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5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 积分
-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楼主 |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3 12: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湖还是要钱? 人湖博弈常陷“罗生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湖吃湖。
怎么“吃”?“要么填湖造地,要么围栏养殖。”张洪钢说,前者加剧了湖泊萎缩甚至消失,后者则导致湖水水质不断恶化。
“无湖泊不养鱼。”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7月31日,采访车驶离阳新县城,朝着枫林镇南城村进发。临近该村时,一片片蓊郁的山色,簇拥着碧波荡漾的湖水,美得无以名状。
然而,村里的下羊湖却已难见该有的水色。偌大的湖面,纵横4800亩,一顶顶圆圆的、绿绿的叶帽子密匝匝铺满了湖面,将湖水盖得密不透风。
烈日下,村民柯昌富拨开绿叶帽子,黑乎乎的湖水泛了出来。柯昌富说,湖里种的全是一种中药材,名为芡实。据往年行情,年底收成时,湿的3元多一斤,干的纯一点的可以卖到7元多一斤。“赚钱得很。”柯昌富笑了笑。
实际上,下羊湖已经承包给了个体老板,南城村每年就等着坐收湖面租金。靠湖吃湖,今年村集体经济就又有126万元的资金轻松入账。
“不怕湖水臭了坏了?”村支部书记何育学似乎并没考虑到这个问题,“靠水吃水嘛,这么大个湖,理所当然要好好利用。”
3年前,下羊湖也是“养鱼场”,一年租金40万,只有现在种芡实租金的三分之一。“什么赚钱就养什么。”这是南城村最实在的想法。
除了湖广,还有地多,南城村4000余亩旱地大部分都种上了玉米,按照每亩500元毛收入计算,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只有差不多200万元。而湖面承包出去,不用打理不用耕作,一年就有126万元的纯收益,简单一比较,放着大好的湖泊不利用,简直“有违常理”。
一门心思向钱看的结果是——“下羊湖的水质恶化严重,是典型的例子。”参与协助湖泊调查的阳新县水务局堤防科科长蒲安群如是说。
黄石市湖泊调查结果显示,黄石现存湖泊水质现状普遍污染严重,城中湖受到的是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污染,而乡镇湖泊则是拜养鱼、养珠等水体养殖所赐,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除了养殖,湖泊被用作垦区、房地产开发等开发利用,则更快更直接地加速了湖泊的消亡。
宝塔村,位于阳新县城东南,富河中游河畔,号称“湖北湖蒿第一村”,目前该村年总产值 1.2亿元。这片总面积3.2万亩的村庄,昔日曾是碧波万顷的宝塔湖。上个世纪70年代起慢慢围垦起来,湖泊渐渐成了垦区。曾经3.2万亩的宝塔湖,如今有1.5万亩成了湖蒿和蔬菜基地,7千亩种植水稻,只留下1万亩“破碎”的湖面用于水产养殖。
宝塔湖,如今宝塔依旧在,却已不见当年湖。
“原来是荒滩荒湖,围垦以后,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成了移民的新家。”宝塔村支部书记艾义法这样介绍宝塔新村。
开发利用湖泊是对是错?又该如何开发利用?这扇“罗生门”,现实却又纠结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