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438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2-7-13 15: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30年如一日背学生过河
时间:2012-7-13 7:12:07 来源:十堰日报 【我要报料】
十堰日报十堰晚报秦楚论坛25度生活十堰房产在线秦楚微博
孙杰老师带领学生升旗
孙杰老师背学生过河
央视等媒体聚焦“最美乡村教师”孙杰
文/图 通讯员 吴兴林
今年46岁的他,却有着30年的教龄,更有着因背学生涉水过河患下的严重风湿性关节炎病史。30年来,他扎根山区,用坚守扛起了山区孩子的“希望”……
他,就是郧县大柳乡原天井山教学点校长、现任白泉小学教师的孙杰。
坚守深山
1982年孙杰初中毕业后,被当“老民办”的父亲连哄带唬,当上了村里人都不愿当的民办教师。当时,年仅16岁的他,开始了在“最多时生源20多人最少时仅3人”的天井山教学点长达几十年的坚守——
1998年7月上旬的一天下午,突然下起了暴雨,孙老师预感到“溪流河”要涨洪水,决定马上放学,护送学生回家。这时,住在附近几个孩子的家长来接孩子了,孙老师交待好后,才安心去送最远的两个孩子。刚走不到一刻钟,忽听身后如雷轰鸣。孙老师扭头一看,汹涌的山洪已向他们扑来。“同学们,快上坡,山洪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他抓住两个小同学的衣领,提着他们朝山坡上冲去,紧接着,洪水擦着脚跟呼啸而过。再看看旁边被雨水淋透、吓得浑身发抖的学生,孙老师的心砰砰跳个不停。那天,他翻山越岭直到天黑,才把学生一一送回家……每每提及此事,孙老师仍心有余悸。
这仅仅是孙老师扎根天井山教学点艰辛工作的一个插曲。难以想象:在这座海拔1800米、野猪众多、且数次出现过豹子的大山,一条仅容小三轮车勉强通行的山路,成了连接各个村庄的惟一通道。
几十年来,孙老师每年要走遍全村20多条沟沟岔岔近百户人家。家庭困难的学生,孙老师就免收学杂费,有的还无偿地提供吃住。截至2004年,孙老师为学生垫交的费用有据可查的就高达5000多元……正因为如此,偏远的天井山教学点才出现了几十年来年年入学率100%、安全零事故的奇迹!
在天井山村,孙老师亲手送走的100多名学生中,有陈梅、陈宏等多名大学生,有至今仍在大柳中学任教的方周萍、柏化勇、许明等老师,还有张虎、张林等多位乡镇企业的经理,他教过的众多学生从出校门至今,没有一个人有偷盗等劣迹……
孙老师不仅是学生的守护神,还是村民们的知心人。住在天井山教学点附近的杨顺昌,是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多年来,孙老师总是不忘将热汤热饭送到他手中,为他购置新衣,照顾生活起居。直到老人过世,老人临终的寿衣也是孙老师给置办的。
2010年9月,面对再无后续生源、仅有4户人家、三四年级共计3名学生的天井山村教学点,镇中心学校不得不作出了裁撤的决定。从此,孙老师带着3名学生转入白泉小学。
勤奋教学
现在的孙老师,患贲门失弛缓症已一年多了,病发时喝口水都极为难受,胸口疼痛难忍,但他仍坚守在白泉小学教学点,与同事们一道负责一至四年级14 个娃娃、11名寄宿生的复式班教育教学任务。
为加强锻炼,孙老师不仅每天早上起来带孩子们跑步,还常常与孩子们一起打乒乓球、篮球,教孩子们唱歌。白天他坚持上课,晚上为学生们盖被子、喊他们上厕所,寒暑假期间,他还要家访、护校。
孙老师以前从未接受过英语教育,为学习英语,胜任教学任务,他坚持课前先看光盘学,周末回家请大女儿教读、讲解,这才回学校认真地进行着三年级英语的教学。
去年10月,一年级学生王鹏因家长出门未吃上午饭,同桌报告给了孙老师,孙老师拿来一盒饼干塞给他,懂事的王鹏知道这是师母李克梅怕孙老师长期吃药口苦特意买来的,说啥也不肯吃。孙老师谎称自己的论文获得国家级大奖,今天是特意请客的。看着孙老师和自己的伙伴们都吃起来,小王鹏这才含泪慢慢吃下饼干……
在采访中,有两位老乡含泪告诉笔者:1997年秋天,孙老师的妻子李克梅为了给小女儿看病,又怕丈夫操心,不顾自己患有高血压头痛病,竟偷偷地去医院卖血不知多少次了……两个女儿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后,李克梅干脆搬进天井山与孙老师一起为孩子们洗衣、做饭、梳头、叠被,当起了全职“保姆”。虽说孙老师现在工作的白泉小学比天井山不知好了多少倍,但每年一入冬,李克梅仍到孙老师的学校住上一段时间,照顾孙老师和学生娃娃们的生活起居……
有一位朋友劝说孙老师:“山高皇帝远,这里检查少,你何必那么认真呢。”他却用梅明同学的作文《一件后悔的事》中“人在做,天在看”这一警句回答对方。
梅明同学告诉笔者,今年5月28日,班级集体作文《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大家无一例外写的都是孙老师。徐满满在作文中亲切地称孙老师是“严厉的父亲、慈祥的妈妈”。
在白泉小学,笔者还参观了孙老师简洁的宿舍,其中最体面的家具莫过于书柜和办公桌了。书柜内《学生高考英语必备》、《致富金桥:100项农村实用技术》、《实用教学新法》等琳琅满目,办公桌上最显眼的是一本填写认真的教师业务学习笔记以及一些时常服用的药物……
现任白泉小学校长叶有国告诉笔者,别看老孙一身是病,全家日子艰难,他的“野心”可不小呢,他曾对著名作家梅洁说,有朝一日,他想带自己的学生们出去走一走,看看北京故宫、万里长城……
笔者曾悄悄地问孙老师,有难处你怎么不对组织提出来呢?孙老师却笑着说:“组织上对我的关照已经够多了,同事们也非常体谅帮助我。镇中心学校宋校长还亲自帮我解决了两千多元的住院费呢。在这儿,我最年轻,又是党员,大家连班主任的担子也帮我分担了,我已经非常知足了……”
从天井山教学点到白泉小学,从最初的民办教师到国家级优秀教师,环境在变、条件在变、容颜在变,不变的却是孙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信仰,以及对学生永恒的爱与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