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2-8-2 10:25 编辑
不能把“状元游街”当作热闹来看
2012年08月02日 09:45:52 .
4名身穿校服的小伙子合力扛起一块大幅“喜报”,一名胸戴大红花的男生穿过天窗站立在一辆黑色轿车中,紧随其后的是数十人组成的腰鼓队,闹市区行人纷纷驻足围观。昨日,一则“恩施状元游街”的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围观。(荆楚网8月1日)
【转图片】据状元学校校长介绍,此次鼓乐队是学校花钱从外面请的,当天载着状元游街的黑色轿车,是他向朋友借的,初衷也只是帮状元庆祝。校长还称,参加此次庆祝活动的有数百名师生,大家多是自发参与的。话是这么说,然而,状元游街还是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是否该如此追捧炒作状元呢?
能在高考中成为一市州之状元,确实不易,因为这不仅仅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更需要百倍的努力和一定的天赋,其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也可以给后来者一些启迪。按理说,宣传一下高考状元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让高考状元坐在香车上,请来鼓乐队,游走在大街上,接受大众的顶礼膜拜,则未免显得有些过了,也有些令人难以理解了。
虽说,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考试,但也仅仅只是一场考试而已,高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改变命运,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压力不断增加,我们也早已明白,高考不过是一个跳板而已,学校名气和个人文凭并不是必然带来幸福生活的保证,真正的关键仍然在于自身的能力和实力。所以,高考取得了状元,也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并不足以保证未来幸福生活的。
另据武汉大学教育学教授胥青山表示,发生在来凤县的状元游街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一条利益链。学校、教辅机构、企业家争相追捧状元,目的都是为日后争夺优质生源打下基础。的确,高中毕业,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十八九岁的年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不论是心智还是社会阅历显然都不够,面对来自各方面利益的诱惑,他们又该怎么做呢?又会怎么做呢?
笔者认为,能成为高考状元,乃是百里挑一的人才,也肯定是具备了天赋,具备了很强的潜能,如果能继续在某一领域加强深造,那必将是可以大有一番作为的。然而,资料显示,恢复高考数十年以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高考状元,但大部分在大学毕业之后即销声匿迹了,甚至于也没有一位高考状元能成为某一领域的高端顶尖人才,这是一种很奇怪很费解的现象。高考状元怎么了呢?他们的天赋和扎实的基础摆在那儿,为什么经过多年的学习与深造之后,状元就不再拔尖了呢?究竟是状元自己虚度了光阴,还是培养过程出了问题呢?值得深思。
任何一个学校,能出一个高考状元,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这不仅是对学校管理方式的认可,也是对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肯定,对提升学校知名度,提高后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必将有很大作用。学校利用状元来宣传下学校,来鼓舞下后来者,这是谁都能理解的,但却无需过多渲染,更不能加入太多功利因素,迷惑了状元,这有些得不偿失,出一个高考状元不容易,但要让状元成长为顶尖人才更不容易。期待我们的社会和学校都能理智对待高考状元,不要让他们在高考后就迷失了方向,要为他们的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高端人才,真正做出一番事业来。(作者:袁东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