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8
版主
   
- 积分
- 205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8-5 16: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飞云 于 2012-8-5 18:09 编辑
发表于 25 分钟前 |只看该作者 《愉快的聚会》
-----刀歹
我数了数
六个人
十三根烟
散两轮
见面的时候一轮
走的时候一轮
第一轮
自己抽一支
后一轮
自己不抽
刚好
不用再买
我向聚会的地点走去
一路上
心里非常踏实
甚至非常高兴
点评:
刀歹的诗,可能更适合曾曙光“棉花和玻璃渣子的混合物口腔”来解读。初看诗的标题,觉得有些奇怪,刀歹的聚会在我酸溜溜,愤愤然的想像里,总应该是愉快的吧?他的聚会多半是和年青女性有关系——这倒不是标榜自己的清高,事实上他诗歌里的女主角,除了《广州纪事》里的小兰我多少有些印象外,其余的都只如过眼云烟罢。这次刀歹和我们玩起了小学算术,而这个算术在我看来,也实在算不得高明。初看之后就想笑,笑过之后再看一篇,心里便有了一些窘。这样的算术在自己不同的生活场景里也好像出现过,诗歌不需要算计,但生活又离不开算计;是湮灭还是沉陷,这是如刀歹诗人,或如我一般的诗歌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个艰难选择的过程。但愿我们所有的选择,就如同刀歹愉快的聚会一样,都有一个巧合,却圆满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算计,但也远离了痛苦。是的,我说的是痛苦。
《寓言》
——马尔吉拉图
五月的岩石上,坐着
浑身乏力的印第安人
我们都是浑身乏力的
印第安人,有着悬疑的历史
走向泛滥的河流
点评:
马尔吉拉图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马尔吉拉图写寓言和我读寓言时,都应该是在五月,这也是一个很奇怪的巧合,想必寓言和巧合,总是有着内在隐秘的联系。大略地看,寓言内在的文字信息和它所勾勒的明确的文字意象是不相融的,这是一个惊人的比照。一般而言,五月表述的是鲜花的盛开,但我们在马尔吉拉图的寓言里,看到的却是五月的岩石,问题是马尔吉拉图并不专心于此,他的岩石上还坐着浑身乏力的印第安人。很显然这是一种文化的,或文明的错位。印第安人并非另类,马尔吉拉图也深知如此,马尔吉拉图笔下的印第安人是人类文明的枝条上结出的幽暗的果实,而我们正在行走其间。毫无疑问,我们的存在和文明,都是一个巨大的悬疑,相对于时间泛滥的河流来说,这一切又显出如此的苍白和浑身泛力。本诗的意象和架构,可能超出了马尔吉拉图最初的设计,从这种角度来说,这也可以称之为天才的写作。
钢琴调音师
——刘频
他把医生赶走
把园丁从花蕊中赎回
他像猫头鹰一样幽幽地说:
“音乐最近出了毛病。”
他从大街拐入危险的音阶
一级级踏下去
探到音乐黑暗的谷底
看见大师的残骸 一片狼籍
他的初恋散发豆芽腐烂的气息
他惯于运用简单的工具
将娴熟的技术置于内向的灵魂
并在那些完美的美洲雪梨内部
埋葬昆虫的尸体
他强行解散一个庞大的帝国
命令生活边缘的夜游者突然集合
他把演奏家削成一颗颗琴键
嵌入意志和秩序的外部
他让钢琴从自己的喉管中吐出
“嗒”的一声 他把笨重的琴盖合上
在夜色漂起岁月残片时离开现场
他把手指上的习惯传递到
下一台钢琴
点评:
谈刘频似乎就不可避免地谈上世纪八十年的先锋写作,而这,几乎是我未知的;前段时间的一次聚会,谷未黄谈到现时代写作的先锋性,这简直是让我震撼。“我们把不是智性或白马的东西称作非马和原始”,我揣摩骆一禾的本意是,我们要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废墟上,重新寻找到智性的碎片和光。我想刘频的音乐调音师,还是在沿着这一条曲折的道路行走。钢琴调音师嘴里的音乐出了毛病,这是一种必然,相对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来说,圆满和无是不存在的,但我们的追逐却不能因此中止。钢琴调音师在他庞大音符帝国里的一切命令和幻想,正如我们在黑色文字帝国里的命令和幻想一样,面对绝望和不甘,我们还是要选择继续。“嗒”的一声,有时这并不是琴盖合上的声音,它也可能是下一位钢琴调音师调音的开始,我想要说的是,除了执着,我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