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50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8-4 13: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时期,我的最后一门选修课是《奥林匹克营销》,其实,从美国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奥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早已不是那个古代仅仅崇尚运动精神的盛典了。
由于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带来巨大亏空(不详谈),1984年的奥运会仅仅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并且被广大洛杉矶人民所反对,他们反对无休止的亏空,并且看不到任何盈利的希望。
当然,这一切被尤伯罗思所扭转,洛杉矶没有深陷债务危机,并且取得盈利。从此奥运会进入新的时代。
我称之为经济奥运时代,以上为前提。
此后的奥运会,基本延续了这样一种套路,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办奥运会,也要借奥运会来大赚一笔,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也要分一杯羹。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的top计划和more and less原则(多且少原则)。一句话解释,用最少的赞助商来获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既能保证经济收益,也能保证赞助商利益(还不明白的可以去读《奥林匹克营销》这本书以及百度)
以上为背景。
中国代表团回归奥运以来,逐渐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项目上实现垄断,这大大损害了奥运会的经济收益。我们知道,奥组委的收入来源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电视转播权。由于这些项目长期被中国运动员垄断,所以电视转播权越来越卖不起价码。本身这些项目就缺少了身体的对抗性和比赛的同步性,其观赏性就不如足球篮球田径,再加上垄断越演越烈,各单项委员会也是一筹莫展,他们不能要求中国运动员不参加比赛,也不能在短时期内让国外运动员的成绩迅速提高,于是只有加以最严厉的限制。
于是被中国垄断最严重的乒乓球是改了又改,先改球大小,再改赛制,接着改分区制度,后来又改比赛项目,结果到现在,鲜有成效。
羽毛球原来并不是像兵乓球那样几乎完全垄断,至少欧洲还有盖德这样的名将,亚洲其他国家还有陶菲克,李宗伟这样的好手,不过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羽毛球逐渐垄断金银牌已经是大势所趋。盖德之后欧洲再难有青出于蓝者,陶菲克本届奥运会之后就会宣布退役。为了防止羽毛球和乒乓球一样,四强赛时就成为中国内战,于是决定在本届奥运会进行赛制改革,进行小组赛,而不是淘汰赛。
我从来都是反对消极比赛的,这是前提!
而中国的于洋王晓理组合,她们也不是真心想打消极球,她们没有办法,她们不愿意在淘汰赛阶段就碰上自己的兄弟姐妹!这就等同于,你和你兄弟去面试一家公司,公司说,只能要你们其中一个,你会怎么办?
于洋王晓理想拿冠军,而另外一对中国组合不想拿冠军么?同样的,她们想走的更远,于是只能采用消极比赛的方式,试图利用赛制来避开对手。
当你在指责她们没有运动精神,奥运精神的时候,是否想过她们也是迫于无奈呢?
奥运精神,首要是重在参与,所以我们对于每一个运动员,都应该尊重,我们崇拜金牌,但是在人格尊严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奥运精神,其次是更高更快更强,这点不用说,竞技体育的本质。
简单明了的说,在经济奥运时代,追求经济效益逐渐会压倒追求竞技水平的提升,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如果能让他们避开同国对手,那么两对中国选手就很有可能都进入决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两对选手是不是就代表了这个运动的最高水平!?
所以国际羽联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奥运精神,说白了就是为了钱,为了转播费,为了门票钱!
奥运会,本身就是要展示各个运动项目的最高水平,而在赛程和赛制上对于优势国家加以严厉限制,本身就限制了最高水平的体现程度。做这件事的目的,就是得到更好的经济利益。
当然经济奥运总的来说仍然是利大于弊的,我们必须得承认,让更多的人观赏这个项目,就有利于提高这个项目的竞技水平,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这个项目中来,对于全民健身,提升个人素质,有很好的帮助。但是一味的限制优势国家,甚至不惜改革赛程赛制限制人数,是不是对于这些国家很不公平呢?
无论是中国这样的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还是国外的职业体育,运动员都是必须刻苦训练才能得到成绩提升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从来没有说,搞职业体育,就不用刻苦训练的,就没有受过伤流过泪的,就没有失败的。经常看到有人鼓吹,说外国运动员多幸福多幸福,笑呵呵的领奖,从来不哭,他们平日训练也没有中国运动员这么苦。我只想说,运动员都是人,没有刻苦训练,哪有成绩,这和体制无关。这点太深,在此不细说。
运动员刻苦训练,成为了这个领域最优秀的运动员,最后却因为赛程赛制的关系,提前“被淘汰”,对于她们来说,公平么?对于她们的父母来说,公平么?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公平么?
所以,这又是一种什么奥林匹克精神?
不要动不动就扣上某某某的行为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她们只是奥林匹克体制下的牺牲者。
这些年,不少国际奥委会成员都在呼吁,取消乒乓球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资格,原因大家都懂的。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代表团未来将在更多的项目上实现霸主地位,难道都要逐渐取消其资格?那奥运会还比什么?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就是目前很多人的心态,并不是中国独有。并没有想着让其他运动员的努力训练来提高成绩,也没有想着更好的去普及这个项目,让这个项目不再是被一国垄断,而是采用最粗暴的方式:你不准参加!你们国家只能派两个人参赛!甚至提出取消项目资格等荒唐做法!
为了迁就经济收益,为了迁就成绩差的运动员,而打击压迫成绩好的运动员,这算是哪门子奥林匹克精神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