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2011年,全市规模以工业完成总产值677.44亿元,增长53.9%;工业增加值195.6亿元,增长20.6%;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75家;工业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工业贡献率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核心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县市前列。我市连续7年被评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其中五年跻身全省十强。
传统产业聚集发展
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冶金机械等传统产业。在国家转型政策支持下,我市对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引进重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扩规晋档。同时,坚持以增量调存量,在做大总量中优化结构,在优化结构中做大总量。
2011年,这四大产业完成产值35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4%。其中,作为主导产业的盐化工及其相关产业完成产值89.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 13.2%。如中石化投资63.5亿元的江汉盐化工总厂二期扩规项目有序推进,全力打造中石化无机化工产业基地;可赛化工公司年产2.9万吨甲基苯胺扩规项目加紧建设,仙桥化学与兵器集团并购重组加快推进,全力构建盐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
新兴替代产业加快发展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我市确定家具产业、食品加工业、甲壳素生物产业为主要新兴替代产业,一批重大项目加紧建设。
如华山水产10万吨废弃虾壳提取氨盐项目已于龙虾节期间竣工投产,加快了我市建设国家级甲壳素生物产业基地的步伐;华中家具产业园加快建设,已引进全友、好迪等69家知名家具企业落户,首期开工建设项目17个,可在今年全部竣工投产,全力打造中国家具产业第五极;杨市和周矶农场食品加工特色产业园有序推进。2011年三大新兴替代产业完成产值55.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25%。
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发展
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2011年,全市17个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68亿元,共完成投资11.5亿元。其中,莱克冷链物流已竣工投产,中伦国际纺织城、大雄江汉商贸城、润基建材市场等加快推进。
生态转型取得积极进展
积极开展区域环境治理,2011年,我市累计投入5多亿元,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
我市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环评和“三同时”制度,集中开展化工园区环保整治行动,潜江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正在抓紧建设,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相继建设和完善了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设施,环保解限工作取得实质进展。支持油田建设年处理20万方采油污水处理站、年处理4.5万吨的钻井废弃泥浆处理站,实现了油气生产和钻井废水、泥浆的集中处理。
大园区建设加快推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最终实现“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高端化引领、跨越式发展”目标。2011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并推进大园区建设工作。自当年起用3年时间将园林、杨市、总口三地工业园区连片整合,形成集纺织服装、高新技术、食品工业、家具制造、现代物流为一体的,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园区,总规划面积59.28平方公里。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园区规划已初步完成,土地调规基本就绪,拆迁还建、主干道路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正加快推进。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扩总量作为首要任务,把要素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实施投资增量工程,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替代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两化深度融合,企业品牌建设,大园区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以实施工业三年倍增计划为主要任务,把提升产业层次作为主攻方向,把自主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把招大引强作为根本路径,把“两化融合”作为重要支撑,把开发园区作为主要平台,把节能减排作为刚性约束,把优化环境作为有力保障,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实现潜江经济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