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3904|回复: 18

关于阳新的传说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7-26 12: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7-26 15:02 编辑

一  仙岛湖——一个凄美的传说
    20120726145928.png
仙岛湖是一个山水的组合,是一个优美风景的系列。       有人赞仙岛湖:
       山携云霭,绿如荫,石如嶂,洞如宫,峰回瀑泻,鸟语狐逐,仙踪圣迹,悠悠隔尘嚣,绝浮华,护一方净土成仙境;

        岛逐烟波,氺似翠,浪似银,光似虹,风淡云轻,楼耸檐飞,湖光天色,冉冉接盛世,步文明,开千秋旅业济苍生。

       仙岛湖的历史记录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她带着山乡小镇厚重的乡土气息和淳朴善良的民风,闻名于鄂东南。

       仙岛湖过去没有湖,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当时有两个出名的小镇,一个叫太平塘,一个叫杉木桥,都是两个建制乡(当时叫公社)的所在地。由于一衣带三水,东源的西流水,杉木和梅田的东流水都汇集在太平塘,太平塘就成了商业的中心。太平塘位于仙岛湖的心脏,也就是现在人们乘船去东源或鹿鸣岛的必经之路。那个时候的太平塘就已经具备了江南小镇的雏型。

       现在的仙岛湖是那样的美,那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似乎在向人们诉说过去的沧桑。那1000多个岛屿错落有致,似乎在向人们展示今日的辉煌。那飞瀑,流泉,龙潭,还有那天然的溶洞,那碧绿的青山,那洁净的湖水,那漫山遍野的橘子花,都在彰显她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今天大家看到的仙岛湖其实是一个人工湖,它是1968年开始,1970年完工的一项国家工程。她的变迁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和一段少人提起的心酸历史。

      仙岛湖的命名是以泗州寺庙山上现存的一块“灵通仙岛”的牌匾而得名。

      传说在200年前,有一个戏班子从富池口来兴国州演出,爱上了兴国的山清水秀,湖泊众多,一路乘船朔流而上来到了太平塘。戏子们见太平塘虽然是个小镇,但也繁华,一连唱了三天,再上水路就不通了,准备休息一天后原路返回。

      这天适逢初一,班主见人们三五成群一伙一伙的往上游而去,一打听,原来都是去泗州寺敬香的。班主一好奇,于是也跟着这群人来到了东源,当走到大湖地这个地方,被这个特殊的地理奇观惊呆了,大湖地是开国将领王平将军的故乡,当时还是一个三四百人的小湾子,只见四围的山脉全部弯弯曲曲都朝着这个方向朝拜,而这个湾子的后山又像一把太师椅,于是班主放弃返回的打算,决定带领戏班步行来到了大湖地,班主可能也是一个风水堪舆大师,想一边唱戏一边了解这个奇观的秘密。这期间他看了杉木桥后背山上的白马寺,并在寺中见到了“飞来钟”,这可是明朝姓孟的王妃在“四组寺”差神送来的,因为当时没有路,这个钟是飞来的,所以人们都叫它飞来钟(飞来钟现在还在这个寺中),这个钟在1993年险些被窃贼盗卖给了国外,幸好公安部门把它追了回来。

      又参观了骆宾王隐居的泗州寺,据说骆宾王隐居时这个寺有300多和尚,个个都会武功,崇尚三国名将关羽,号称“武圣宫”。正打算进一步了解的时候,可人算不如天算,这时戏班的戏子们发病了。我分析他们发病的原因,因为他们走的是水路,由于用水和嬉戏,用今天的观点看可能是血吸虫病急性感染,高烧不退不吃不喝。那时候对血吸虫病不了解,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治疗,没有办法只好求神拜佛。班主听说泗州寺的“武圣”在当地非常显灵,于是就向泗州寺求救。泗州寺的僧人除了用一些寺内的草药帮助退烧外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每天念经拜佛,烧香磕头,这样过了三天,这天夜晚“武圣”终于显灵了。

       关羽托梦给班主说:由于你的贪心,想破解这个风水迷局,得到了上天的惩罚,本来是只惩罚你一个人的,因为这个戏班的人大多是你的至亲,所以上天要让你每天活在悔恨当中,如果要想活命,你们只好一心向佛,并且终身不得离开此地。

       班主说,我们向佛可以,但戏班的人都热爱兴国的湖泊,能否让她们再看一眼兴国的湖泊,再来出家?
       关羽说,只要你们一心向佛,我将保证你们安然无恙。你们喜欢湖泊,在你们圆寂以后200年之内,这里将会变为一个大的淡水湖,你们将天天看到优美洁净的湖水,那可不是别的地方那种浑浊不堪和能引起你们发病的湖水。如果你们答应,上天将赐“灵通仙岛”牌匾为证。

      戏班的人们也许是为了活命,也许是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地方,于是纷纷落发,在泗州寺出家了,泗州寺这个古寺也就变成了一个僧尼共同修行的寺庙了。据说这些善良的戏子,苍天念其年轻向佛,代人受过,死后都变为了美丽的仙子。

       就在他们落发的夜晚,雷电大作,泗州寺的主山脉上,一块“灵通仙岛”的匾牌竟真的挂在了一大石壁上。
       这块“灵通仙岛”的匾牌,就是今日仙岛湖的来历。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7-26 13: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7-26 13:05 编辑

二、关于和氏璧的传说


     太子镇有个樟铺村,距村不远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千年古刹,名曰沙湾寺,村民在该寺发现了一座建筑奇特的古墓,相传古墓的主人就是传奇人物《了凡四训》的作者了凡大师。无独有偶,在太子镇东部海拔400多米的筠山的深处,也有一座古刹,该古刹建在荆山上玉印洞旁,相传这里就是当年卞和发现和氏璧的地方。它们给千年古镇带来神秘的色彩。
        秘密    :“和氏璧”在此发现?
      沿太子镇向筠山而行,便来到了筠山的石井村,该村口几棵高达30多米的参天古木可惜死了二棵。在一位僧人向导下,沿一条山间小道向东爬行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阳新县太子镇东部海拔400多米的荆筠山(古时称荆山)。
      在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古刹。据介绍,这就是有关史料上记载的“玉印古刹”,是卞和在此发现“和氏璧”的地方,现存有“玉印洞”。碑文记载:和氏璧是卞和在古刹后的山洞里发现后才三献楚王的。相传,山洞有一天然石桥,传说卞和年轻时是医生,经常走村串户到处采药,听说长江边有名贵的药材,于是不远千里顺长江来到黄桑口,黄桑口的人也不知什么地方有好药材,只说我们 这里到处是山,卞和于是上山寻找。翻过大牙山后,卞和见这里山势雄伟,一问都说这里就是荆山,卞和就在这里住下,经常上荆山采药,有次采药碰到下雨,卞和避雨休息于山洞,朦胧中发觉有一只喜鹊攀在洞壁处,闪闪发光,认为是宝石,于是凿下此石块,献给楚王,楚王不识,卞和被作为骗子而被砍足。后来和氏璧为无价之宝,制成镇国玉玺。王莽篡位时,与姑姑争夺玉玺,玉玺被摔破,用金子镶补。
      卞和献宝后就在荆山山洞居住,并继续下山行医,被他治好病的网湖姑娘娥眉见卞和人品高尚,遂生爱慕之心,时常上山看望,愿意以身相许,但卞和以身体残疾为由拒绝。气得娥眉姑娘将采来的莲蓬丢在来的山路上,传说这些莲蓬化为石头,堆成一座山,叫莲蓬山(现在这里的村民常采这些有孔的石头卖)。娥眉姑娘后来出家,在荆山南边建庙,隔沟相望。
      据史料记载,卞和,湖北襄樊人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琢玉能手,他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先后去见楚厉王和武王,但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于是以欺君之罪被砍下左脚和右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宝,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又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将和氏璧制造成玉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缨将玉玺献给了刘邦,玉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玉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隋灭陈后,玉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 玉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玉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玉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关于和氏璧的来历,《韩非子》中只说卞和得璞于荆山,而荆山究竟在何处?记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其一,湖北南漳县说。其二,湖北阳新说,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荆山在湖北阳新县北五十里荆山”,并引《舆地纪胜》云:“为卞和得珍之所”。其三,安徽怀远县说。其四,安徽芜湖县说。以上四种说法,都有其一定的根据和道理,但其中恐怕后人附会的成分更多一些。因此,和氏璧真正得于何处,恐怕将是个千古之谜。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7-26 13: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阳新程姓——五鹤分支的传说      作者   程度
     南宋末年,生活在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女真族首领忽必烈(即后来元朝始祖)的带领下屡犯中原。元兵来势凶猛,气焰嚣张。铁蹄所到之处,处处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宋景定三年,即公元1262年,安徽歙县篁墩人氏程泽在京城临安(今杭州)高中进士。回到家乡,携带夫人汪氏和程邺程郾程鄎程鄱程鄮五个儿子一道,匆匆赶往湖北黄州就任知州。
     初出茅庐的程泽,明知狼烟遍地,时局动荡;明知自己是受命于危难之间,多事之秋。他仍然满怀一腔热血,忠心为国,勤政爱民。不过数年,便把偌大一个黄州府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殊不料战火烧遍中原后,很快漫延到长江两岸。
     公元1271年,忽必烈决心灭掉宋朝,称雄天下。于是,以水师截断江道,阻断樊城救援。樊城战役历时数年,宋大将范天顺战死,副将牛富与元兵进行巷战,作殊死抵抗,最后兵尽自焚,壮烈牺牲。于是,元兵顺江东下,兵临黄州城下。黄州守将奚将军与知州程泽,率领黄州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坚守城池达数月之久,击退了元军的六次进攻。最后,城外援兵不到,城内粮草告罄,奚将军战死沙场。大势已去,独力难支,程知州为了不至被俘受辱,便抛妻弃子,在府衙内的柴草房内自缢,以身殉国。年仅四十三岁。
     此时,程泽的五个儿子正远游在外,惊闻噩耗之后,一个个赶回黄城。元兵闻之,欲斩草除根而后快,到处搜捕汪氏夫人母子六人,多亏了城内父老乡亲的多方掩护,他们才幸免于难。一天,在一家民宅里,汪氏夫人把五个儿子叫到了一起,泣不成声地对他们讲:“你们的父亲已为国捐躯,如今元兵如狼似虎,到处在搜捕你们。三十六计走为上,留得青山在,日后好砍柴。你们父亲的在天之灵,定会保佑你们逃脱险境的。”说着,兄弟五人与母亲抱做一团,嚎啕痛哭。哭父之遇难,哭母之无依,哭国之将亡。
     逃,怎么逃,往哪里逃?正在不知所措之时,突然间,五只仙鹤像五朵白云,从空中袅袅飘来,竟然落在了这家的屋檐上。它们在屋檐上,又是扑翅,又是点头,又是鸣叫,好像通人性似的。汪氏夫人素来聪慧,悟性极好。霎时,她灵机一动,忙对儿子说:“江南暂无战祸,你们就快快渡江逃往兴国吧!为母我暂且留下,等把你父亲的遗体安葬后,再让下人带我去找你们。”说到这里,夫人指了指仙鹤,接着道:“鹤乃吉祥之鸟,自古道,龙归大海,虎入深山;鹤是鸟类,其飞必栖树林。你们就按长幼之序,各记所署之鹤,其飞至之林,便是你等定居之所。”夫人话音刚落,只见五只仙鹤果然应声而动,一只只扑腾翅膀,有序而缓慢地升空而飞。兄弟五人拜别母亲,叮嘱佣人后,便急急随鹤而走。渡过长江后,兄弟一行便在南岸的一处深山密林(今属鄂州泽林镇)里藏匿了几天,以等候母亲的到来。
     话说汪氏夫人,在儿子们逃离黄州后,一个人强压悲痛,吩咐下人买来了棺木,亲手装殓了丈夫程泽的遗体。打发下人们将灵柩抬至城中杏花园的定惠院后,草草安葬。然后悄悄祭奠了一番,便带着下人直奔江南而来。费尽周折,吃尽苦头,终于与儿子们团聚。一路上,就这样,鹤止而停,鹤飞而行;悲愤与逃生并在,饥寒与疲惫交迫。又走了数日之后,终于来至兴国(阳新)地面。只见第三只鹤飞至仁义里(今东春程泽畈)的青林,三子程鄎居之。又走了几天,只见为首之鹤飞至朝阳王家畈之大林(今洋港镇程发上畈)于是长子程邺即定居此地。第二只鹤也飞至朝阳株林(今龙港刘家曹王殿后),次子程郾便在此搭棚筑舍。余下两只鹤子继续前飞。不久,四鹤飞至通山柳林,四子程鄱居此; 五鹤飞至江西武宁之桃林,最后,五子程鄮定居于此。
     自此,五公子孙便在这些地方繁衍生息。如今五林枝繁叶茂,树大根深,子姓遍及全国,乃至海外。真所谓:

                                           五鹤分支五座林,枝繁叶茂此为根。
                                           泽遗后代千秋盛,德被礽云万世尊。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7-26 13: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7-26 13:35 编辑

四   竹林塘的传说       作者  王能明
      素有“千湖之县”的阳新县有一口面积2000多亩的湖塘,叫竹林塘。它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竹林塘并非是湖塘,而是一座小山丘。山上长着一林茂盛的把竹,竹林边住着一户三口之家,男主人姓易,名仁成,五十多岁,为人忠厚老实。妻子范氏,端庄贤淑,心地善良,待人诚恳友善,常有路人从她们家经过,总会在她家休憩片刻,喝口茶再走。如若是遇上吃饭时,总要请人吃了便饭再走,方园几十里口碑极好。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叫易二牛,刚满十岁。易仁成夫妻俩老来得子,把这个儿子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易二牛也象他父母亲般,老实、善良。一家人日子过得虽然平淡,但很幸福。

      在离他家不远处有一村庄,叫杨家庄,庄里有一大财主,叫杨大牙,生有5个儿子,在当地为非作歹,村民们敢怒不敢言,背后称他们是五虎一豹。

      最近,杨大牙请了个看风水的先生,为自己选择风水墓地。这位风水先生在他家吃住几个月,跑了许多地方,最后选择了易仁成屋后的竹林山,说那是一座活莲花地,至少要出丞相,说不定还会出皇帝、皇后呢。杨大牙听风水先生这一说,顿时,兴奋不已,心中暗想一定要把那座宝山搞到手。

      杨大牙当即吩咐他的三儿子去把易仁成找来,杨大牙开门见山地对易仁成说:“仁成,我想买你家的竹林山,多少银子开个价吧。”“杨老爷,我家的竹林山是祖宗留下的产业我不能卖,它可是我们一家子生活的命根子,请老爷高抬贵手。”易仁成回答。“易仁成,老爷我只看中你家的竹林山,不要敬酒不喝喝罚酒,我今天就直话告诉你吧,这山你卖,我买,你不卖,我也得买。你先回去好好想想,三天后我派人送银子去。”杨大牙恶狠狠地说。

      易仁成回到家把杨大牙要买他家的竹林山告诉了妻子,大家一商量,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卖掉竹林山。


      三天后,杨大牙真的派他儿子带几个家丁来到易仁成家,丢给易仁成一小包银子,就要易仁成签契约。易仁成不肯签字,也不收银子,一千个一万个不卖竹林山。杨大牙儿子就唆使几个家丁把易仁成一家人打了个遍体鳞伤,但易仁成硬是死活不签契约。杨大牙儿子一时无策,只好带着家丁回家禀告杨大牙。杨大牙听儿子说易仁成不肯卖竹林山,顿时打发雷霆,要亲自带人去砸易仁成的家,却被他的管家拦住:“老爷,不必生那么大的气,我有一个主意,保证不用花一个银子就能把那座竹林山弄来。”管家说着便俯下脸在杨大牙耳旁嘀嘀咕咕一阵子。杨大牙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连说:“好办法,好办法。这事你亲自去办。”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易仁成被噼哩噼啦的大火声惊醒,忙起身趿着鞋察看,发现他家四周燃起了熊熊的大火,他恐慌地大喊大叫,把妻子和儿子拉起来准备逃生,刚打开后门一团烈火向屋里猛喷进来,他们看到从大门已无法逃出去,就转身去开窗户。而窗户早已经烧着了。一家人置身在火海中,眼看就要被这场大火吞噬掉。易仁成妻子范氏抱着儿子绝望地大哭起来,此时,易仁成心里已猜到了这场突降的大火是谁放的,也很清楚放火者是想把他们一家人全部烧死。可现在明白一切为时已晚了,目前最主要是想办法如何逃过这场大劫。易仁成在屋里四处查找逃生的出路,他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线希望。他迅速从妻子怀里抱起儿子,急步跑到堂屋的天井里一条下水道前,一把将儿子塞进了下水道里,叮嘱说:“二牛,你在这里藏好,不要出声,等到大火灭了,外面没有人了才能出来。记住,出来后就去找你舅父,告诉他,是杨大牙放火烧了我们的房子,想把我们全家人烧死,他好霸占我们家的竹林山……”易仁成没说完,一根烧断的房梁落下来砸在他身上,当场昏了过去,他妻子范氏也被一根断梁打断了双腿。屋里的老鼠被大火烧得到处乱蹿,一只怀有身孕的母老鼠竟然慌乱地撞到范氏身上。也许是触景生情,范氏竟可怜起这只母老鼠来,随手一把将那只母老鼠捞起来,艰难地爬过去放进了儿子躲藏的下水道中,然后用一块石板挡住下水道口。她刚放好石板,哗哗啦啦整个房屋全垮了下来,转瞬间,一栋好端端的房屋被一场大火化为乌有,易仁成夫妻也在这场大火中丧生。

      易二牛躺卧在下水道里不敢出声,饿了,就啃两口父亲塞给他的几块剩面饼,渴了,就着下水道里流的水喝几口,闷得无聊了,就掐着面饼搓成小团团抛给母亲放进来的老鼠吃,逗着老鼠玩。一直挨到次日夜晚,听到外面确实没有人声了,才推开挡在下水道口的石板爬了出来,向舅父家跑去。


      易二牛的舅父范全力听了外甥的诉说,十分伤心气愤。次日一早,范全力便带着外甥易二牛到阳新县衙喊冤告状。县令袁栋良看了状纸后,连忙派人前去传唤杨大牙到堂。这杨大牙早已用金钱买通了袁栋良,打通了县衙上上下下的关节。所以一传唤他就来了。杨大牙一到县衙大堂就大叫冤枉,哭诉说:“青天大人,那片竹林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祖业,竹林边上还有一块地,已种上了小麦,现在已经出麦苗了,那有什么房屋,更谈不上放火烧房子,不信,青天大人可以派人前去查看。”袁栋良听杨大牙这一说,立马派人前往实地查看。不多时,派去的人回来禀报:“大人,竹林边上的确没有房屋,只有一块麦地,麦苗长出来一寸多长了。”袁栋良听了派去查看的人的禀报后,当堂就判范全力和易二牛污告良民,扰乱秩序,打了他们一顿板子,轰出了县衙大堂 。

      范全力被这突然的变故弄懵了,尽管官司输了,但让他弄不明白的是这事。心里想:难道是外甥说的假话?不会。妹妹的家就在竹林旁边,他去个很多次了。可派去查看的人怎么说没有房子呢?就是房子被火烧了,总该有痕迹,怎么可能短短的二天半时间,就平空变成一块地了,而且麦苗还长出来了。范全力越想越糊涂,便带着外甥易二牛赶到竹林山去看个究竟。他们赶到那里,果然妹夫的房屋不见了,原来房屋所处的位置真的变成了一块地,地上长着一片青青的麦苗。范全力百思不得其解:妹妹和妹夫的尸首连同这栋房屋,怎么一下子在这世界上蒸发得无影无踪了?范全力向当地的村民打听情况,可大家都惧怕杨大牙的淫威不敢说话,一个个一问三不知。范全力不由仰天长叹,在竹林旁痛哭了一场,最后无可奈何地带着外甥返回家里。

      易二牛回到舅父家后,整日闷闷不乐,伤心难过。自己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突然间,一场大火夺去了他的一切。家烧光了,父母不在了,连尸体都没有找到,现在他已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易二牛想到这些,心里更加难受,忧伤愤恨。一个人偷偷地跑回来,跪在他熟悉的童年玩耍的竹林边上悲怆地痛哭起来。哭着哭着,累了,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身边有两锭银子,易二牛向四周望了望,没发现人,就把这两锭银子装了起来 。次日,易二牛又跑到竹林旁边哭了一阵后,又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又发生身边有两锭银子。易二牛回到舅父家后,便把自己在竹林边捡到银子的事告诉了他的舅父。范全力听了外甥的话,觉得很奇怪,就吩咐易二牛第二天再去。果然易二牛又捡回了两锭银子。范全力也是个很迷信的人,认为这地方的确是个有风水的宝地,就开始想办法要在那地方重新立下足。他想了几日几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来。


       范全力用易二牛捡到的银子买了一批木材,暗地里请来了木匠在家里做了两个多月的木工活,他让木匠按他的图纸做了一间能够拆装自由的木屋。木屋做成后,范全力便选了个吉日,跑到外地请来几十个青年人,给他们分好工,等到半夜时分,就吩咐请来的青年人把那些做好了的木料全部背到易二牛家的竹林山旁,几十个青年人一夜间就把一间房屋装起来了,再把家什东西一并摆好。之后,范全力便付了工钱让那些外来青年一大早各回去了,他带着外甥易二牛在新建好的房子里住了下来。次日,有人给杨大牙报信,说易二牛回来了,一夜间在竹林山旁做起了一栋房子。杨大牙听到消息后,暴跳如雷,又要带人去放火烧了房子。结果让他管家拦住了:“老爷,现在去放火烧房子不妥,他们肯定已有准备。上次袁栋良不是把那座竹林山判给老爷了吗,我们何不请袁县令出面把他们赶走。这样既省心,又省事。”管家出谋说。“对,管家这办法好。”易大牙立即带着银子进城找县令袁栋良去了。

      中午,有两个衙役来到了易二牛的新屋,将易二牛和范全力一并带到了县衙。易二牛和舅父一到县衙大堂,袁栋良一拍惊堂木,说:“大胆刁民,竟敢侵占他人山林,私建房屋,该当何罪。”范全力赶忙跪禀:“青天大老爷,小民没有侵占他人山场,小民妹夫易仁成世代都居住在那里的,方园几十里的人都知道,请大人明察。”说着便呈上答状。答状下面放了几锭大银子。袁栋良是个大贪官,一见到银子就忘记了王法。当初判易二牛他们无理,其实他心里非常明白杨大牙是杀人放火的凶手,但看在杨大牙送的银子份上,就违心判了易二牛和范全力犯了污告罪,还打了顿板子。现在原告被告双方都送来了银子,他又起了贪心,故意把案子压一压想多敲点银子,便慢悠悠地说:“看来这案子非常复杂,允本官慢慢调查之后再审,退堂。”还当堂就把易二牛他们给放了。

      易二牛和范全力还没有走出县衙大堂,突然后面传来一声断喝:“站住,把范全力和易二牛二犯给我带上堂来。”整个县衙大堂里的人一时都惊呆了,不知又发生了什么事,尤其是易二牛和范全力更是惊恐万分,呆立在那里不知道所措。最后被跑上前来的两名衙役架了回去,重新跪在大堂上。袁栋良一拍惊堂木,威风凛凛地问:“大胆盗贼,竟敢偷本官的银子,从实招来。”易二牛和他舅父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脑门,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这时,只见袁栋良又一次拍着惊堂木:喝道“范全力、易二牛,你们两再不招来,本官可要动刑了。”易二牛吓得浑身似筛糠般哆嗦,范全力也惊吓得大汗淋漓,赶忙申辩道:“大人,冤枉呀,小民从未做过盗窃之事,请大人明察啊。”

      原来袁栋良把范全力送来的银子送到后堂,他妻子看这银子有些象她们家不久前被盗走的银子,她拿起来仔细一看,发现正是她们家被盗的银子,于是便叫家奴前来告诉袁栋良,袁栋良听说这事,那还了得,偷他的银子来给他送礼,非常生气,当即把范全力和易二牛重新给逮住,然后拿着一锭刚才范全力送给他的银子问:“大胆盗贼,还想狡辩,你这银子是从何而来的,还不快快招来,免得遭受皮肉之苦。”袁栋良这一问,范全力和易二牛真的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动刑。”袁栋良见他们俩都不说话,便对堂下的衙役喊。

     易二牛一听到要动刑吓得连连磕头:“大人,我说,我全说。”

     于是,易二牛便把自己在竹林旁睡觉醒来捡到银子,后来做了房子,每天早晨总能在家门内旁捡到两锭银子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刚说完,站在一旁的杨大牙终于弄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就在一旁大喊:“大人明察,世上那有这等好事,每天能平白捡到银子,就是鸡生蛋也得喂粮食呀,他们肯定在欺骗大人。”袁栋良也不相信有这等怪事,认为他们是在说谎话,于是就吩咐衙役把他们拉下去各打了一顿板。范全力和易二牛同时被打得皮开肉绽,又重新拉上堂来,他们两仍一个劲叫喊:“大人,小民说的句句是实啊,大人如若不信可以派人随小民到家里一试。”袁栋良见范全力和易二牛打成这样子仍旧不改说词,就觉得这事有些跷蹊,就有了几分相信。便将范全力押进大牢,自己亲自带着易二牛前往易二牛的家印证这件怪事。

       当天下午,袁栋良令人把范全力关进牢房中,他亲自带着两名衙役押着易二牛前往竹林山易二牛的新家,杨大牙也屁颠颠地跟着袁栋良后面也去了易二牛的家,并且还派人通知他五个儿子前来帮忙。他们一伙人来到易二牛家后,袁栋良派两个衙役守住大门,他和易二牛住在内面房里,杨大牙带着儿子们和家丁埋伏在路两边,他们想一举将盗贼抓获。

       时间在一分分地过去,盗贼还没有出现,守在外面的衙役和杨大牙他们都有些睡意,朦朦胧胧地打着小盹。大约三更时分,易二牛耳边响起咝咝咝的响声,把他惊醒来,他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房中间立着一只硕大的老鼠,左后脚上戮了一根长刺,正痛苦地望着他呻呤,哀怜的目光好象乞求易二牛帮它拨出身上的刺。易二牛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一眼这只老鼠,发现它好象是发大火那天母亲救过的那只老鼠,突然间让他想起了父母亲,不由自主就生发出同情来。易二牛便下床来准备帮那只老鼠拨出身上的刺,可易二牛刚趿着鞋,老鼠便转头走了,易二牛停了下来,那只老鼠也停了下来,转过身用以前的目光望着他,易二牛就向前走去,老鼠马上转头向前走,就这样易二牛走,老鼠就走,易二牛停下来,老鼠便转达头望着他不走。易二牛觉得奇怪,就轻轻地跟在老鼠后面走,与老鼠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易二牛想赶上去,但他无论加多快的步子,就是赶不上老鼠。大约走了三里多路,老鼠突然消失了,前面路中间放着两锭白花花的银子,易二牛捡起银子,准备返还时,夜空突然电闪雷鸣,随即下起了大雨。易二牛知道不远处有一座幸福庙,他就跑进庙里避雨。雨越下越大,易二牛就在庙堂下朝拜的草团上躺下,不久就睡着了。

      次日大清早,易二牛醒来,走出庙门准备回家,一下子被眼前的景状惊呆了,昨晚他走过的地方变成了一口大水塘,他家的竹林和房屋全部沉入了湖底。杨大牙和他的五个儿子陪着县令一起溺死湖中,村民闻信拍手称快。于是就有人告诉易二牛,当初为什么他的房子被烧后,突然间变成了一块地,还长出来麦苗。原来杨大牙在放火前,就叫人拣了一些好麦种在家里发出麦芽,等长到三二寸长以后,就带人趁易二牛一家人都入睡了,用干柴将房屋围起来,洒上桐油,点上火,把易二牛一家人和屋全部烧光,没想到让易二牛逃过了。当他们发现只有两具尸体后,就立马请人把砖头瓦杂全部清理走,倒入富河水中,然后平整出一块地,再撒上麦苗。


      易二牛想起这段时间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来,明白了他为什么能捡到银子,原来都是母亲救过那只老鼠偷来的,它帮父母报了仇,还救了他的命。易二牛感慨万分,从此积德为善。后来,易二牛就用捡到的那两锭银子在湖边搭了一个草屋,过起了打鱼的生活,自此后,他再也没有捡到银子了。 听说在月色绝好的夜晚能看到竹林塘底下的一片竹林。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7-26 13: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7-26 14:39 编辑

   5.莲花池的传说    并蒂莲
       阳新县城北门外,有一口很大的池子,清澈见底,每年六月,开满了娇艳的莲花,人们都叫它莲花池。这里有个动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兴国州有一个穷秀才,名叫寒窗。他一心攻读书文。三十岁了,还无人提亲做媒。一日,寒窗手拿诗稿,在池边苦思冥想,不想吹来一阵风,把他手中的诗稿吹跑了。这些诗稿飘进池边一家小姐的绣楼里。这小姐名叫朱莲花,懂得诗文。她捡起诗稿一看,见上面和几首诗都是以莲花为题,不觉得一惊。她伸出头往外一望,见一个秀才立在池边也往这边望,便吩咐丫环:“你去把那位秀才请到花园来。”丫环是一个乖巧的人,一眼看出了小姐的心思,笑着去请寒窗。寒窗跟着丫环来到花园,朱莲花早已等在那里了。他见寒窗生得堂堂正正,眉清目秀,不由得春心一动;寒窗见小姐长得如花似玉,也一见钟情。俩人便在花园中吟诗作对,倾吐衷情,私下订了终身。
       原来,朱员外已把莲花许给了另一员外的儿子。他听说女儿有了私情,不由怒从心中生,叫家丁把寒窗哄进家来。一进门,就用绳子捆了,扔进了莲花池。莲花得知寒窗被父亲害死,悲痛欲绝。她站在绣楼上高声喊道:“寒郎!我与你在阳间不能成婚,也要一起到阴间成婚!”从绣楼跳进了莲花池。池面马上托出两朵并蒂莲。一朵红色,一朵白色,人们都说那朵红的是莲花变的,那朵白的是寒窗变的,要永远在一起。所以这里的莲花千年不衰。
    6   望夫石的传说 20110919040343696.jpg

位于富水水库大坝下6公里处大桥村,山上竖立一望夫石,高约10米,占地约15平方米。石上布满青苔,生气勃勃,酷似妇人携子翘首东望。魏文帝曹丕在《望夫石》一文中记载:“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古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


      阳新富河下游,有两块形状相同的石头,人们都叫它“望夫石”。提起“望夫石”,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富河岸边有一个秀才,叫赵忠。他的妻子叫金莲,俩人十分恩爱。
      这一年,赵忠进京应考,金莲送了一程又一程,舍不得分开。送到十里长亭,赵忠劝妻子转回。金莲说:“郎君早去早回,免得我在家挂念。”俩人都流了泪,在十里长亭分手。
       赵忠走后,金莲每日站在河边,盼望丈夫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盼了三年,丈夫还没有归来。金莲十分悲痛,就跳进了富河。
         三年后,赵忠进了状元,回来来接妻子。他听说妻子已跳进了富河,悲痛欲绝。他每日坐在河边,一边哭,一边喊着妻子的名字。哭了七七四十九天,水面浮起了一块石头。赵忠喊一声“我的妻!”石头就应一声“我的郎!”赵忠见石头答应,也跳进了富河,变成了一块石头。这两块石头,随水涨而涨,水落而落,从来淹不了。人们又叫它“石浮”。后来唐代诗人王建从这里路过,听说了这件事,就写下了一首《望夫石》。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7-26 13: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7-26 13:34 编辑

7      富水河的传说
       阳新的富水河,过去叫强盗河。河水是浑的,洗不干净衣裳;味是苦的,喝不得。十天半月要发次大水,两岸百姓无法生活。以后强盗河怎样变成了富水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
      从前,强盗河的北边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这家有个女儿叫做李莲,聪明伶俐,还会写诗作文。有一日,她写好了一副对子的上联,说:”哪个能对好下联,我就和哪个配为夫妻”话传出后,就有很多人来对,都没对上。
       河的南边住着一个姓李的员外,员外有个儿子叫赵强。赵强无恶不作,名声很不好。他早应急看中了李莲,应急因为自己长得丑,怕与李莲见面。这次,听说能对上李莲的对子,就可以与李莲成婚,便想法子了。他有个表弟,叫做孙良,相貌长得好,还有一肚子好文才。赵强就把他找来了,要他顶替自己去对李莲的对子。
       孙良是个老实人,叫他去,他就去了。走到李家门前,看到门边上贴着李莲出的上联是:

敢问郎君是是非非也是

孙良沉思一时,就写出下联:

堪笑佳人真真假假亦真


       落款“赵强”。随即有人把对子送给李莲。李莲一看,非常高兴;见落款是赵强,心里凉了半截!一想,自己说出去的话不能反悔,还是答应成亲,婚期订在八月十五。
      到了八月十五,赵强还是叫孙良冒充他到李家娶亲。两抬花轿刚一过河,天上就乌云陡起,下起桶倒的大雨,强盗河洪水翻滚,一片汪洋,无法返回了。
      李莲心生一计,叫人与新郎说:“年来近两日,船过不了强盗河,可选定的大喜日子又不能改变,今晚就在李家成婚。”孙良一听,心里象猫抓,可嘴里又不敢说什么。
       晚上,李莲在洞房摆好酒菜,装着款待新郎。孙良哪有心思喝酒,只是低头不语。这时,李莲拨出短剑,大声喝道:“赵强?我们冤家路窄,死在一起了”孙良些时吓得浑身打颤,跪在地下求饶:“小姐,饶我一命吧,我不是赵强。”李莲问:“你是何人?”“我是赵强的表弟。”“对子是你对的吧?”“是的。”李莲仔细一看,孙良长得好,当晚就与孙良成了亲。
       三天以后,河水退了,赵强看到孙良还没有把李莲接过来,便带着几个打手,到李家来看个究竟。一到李家,就知道李莲跟孙良结了婚,气得要命,立即叫打手把李莲和孙良捆绑起来,带回赵家发落。不料,过河时,船行到强盗河中心,李莲和孙良双双跳河了。
      他们跳河后,变成了一对仙鹤从河里飞上天宫,向玉皇大帝禀告了。玉皇大帝听后,就派雷公打死了赵强,又从天河派八百名神匠,一夜之间,把强盗河治好了。强盗河的水清了,味道变甜了;河里鱼是成群;河水洒到哪里,哪里长出好庄稼。从此人们把强盗河改叫富水河。
  8    五马坊的传说
      在阳新兴国镇的中心地带,以前有五匹石马,它们一字形站在哪里,栩栩如生。人们把这地方叫做五马坊。


       相传 ,很久以前,这里生长着一片芦苇,只有一对年过半百的老人住在这里,靠纺织芦席为生。他们住的芦棚门前,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俩老人每天就坐在这块巨石头上,捶芦席和编芦席。


        一天,有一个识宝的人路过这里,他看到这块巨石!不禁失口叫道:“哎呀,这是一块宝石!”两老人赶紧问道:“是什么宝石?”识宝人见已露了嘴,只好实话对俩老人说:“你们这块宝石里面有五匹宝马,等明年开春就会破石而出。”俩老人一听,喜出望外,问道:“若这五匹马出来,该怎么办?”识宝人摇头不语,只是围着巨石转。俩老人急了,继续求识宝人告诉宝马出来后,该怎么办。识宝人说:“实话告诉你们,这五匹马出来后,你们不会驯,不如卖给我。一匹一百两银子。”俩老人一商量,觉得真的有五匹马也不知怎么驯,不如卖给识宝人,得五百两银子算了,于是便答应了。

       识宝人说:“我现在没有这么多银子,一个人也搬不动这宝石。等到明年开春,我带足银子再来。你千万不要让别人谋去了。


       识宝人走后,俩老人不再在巨石上捶芦苇,编芦席了。每日只是细心的地守着这块石头,等着明年开春识宝人来取马。


       第二年开春,识宝人真的带着银子来取宝马。他走近巨石一看,大惊失色:“完了!这五匹马宝马全死了。”俩老人急忙问:“怎么会死了?”识宝人说:“这五匹宝马平日全靠你们在石头上捶芦苇养活,你们现在没有在上面捶芦苇,它们都饿死了。可惜!真可惜!”俩老人以为识宝人哄他们, 只是不信。识宝人说:“你们若是不相,我打破给你们看一看。”识宝人拿出一把铁锤,对着石头猛地一捶,只听见一声巨响,石头炸开了,里面果真躺着五匹石马。识宝人将五匹马扶起来,成一字形摆成俩老人门前,对俩老人说:“这里是一块宝地,以后要发迹的!”说完,识宝人叹着气走了。


      俩老人见石马死了,伤心了一场,仍然靠编织芦席度日,没想到,女啷嘎第二年竟生下一个儿子。俩老人晚年得子,转忧为喜,细心抚养。光阳似箭,一恍十八年过去,俩老人的儿子长成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捕鱼打猎,开荒种地,样样能干,后来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俩人恩恩爱爱,第二年,又生下一儿子,真是日子越过越火红。许多人听说这里兴旺,这里就成了一个集镇。人们都说这是五匹石马带来的风水,就为这五匹马立了一个牌坊叫做“五马坊。”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7-26 13: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7-26 13:40 编辑

9  甘宁斩马
       在富池口大岭山下,有一座建造壮观的坟墓,相传,埋葬的是三国东吴大将甘宁,墓前有一个高大的石拱门,两边各蹲着一座石狮;墓的两旁还立着两匹石马,其中的一匹没有马头。为什么没有马头呢?有个传说。
       当时,孙权建都武昌(鄂城),派大将甘宁镇守要地富口池。由于连年战争,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甘宁体贴百姓疾苦,立下军令,贴出告示:将士不得糟塌百姓的庄稼,违者当斩。
      有一次,甘宁的饲马官没有看好战马,吃了百姓的庄稼。甘宁按军法要斩饲马官和自己的战马。饲马官向甘宁求情道:“将军,要斩就斩吧!这是我的过失。畜生无知,不应同等论罪。”甘宁素来爱护将士,也爱自己的战马,实在舍不得杀掉,可是想到军令如山,还是横下心来,说,“我们不能没有军法,有了军法不能有执行。要不,就会失掉军心,失掉百姓,必吃败仗。”说完,亲手斩了饲马官和自己的战马。从此,这匹战马就有头了。
      甘宁战死以后,人们为他建造了一座坟墓,还打了一匹石马,不料后来又多了一匹没有头石马,传说那就是甘宁的那匹战马又回到了他身边。
    10   夫妻湖的传说
       排市的夫妻湖有一个很美的传说,这故事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相传当地有一个姓冯的后生,在地主家做长年,他为人忠厚,心地善良,人家都叫他冯善郎。

      有一天,财主逛街,看见一个渔夫的撬着一个大鱼篓在叫卖。他把渔夫叫到跟前,一看,便买了下来,原来篓子里装着一条大白鳝。一称,不多不少,足足三十六斤。财主很喜欢,打算用这条白鳝做菜,摆酒请客,既省钱,又体面。回到家,就命冯善郎拿到河边剖肚冲洗。

       善郎来到河边,摆好砧饭,从篓里提起白鳝来,正要动刀,只见这条白鳝两眼流着泪,很是可怜。善郎从小没爹没娘,十几岁就给财主做长年,不知流下了多少泪,此刻见到白鳝流泪,不由得一阵心酸手软,刀也落了下来,竟把白善放了。财主知道后,非常恼火,将善郎一顿毒打,一分工钱不给,将他赶出了门。

       善郎无家可归,只好在湖边架起一间的小芦棚,遮风躲雨,每日在湖上捕鱼度日。说也奇怪,善郎手气很好,每日捕的鱼又大又多,久在湖上捕赶不上他。有一天,善郎捕鱼回来,突然从水里冒出一条水桶粗的大蟒,张牙咧眦朝善郎扑来,善郎吓慌了,一头晕倒在湖里。正当危急时,只见湖里有一条小船箭一样驶来,船上站着一位手拿宝剑,身穿白衣的姑娘,只见她手起剑落,把大蟒劈成两截,将善郎从水里救了出来。

      这姑娘不是别人,就是善郎放生的那条白鳝。她是东海龙王的第八公主。上次发洪水,她出海游玩,洪水一退,她回不了家,便变成一条白鳝,陷在一个小池塘里。不久就被渔夫捉住卖给了财主,幸亏善郎将它放了生。
       她把善郎送回芦棚,又连忙烧热水,捧出干衣裳,就背过脸去,催善郎洗澡换衣。善郎说:“我是一个穷单身,大姐在这里多有不便,请大姐速速回家,我感谢不尽!”鳝姑娘说:“就因为善郎是穷单身,我才来了。只要你不嫌弃,我就不走了!”善郎是个忠厚人,蹲在一边,低头不作声。鳝姑娘见他为难,便将她的来历一五一十告诉了他,最后亲热地说:“从今以后,你就喊我鳝姑娘,你捕鱼,我织网,永远在一起,日子会好起来的。”于是,他俩结为了夫妻。鳝姑娘勤劳手巧,每日里伴随着善郎捕鱼,闲了理纱补,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日子越过越好。

      后来,这消息传到财主家,财主就以游玩为名来湖边,正巧鳝姑娘在芦棚外织网,只见她灵灵巧巧立在湖边,活象一朵出水芙蓉,便赶上前去,搂住鳝姑娘就亲。鳝姑娘反手打了一个耳光,脱身就喊。善郎听了赶来,见是财主在欺侮妻子,上前去连拳带脚把财主打倒在水里。财主滚了一身泥水,爬起来,象只落汤鸡,抱着头回家了。

       财主吃了这回亏,哪肯甘心?一边告状到县官,一边用大三角钱收买知县。这县官是个认钱不认人的昏官,立即将善郎夫妻传上堂来,不由分说,强断鳝姑娘是财主的偏房,把善郎押进大牢。善郎夫妻叫屈不服,昏官就一蛮三分理,传令打善郎五十大板。鳝姑娘听了一阵阵心疼,她连忙使出神通,公堂上就突出一阵旋风,将昏官和财主掀起来摔进北山无底洞,摔个粉身碎骨。不久,此事传到了知府;知府又传到了制台。他们官官相卫,发动官兵前来捉拿善郎夫妻。

       鳝姑娘只有腰带是件护身法宝,救得了自己,救不了善郎,就解下来,交给了善郎,含着眼泪说:“是我连累了你,你把这带子缠上就能逢凶化吉,往后,不管我在天涯海角,你见到带子就如同见到了我一样。”说着纵身跳进了湖里。可怜的善郎心如刀绞,哭成了个泪人。他怎么舍得鳝姑娘,便也跳进了湖里。乡亲们闻声赶来,却抢救不了了;想他们夫妻死得可怜,没有不痛心的,大家赶忙划船打捞他俩尸体。捞来捞去,满湖捞遍也捞不到影子,最后每人捞起一锭园镜,原来这是鳝姑娘用来感谢大家的。她和善郎在水下又成了自由在的夫妻。
     11   凤凰山的传说
      阳新海口湖边的凤凰山,与长江对岸的圻州隔江相望。
   相传这只凤凰山是公凤凰。高耸入云的峰,是它的冠;山蜂下的三条山坜,是它嘴里衔着的三根凤尾毛。江北边的圻州城,也有一座凤凰山,这是一只母凤凰。它开始向江北边的时候,公凤凰不让它飞开,一咀啄着扯下了的三根凤尾毛。
    所以母凤凰的头上是向北的,一个没有尾巴的园溜溜的屁股翘在江边。
    这一对凤凰,原来是玉皇大帝把它们配在一起的,在江南过着消遥自在的生活。母凤凰十年只生一蛋。这蛋,凡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玉皇大帝不让凤凰蛋留在人间,要收上天庭,作为天定。因此,母凤凰刚刚生了蛋,玉皇大帝就派西天如来佛来取蛋。因此,母凤凰不仅不让把蛋取走,还把如来佛的左眼啄瞎了。如来佛上天回禀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火冒三丈,立即吩咐雷公驾起云头下来,逼迫这一对凤凰分离:要公凤凰留在江南,母凤凰飞到江北,永远不能相会。当雷公站在云头,传下天旨,要母凤凰起头的时候,公凤凰舍不得母凤凰,就死死往母凤凰尾巴不放;雷公再次催逼。母凤凰不敢违抗天命,一气之下飞到江北,尾巴的三根毛就被公凤凰扯掉了。公凤凰看到母凤凰飞到江北去 了,也准备起飞,刚刚散开翅膀,雷公就一炸雷把这一对凤凰打死了。现在江南海口湖边的凤凰山,就是这只被打死的公凤凰;江北圻州的凤凰山,就是这只被打死的母凤凰;江中间的一片沙洲,就是当时雷公踩着云头掉下来的。
12    珍珠钵的传说
       阳新县有一个北煞湖,北煞湖西边有个红石咀,红石咀顶上有块石象钵形,中间的凹里,一年四季不断水。这水甜凉爽口,钵沿有两条白线绕钵体。人们都把它叫做珍珠钵。要讲珍珠钵的由来,有着这么一个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有位姓成名实的渔民,他早年丧妻,只有一个儿子,取名英杰。父子相依为命。靠打渔度日。英杰长得眉目俊秀 ,生性憨最诚实,乐于帮助穷人,他从小跟着父亲夏顶烈日,冬冒严寒,身体磨炼得格外结实。又有一手打渔的硬功夫。方园几十里的人都称他是打渔能手。

      英杰二十岁那年,他爹不幸丧亡,留下他孤单一个。从此,生活过得非常贫穷。白天下湖打渔,晚上回家洗衣做饭,经常还在日光下破土开荒。日久天长,英杰的身体渐渐地瘦了下来,周围的渔民百姓都很可怜他,经常帮他做些事。


       一天,英杰在北煞湖打渔,打了一保蚌壳,蚌壳不断张开壳唇,里面一闪一闪发出金光。英杰觉得很新奇,拿回家放有水缸里养着,第二天,英杰打渔回来的,到水缸里兜水,发现水缸里蚌壳变成一个白色的钵。英杰感到很奇怪,便把它从水缸里捞起来,拿在手里左思右想:“莫非那只蚌壳是珍宝,不妨让我试试看。”便从缸里抓了一把米放入钵内,马上就变成了一满钵米,原来是珍珠宝钵。

       晚上,英杰又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的珍珠玉女说她思念凡间,本想下凡与英杰结为夫妻,因天规不依,特给英杰送来珍珠宝钵。从此,英杰有了珍珠宝钵,再也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越过越好。

      时隔不久,这里的渔民百姓纷纷传说着英杰在红石嘴捡到一个珍珠宝钵。这事被涂家垅一个姓侯的财主知道了。他带着几具家丁来到英杰的家,说:“听说你捡到一个珍珠宝钵,那是我家的祖传之宝。”英杰心想:这伙强盗又要作恶了。侯财主见英杰不回答,对家丁大喝道:“快给我找”。几个家丁翻箱倒柜,不久就找到了。


     侯财主得到宝钵后,喜得要命,一回家里,就叫家丁拿来一把谷子丢在聚宝钵内,果然不假,马上变成了一钵谷。可是抓起来一看,却原来是钵空谷壳。侯财主不死心,又往钵内丢几枚钱,却变成了一钵牛屡粑。再叫家丁丢进一条鱼,却变成一只五个头,十只眼,八只脚的大怪鱼。大怪鱼一口把侯财主吞了,同时,燃起一团大火,把侯财主的房屋烧了。随后,一砣火球,飞到红石嘴的岩上,变成了一个石钵。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珍珠钵”。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7-26 14: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富河以北 的帖子

上文内容比较多,估计不耐看!呵呵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7-26 14: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7-26 15:17 编辑

 “孝子坊”的传说
  董姓湾是银山古民居保存较多的一个自然村,该村位于银山一座水库边,站在水库的大坝上,古村尽收眼底。置身古村中,石板小道迂回曲折,穿行其中,左顾右盼,一派生机。
  该村有一个“孝子坊”,如今“孝子坊”有些残破不堪,惟有几根粗壮的圆木和那些残垣断壁、腐烂的木条、破碎的瓦砾,构成一幅残缺的图画,仿佛在讲述那个曾经发生过的美丽动人的故事。
  相传,清嘉庆年间,一名被朝廷通缉的江洋大盗流窜到此,并在此一带危害百姓,百姓深恶痛绝。当地官府数次缉拿,常常无功而返,只好再次上奏朝廷,于是,朝廷再派高手捉拿大盗,还是无功而返。就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该村有一对母子向州府、朝廷揭榜,称能除掉作恶多端的大盗。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母子俩设计,竟将大盗一举捉拿,交与朝廷。从此,当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朝廷为了表彰母子俩,派官员要为他们修缮新宅,没想到竟遭母子俩拒绝。母亲过世后,朝廷又让其子做官,又遭其子谢绝,无奈派地方官员送去银两,子谨记母训,将钱财拿出来为村中作善事,并在家中为其母守孝而终。此举感动了朝廷,嘉庆皇帝颁旨,专门为其在其家中立了一个“孝子坊”,昭示后人,可惜该坊文革期间被毁,只剩四根柱子和一些断壁残垣。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12-8-3 18: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8-3 19:14 编辑

回复 lxfx 的帖子

有些有署名…再个没法重新编辑了,帖子从发表到现在已超时,不能再编辑!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