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2-8-12 17:27 编辑
整顿荆门城市投资环境已刻不容缓
荆门投资环境差已影响到城市发展逐步落后于周边县市,一些投资商以及在外本土投资人士,普遍不看好荆门投资环境,一些在职官员也认为现在荆门不缺资金,不缺投资商,缺的是投资环境,如此倾向应当引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下面简综述几点如下:
一、项目落户程序复杂让投资者望而却步。据调查,不少投资商三年前就交了土地征用费,至今连选址都没定下来,庇大点项目都要上规委会,上常委会。有些项目明明可以特事特办,快事快办,久拖不决,使一些项目流产。据调查一个项目从介入到动工,有关系的跑完手续要半年以上,没关系的要跑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敬了“爹爹”敬“婆婆”,拜了“大神”拜“小神”。无形中增加了投资成本,让投资者望而却步。有的不得不挺而走险…。华能热电是市、区重建引资项目,前不久本人与其相关人士闲聊,谈到投资环境,别人直摇头,叹在荆门办事不容易……!华能热电这样的市区重点引资项目尚且如此,一些小企业小老板办事可想而知!
二、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责任不全在规划局),百分之九十的民众认为政府决策随领导变换而变换,缺乏长远战略考量,缺乏连续性,缺乏全面兼顾,在引资招商上重大轻小,热衷于招新商,忽视本土老企业,使本土不少投资者和企业不得不向外拓展,造成大量资金外流…。有社区干部建议,社区房屋规划要先征求社区群众意见,一刀切的拆违控违欠妥。葛州坝水泥厂搬迁迟迟无行动,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停滞不前等都是市民反映的热门话题…。
三、官僚主义影响投资环境。人民群众本希望换届换个英明一点的头人,一些部门越换越不如,使干部群众感到失望。有些新提拔的干部(经常到领导那里“汇报”提拔的干部)缺乏实践经验,且素质低下。有的权力独揽,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一件很容易办的小事几个月无结果,严重影响了下属和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些工作明明在社区乡镇可落实的,却非要到县区及市局一二把手那里表态才能落实。不少一线公务员认为城市控违最好的办法是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