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列兵

- 积分
- 38
IP属地:湖北省恩施州
|
本帖最后由 刘平 于 2012-8-1 17:44 编辑
《龙船调》十年记
在我那零乱不堪的书架上,横七竖八地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唯一摆放得稍微整齐一点的是《龙船调》杂志,从创刊号起,一直到最近一期,全都保存完好,以至于编辑部因各种原因,存档不全,偶尔反倒向我借阅,而这时候我总显得比较吝啬,不管是谁,在查找到所需资料后,只能复印,不能借走,那毕竟是我多年来的珍藏。其实我很想把本地书籍收集齐全,包括史志、年鉴、个人专著以及各种资料,但往往无能为力,顶多只能收集到其中一小部分。这里面其实包括我一个小小的心愿,想写一段利川文学史,对于文笔我还不太自信,但我相信我所站的角度和公正性,因为我想用作品说话。 转眼间,《龙船调》杂志已走过十年。回想起来,与《龙船调》相识,实在是一种缘分。
关于那个夏天,记忆里一片模糊。
那天本来是去图书馆借书,没想到《龙船调》编辑部就在图书馆一楼,径直走进去,见到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的老人,正坐在一张破旧的腾椅上看报。老人很精神,也很随和,笑着问我是哪个单位的?我说是凉雾初中的。“你认识刘平老师吗?”老人接着问。“我就是。”我笑着说。
老人跟着笑了起来。后来通过老人的自我介绍,我才知道坐在我对面的就是杂志社的常务编辑黄振东老师,以前常常阅读他的文章,尤其是戏剧,在我看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再后来,相识久了,我有些不明白,他对文学为什么有那么高的热情?更让我惊讶的是他的知识量和阅读量,一会儿莎士比亚,一会儿哥特巴赫猜想,当然最让我惊讶的还是他那无遮无拦的情绪。
但黄老师终究是一个有责任的人,这责任并不一定是他的,就像对《龙船调》一样,他喜欢把责任往自己肩上扛,对我和我那些爱好文学的朋友们,该鼓励时就鼓励,该严肃时就严肃,甚至是严厉,总之,以他自己的方式承担了一位长辈的责任,这是我至今都尊敬他的原因之一。
偶尔,杂志社也举办一些活动,让我认识了更多像黄振东老师这样的文化人,比如冉征元老师、黄汝家老师、谭宗派老师、黄锡德老师等等,因为经常拜读他们的文章,所以有时候很想为他们写点什么,无奈因接触机会太少而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也就放弃了。
如今,《龙船调》已走过十年,尽管有些踉跄,甚至艰难,但我还是要感谢《龙船调》杂志和编辑部的老师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于03年第三期发了一个专辑,07年自费出版了一部散文集,虽然因种种原因不能公开销售,可毕竟让我那些零散的文章能堆放在一起,对自己多年来的文学创作也算是个交待。当然,一直到今天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市文联组织的一套书,最终还要遭到市文化稽查大队的查封。
最后我希望《龙船调》杂志能越办越好,能越走越远,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培养出一些像模像样的文化人,或许到那一天,家乡的旅游业会更加兴旺,就像现代人总喜欢去湘西寻找沈从文的《边城》一样,即便那是一座虚幻的小城,也值得人们神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