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545|回复: 3

孝感——建设“湖北的苏州”苏州纪行之三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

主题

38

帖子

5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7-20 22: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孝感—建设“湖北的苏州”苏州纪行之三
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作者:■记者管淳 胡剑 王武斌 来源:孝感日报
    今年开春以来,苏州工业园内的国际科技园不断传来好消息:
    2月25日,在第三届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年会上,方正国际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公交综合业务平台”获评优秀项目;凌志软件荣获“快速成长型企业”;苏州工业园也在本届年会上被评为“最具发展潜力园区”。
    不久,这家科技园又新增两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权威的发布说,到目前,苏州国际科技园已引进和自行成功申报国家“千人计划”的有13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人,苏州“姑苏领军人才”26人。
    随后,科技园企业万国数据公司,将携手软银电信株式会社和虚拟化的领导企业VMware进行战略合作,以此推动虚拟云数据中心服务落地中国。
    着眼于营造创新平台、吸引创新人才、孵化创新企业、培育创新成果的苏州国际科技园,位于苏州金鸡湖一隅,总体规划占地77公顷,现已注册企业1000余家,拥有2.3万多名高科技人才。但它只是苏州工业园内的一个园区。
    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苏州,正以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致力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
1、审时度势的智慧选择
去年,苏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并以其占全国0.09%的国土面积和0.4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3%的GDP、9.2%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8.5%。下辖的张家港、昆山、常熟、太仓、吴江5个县级市,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
   面对如此骄人的成绩,苏州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我们的采访中,好几位热情好客的苏州朋友告诉我们,大家来苏州,既要看到苏州快速发展的一面,也要多看看苏州的短处和不足。只有将“长处”和“短处”都看到了,才能认识苏州、了解苏州。
   事实上,早在两三年前,苏州经济专家们就着手新形势下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研究。专家们认为,土地资源短缺,是制约苏州经济发展的“硬制约”。此外,苏州在对外开放大潮中以大规模引入外资作为发展的主要路径,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但是,外资的拉动作用对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功能,在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全面推进深化的中期阶段,外资经济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对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的促进能力,会明显减弱。从总体上来说,苏州外资企业大多数属于大中型企业,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较强,但从长期趋势来看,苏州将面对越来越同步的国际市场风险。
   专家们建议,苏州必须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进行重大变动,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动力再造和市场再造策略,再创发展优势。
    怎样“实施动力再造和市场再造策略”?习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摔打的苏州人,再一次显示了他们的魄力和智慧。这就是——
    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要在现有较高平台上实现较大突破,唯一的出路就是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使自主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规划未来,苏州市委、市政府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扩展为“六大战略”,并把“创新引领”作为其首要战略,然后才是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苏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创新引领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提出到2015年把苏州建设成为国内创新创业环境优越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产学研合作机制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富集、创新效率效益高、创新辐射面广和引领示范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围绕这一战略,苏州还组织实施了高新技术产业倍增工程、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工程、产学研合作百千万工程、科技领军人才“1010”工程、科技惠民惠农双百工程、科技金融结合工程等六大工程。
   
2、用“智慧”替代“世界工厂”的加工车间
勇于创新的苏州,始终坚持在发展中求变,虽然头上顶着“世界工厂”的头衔,却并不满足低端国际产业的分工。因为,那只是“世界工厂”的加工车间。
    在苏州工业园和苏州高新区,记者们强烈地感受到,苏州企业正在进行着由“制造”到“智造”的深度转型。
    如果说,10年前让苏州工业园骄傲的,还是多少多少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设厂,全球有多少多少显示器、鼠标在这里生产;那么,今天的苏州工业园所看重的,则是由国内外诸多知名高校共同形成的人才培养平台、由产学研一体的研发机构集群形成的创造空间以及正在形成的代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产业园。
    近年来,苏州加快了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通过深化院、地合作,先后启动建设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江苏省龙腾平板显示技术研究院、江苏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和平台。
    同时,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大苏州研究院、赛宝华东实验室等一批研发机构落户苏州,形成了独墅湖高教区、苏州科技城等研发机构的密集区,有效缓解了苏州重大研发机构的需求。
    另外,苏州还建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企业院士工作站等各类研发机构1200多家,全市近80%的本土大中型企业,都建立了研发机构。
    王阳,一位年近五旬的知识分子。他是苏州国际科技园内江苏优加利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总裁。他所在的公司,
研制出了世界首款具有自适应分析预警性能的心脏远程实时监护预警机。
    这种预警机,与随身携带的新潮手机一般模样。随王阳先生参观公司的心脏健康实时监护、预处理和客户联络中心,我们问:“你们生产预警机的车间在哪里?”“不,”王阳说:“生产预警机,那不是我们所做的事,我们只需要知道预警机的基本原理。而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在全国布点预警机的使用网络,由此形成更宽泛范围内的心脏实时监护的后台处理中心。”
    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是这种预警机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并在国内实施心脏健康实时监护服务的一家运营商。王阳说,苏州抢占科技高端的公司多的是,我这公司,还需慢慢长大。
    在苏州高新区,同样进行着一场变革。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是苏州高新区的两大支柱产业,而今,即使是这些企业,也在进行着转型升级的深度“蜕变”。
    狮山路,苏州高新区的一条主干道。高新区宣传部领导领我们参观狮山路时,我们发现,干道的一侧,已开始腾出大片的空地。这里寸土寸金,我们想,你苏州也有黄金地段“资产闲置”的事。但陪同的同志说,这里原先是全球著名的冠捷公司的生产基地,由于狮山路重点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只好将这种制造类企业外迁了。他还告诉我们,坐落在这里的著名的明基公司目前也谈判中,不久的将来,它也要从狮山路调迁到其它地方去。
    原来,今日苏州,早已开始产业布局的“重新洗牌”。
3 、 珍视“第一资源”的开发利用
    5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205人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
    ……
    作为经济强市,在苏州主政者的眼中,人才资源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如果没有当年的‘星期天工程师’,苏州能否快速崛起,还很难说。无论是发展乡镇工业经济,实现‘农转工’;还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内转外’;苏州经历的几次转型,都靠人才支撑。”一头银发的苏州市科技局副调研员钱龙,向记者们娓娓道来。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苏州,苏州想尽了办法:
    2005年,制定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办法,苏州市本级给予引进人才个人5万元-100万元安家补贴。
    2006年,实施“千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把引才重点锁定在现代通信、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并放宽了在年龄、户籍、学历等方面的限制。
    2007年,“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实施,每年择优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来苏创新创业,给予50-250万元的安家补贴;根据创业项目的规模和进度,给予100-4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免3年租金的工作场所;最高500万元的担保融资贷款、30万元科技保险费补贴、50万元贴息资助等。工业园区、高新区、张家港、常熟等地,也先后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2010年,“姑苏人才计划”再度升级,增加了科技金融支持和为引进的人才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环境的两项新功能。
    与此同时,苏州先后出台了《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法》、《苏州市关于加快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010工程”)的意见》等配套政策。
    像抓“招商引资”一样重视“招才引智”,在苏州,已成共识。苏州建立了以人才质量和贡献度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2010年进一步加以修改完善,形成了包括人才投入、人才规模、科技载体、自主创新和人才激励等5类59项考核指标体系,并积极推进考核结果运用,作为考核县市(区)科学发展成果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人才工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苏州还不断加大对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并逐步将投资重点从人才基础性配置向扶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上来。苏州所属各市、区均设立了人才专项资金。市县两级每年用于人才引进、培育、激励和工作运行的专项资金不少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1%,今后5年全市仅用于“姑苏人才计划”的投入将不少于30亿元。
    到目前为止,苏州高层次人才总量年增长率连续6年保持20%以上,人才总量增长率连续9年保持15%以上,全市人才总量已达146万人,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稳定高效的人才梯次配置。
    2008年,苏州科技进步综合评价跃居江苏省第一;2009年,苏州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1年,苏州被列入全国16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之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0

主题

160

帖子

177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7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7-21 03: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湖北香港哦  晕死 不YY会死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9

主题

3422

帖子

449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92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中山市 2012-7-21 09: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错了,是建设香港的湖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0

36

主题

2094

帖子

234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43
QQ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3-7-23 17: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是什么啊?湖北的苏州又是什么?学苏州究意学什么?
我是湖北人,我在苏州生活过六年多。
现在还拿着苏州的居住证,在苏州买着保险,但我还是习惯自己的湖北人身份。

我只想说,家乡的官老爷们,别拿瞎话蒙人谋求进身之阶!
苏州是什么,苏州人都不晓得。苏州有什么要学习要改进,苏州州也在摸索!
苏州的发展是依赖于她独有的地利,天时,人和的。
苏州模式或是苏州经验是一个全球范围内都无法复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