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7-27 12: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2-7-27 12:29 编辑
.
江汉平原水乡有一种伺鱼工具,由篾编织而成,俗称háo子,根据发音查字典,应该是这个“籇”字。再查“籇”的解释,却是撑船的竹竿或木杆。难道这个字,最早应该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一种捕鱼工具。
楼主籇子图片,家乡一般叫做“哑巴籇子”。
伺鱼的时候,在河湖旁或田头把籇子没入水中。放好籇子后在上成面压一坨泥,保证籇子不被水冲走,也可以用树棍子别一下。鱼虾是逆流而上的,籇子口顺水而放。
一般的诱饵是蚯蚓,将蚯蚓与草木灰混和,用草系着,别在籇子上,鳝鱼闻到蚯蚓的腥味,就会主动钻进来。
籇子中间带倒须,只进不出,只得束手待擒。一般在晚上放籇,早上收籇。
小时候,快变天下雨时,常用锹款着籇子,在湖边、河旁和田头........
那时河里的鱼也多,经常看到刁子鱼“走俏”(聚在一起)的现象,至于原因,没有人说得清楚,是交配、还是鱼“开会”..........
唉!我几十年没有见到籇子的身影了.....
夏天伺鳝鱼,冬天挖鳝鱼.......难忘那段岁月。(byht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