起去读高中。我们初中多读一年才算毕业。那时还没有中考一说,成绩好的少数学生当然被县里好的高中录取,我们多数学生的成绩不太好,只能被本公社高中录取。
高中,我被学校分在文科班。选择文科或者理科是学生的权利。可是,没有人经过学生的同意,没有人事先通知学生,学生报名的时候,书本发的文科教材就进文科班的教室,书本发的理科教材就进理科班教室,这么简单就搞定了,不管谁愿意不愿意,至于有学生想调整科班万万不能。我想读理科的,分在当时被称为低能班和女生班的文科班,学习积极性一下全没了,我是个不聪明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了起来。学校的科班,课程的安排都是为了高考,为了升学率。考得好,学校对老师有物质和精神奖励,还可以去旅游,家长还请老师赴宴,谢师宴是从那时开始的。哪个班分好老师,哪个班分差老师都是学校的事,不关学生什么事。文科班的数学老师就比理科班数学老师差。九年义务教育是后来的事。我们读书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钱。我们还养肥着老师。我的堂兄在公社高中学校教书。堂兄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我们全校那么多老师,学校每月分给每一位老师6斤饭票,15元的菜票。这些饭票和菜票都是从学生的粮食中和菜钱中抠出来的。公社中学后来每年用学生吃不完倒在桶里的饭和菜养了几十头大肥猪,吃肉,学生是没有份的,逢年过节,学校杀猪分肉,好多老师家的猪肉自己消费不完分给亲戚朋友帮忙消费。
那时的考试营私舞弊的事没现在的多,没现在的明目张胆,没现在的科技,比较少,比较原始,比较现在还算是公平的多,但是黑事还是有的。我们班的某位学生送给某位老师两包香烟,某位老师就把他的座位调整到好位置,上课经常表扬他。我加入共青团后送给班主任老师一条香烟,我和班主任老师没有特别关系,我是凭表现加入共青团的,可是,另一位入团的同学约我买的香烟,我很舍不得的。
高中一年级读完,暑假补课。我们花钱买罪受。天气那么热,教室里没有电风扇。汗臭,屁臭,脚臭,狐臭夹在一个教室里,我们受着煎熬。补课对应届生又是很不公平的事。课程不变,复读生是不用补课的。补课,老师讲的是高中二年级的课程,我们的新课程,我们不参加不行。高中二年级的第一学期读完,高中二年级的一年两个学期的课程上完,高中毕业考试提前一学期进行。目的是精简一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发给他们毕业证,好让他们回家,留下成绩好的少数一部分学生好突击管理,备战高考。我们的高中毕业证在读高中的时间还没有结束就提前一学期就发了。
我对自己全没了信心。全班40多人刷去一半,只留20人左右。我们班里复读生接近一半,有的复读生是老三届了,也就是刷去一半就几乎只剩下复读生了。结果真是这样,我的考试成绩排在第22位,只有少数几个应届生。因为堂兄给学校领导说好话,我多出了20元钱才留在班里。
我们高考前的一个多月的日子,我们还得参加一次预考,预考是省里出卷子,预考过了关的才能参加高考。我们班的学生预考后留下参加高考的只有15个指标,我估计自己没戏,与其让预考刷掉,还不如自己先回家算了,这样,我就成了高考的逃兵。堂兄一再给我做思想工作要我坚持到最后,我的信心怎么也起不来,堂兄只能作罢。
二
我回到了农村的家里,我解脱了。为了读完高中,我每个星期天步行20公里回家背一个星期够吃的米和臭豆腐卤,在学校与农村的家之间来回奔波。我的那个臭豆腐卤罐头瓶伴随我好几年。我在学校读高中,我是家里兄弟妹妹们的老大,家里缺劳力,每个星期天我都回家干田里的农活,挑粪,挑谷草头,回到学校有时流鼻血,有时身上疼好几天。一个星期一元的零花钱都难得到手。
我离梦想越来越远了。我没有好的选择,我当了农民。我的人生的起点落到了最低谷,要想跳出去比登天还难。田里的农活我们书本上学的知识一点都用不着。待我熟练的掌握了各式各样的农活,成为一位出色农民,我的几年美丽的青春年华,我的梦想却被掩埋在泥土里。
我的祖父,兽医站的正式职工,城镇户口,已退休在家休息的祖父对我说,你去复读吧。我的家里太穷,别说是复读,连养我的资本都没有了,我只有自己养活自己。祖父说,你不复读了,会造孽的。我心里很明白,可是,我有什么法子了呢。
我的一位叔伯的哥哥在本村小学教书,民办教师,他约我到巴东地区去复读,山区的起分线比平原地区低得多。课程一样,我们去了优势很大的。我们好多同学在平原地区考不上大学,到山区复读一年就辉煌腾达,可是,我连路费都没有,谈什么复读。
我到了湖南。我的父亲是我的幺祖父的嗣子【过继的儿子】,我是幺祖父的嗣孙。幺祖父在临湘县的某公社医院工作,正式职工,老中医。我在幺祖父那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想法是,幺祖父出钱资助我复读,无论在湖南湖北都可以。可是,幺祖父却想我向他老人家学中医。我高中读的文科,学医难有大出息,我放弃学中医。复读的事终于泡汤。
三
为高考唱赞歌的人当然有的。考上了大学,国家分配工作,铁饭碗,有固定工资,有福利,有住房,好找老婆。
我的一位同学,家里他是唯一的儿子,为了他能考上大学,他的妹妹们都只读完小学和初中,他复读了好几年考上了,被分配在某镇农业银行工作。90年,我因事去会他。他在家里招待我吃饭。他对我说,象我这样家庭环境的人都没有考上大学。所谓象我这样的家庭,是指我的父亲有工作单位,是正式职工,属商品粮户口的。其实,他压根儿不知道,我的家里比他家更穷,他能复读几年,而我复读一年都无望。
我的另一位高中同学,复读了好几年,从理科读到文科,收到了大学通知书,兴奋得晕倒在地。范进中举似的。我以这件事为原型写了一篇小小说。我将小小说寄到了小报社,虽然没有发表,但可以说,我的文学创作是从那时就开始了。
四
高考给我贴上了落榜生的标签。我象蜗牛一样背着一个壳爬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仅黄莺笑我,连蚂蚁都笑我。我在兽医站,在兽医行业已经学得干得很出色了,我的一位高中英语老师对我说,你们那一届高考出去的不多。我在家种地的几年,有的农民也说我没有考出去,连我的老婆的只读完初中的妹妹都说,她们知道的谁谁高中应届就考上了大学,说我不聪明。
高考让我自卑。我读书的高中学校,举办过几次学生会,我一次也没有去,人家衣锦还乡,能给学校出钱出力,我们混的贫穷栽倒,去了对学校一点贡献都没有,不是丢人吗,干脆不去。
到了新的世纪,我的一位高中同班同学,高考考取的警校,他在派出所工作了多年。上面安排他到本镇派出所当指导员,我见了他,一直不敢直呼他的名字,我不敢正眼看他,他也没把我当一个老同学看待。我要是当一个镇委书记,他一定说我是他的老同学。
高考,我们那一届的多数高中生得到的不公平太多,被剥夺的权利太多。如果,我们是原告,谁该来当被告,我们不该得到的,我们不该失去的该谁来买单?没有被告来买单的,我们原告已经买了单,怨谁呢,怪自己不聪明,没本事考上大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012年6月26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