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画饼几年,还没生火。再等10年? *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 *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一)基本目标。 到2015年,鄂西圈综合交通网总规模里程达到13万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通畅、高效安全、连接鄂西圈主要旅游景区的骨架交通网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适应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二)主要任务。 * 1.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以襄阳、宜昌等城市为重点,加快构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城际交通和城市交通相互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重点支持中心城市、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沿线市县及主要机场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努力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重点支持与铁路货站、港口、物流园区等衔接的货运枢纽的建设,大力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实现货运“无缝衔接”。 * 2.公路建设。 重点构建区域高速公路骨架和十大旅游区快捷通道,进一步完善区域出口高速公路的布局,着力提升大中城市辐射能力,加快圈域旅游公路建设,实现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与该区域骨架公路的连接线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不断提升圈域重点旅游景区特别是十大旅游区的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沪蓉高速宜巴段、保康至宜昌、谷城至竹溪、奉节至恩施等高速公路,积极推进神农架至保康、宜昌至张家界等高速公路的实施进程;改造提升十堰武当山沿堵河至神农架大九湖及连接重庆巫溪的生态旅游公路;将洪监高速公路由监利向西延伸,经石首天鹅洲到江陵,接通沪渝高速与江南高速连接线(丫角至章田寺高速公路),形成武汉至宜昌沿江高速公路;由洪监高速接随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沿湖南段、江南高速公路;争取将与武汉城市圈连接的洪湖长江大桥和赤壁长江大桥纳入国家规划。 * 3.铁路建设。 强化区域干线网,完善客运专线网,扩大路网覆盖面。建成开通汉宜铁路,开工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和集疏运系统、宜昌紫云铁路等项目,推动郑州至万州及宜昌至巴东客运联路线等铁路项目立项、可研前期工作,切实做好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三门峡至十堰至宜昌铁路、安康至恩施至张家界至衡阳铁路、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汉丹线增建4线、恩施至黔江铁路等项目前期准备和规划研究。 * 4.水路建设。 重点推进长江中游航道治理,加强汉江航道整治,加快建设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形成长江—江汉运河—汉江800公里高等级航道圈,充分利用航运能力,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内河主要港口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区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集装箱、大宗散货等专业化泊位,大力推进宜昌三峡物流中心、荆州港建设,继续推进襄阳等其它重要港口的建设。 * 5.航空建设。 建成神农架机场,开工建设武当山机场,改扩建宜昌、恩施、襄阳机场,改造荆门通用机场,积极开展荆州、随州机场建设前期工作。 * 6.管道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建设布局主干油气管道,完善已建成国家主干油气管道分输网络管线,加快省级油气管网建设,大力推进油品管道化运输,基本形成以国家多条主干管网为支撑、比较发达的支干线及支线连通多气源的天然气管网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