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518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
1983年4月12日,湖北省阳新县国和乡(原国和公社)蔡家祠西畈组熊先荣在本村云坛岭开荒挖土时,发现一灰陶罐(灰陶罐已打碎),内装货币等物。熊先荣同志立即写信报告有关单位,阳新县博物馆马上派人作了考察,原盛在陶罐中的货币有良金一朱、良金四朱和布钱,此批文物中的部分后由于未知原因流失至外地。是品“见金四朱”铜钱牌,为战国中晚期楚铸币。其通体呈长方形版状,已残;残长106毫米,残重94克;面背均饰以蟠虺流云纹,正面中央铸有大小两个同心圆凸棱,构成圜钱形状。其内圆凸棱明显高于外圆凸棱,圆心内有一低于凸棱的十字筋;两凸棱之间有旋读篆书“见金四朱”四字,其书法清秀朴拙,颇具古意。
旧释其见金为“良金”、“白金”、“艮金”;见通“现”,今又有学者释其为“视”,谓此则文义可解通。此系列铜钱牌有“一朱”、“二朱”、“四朱”之等级差别,据考证系楚国用来与金版互为兑换的地方性货币。楚国以盛产青铜、黄金和白银而著称,有着先进发达的冶炼铸造技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货币体系。楚国又是大量使用黄金称量货币的地区,楚金版上多钤有文字印面,交易时可分割使用。这种铜钱牌从文字和重量上分析,一枚“见金一朱”铜钱牌可兑换黄金一铢,“见金四朱”则可兑换黄金四铢,是非常珍贵的一种高额货币。前些年,湖北东南部的大冶、蕲春等地也陆续出土了“见金”系列铜钱牌,并同时出土了作为断代器物的战国青铜器和蚁鼻钱,从而证明了这种铜钱牌是战国时楚国之物。目前,由于这种“见金”系列铜钱牌的传世和出土数量有限,故而十分珍稀,是研究先秦时期楚国币制的重要实物。
这枚“见金四朱”铜牌钱在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金泉古韵——博宝艺术网收藏 历代古钱”专场中,以145.6万元人民币成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