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百县跨越行]富庶沔阳不老 幸福仙桃更新 日期:2012/8/13 7:45:18
图为: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新貌。图为:中国体操之乡 图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城市 图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金融生态城市 图为:中国无公害果蔬十强市、粮食生产先进市 图为:中国鳝鱼之都、特色产业百强市
湖北日报讯 提要 武汉之西,荆州之东。江汉平原,沔水之南,原为沔阳。 此乃是国家重要的粮、棉、鱼生产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1986年撤县设市,1994年升格为省直管市。曾5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6次跻身中部十强县市。 从平原小城变身中等城市,化资源优势,齐聚200余家食品企业,以民营经济起家的农业大市,正快步走向工业强市。 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5亿元,较上年增长15.2%,继续位居全省县市首位,主要经济指标较2008年实现翻番。 大气魄 大气场 有人说:仙桃之于武汉,有如昆山之于上海,萧山之于杭州。 然而城区面积不大、城市容量偏小、城市化率不高等现实无不困扰着仙桃的发展。 放眼未来,仙桃以天生敢为人先的气魄,向南一挥,一场历史上最大的拓城之战就此打响。 2009年4月,省政府最终审批同意的规划示意图显示,一个总面积23.16平方公里的南城新区,如一艘巨轮,横亘汉宜高速公路以南、仙南大道以北、仙洪路以东、曲湖路以西,从此一个长大一倍、全新的仙桃向人们款款走来。 10日,记者驱车行进在这片新区,只见这里“五横九纵”的城市骨架,大气磅礴,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建设,正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知名企业快速落户,不仅有电子电路板生产行业排名全球第四、投资规模达5亿美金的健鼎科技,还有总投资30亿元的现代企业孵化器——中加科技城;不仅有排名行业第一的中国普天,更有太阳能行业大鳄弘元光伏。北京神雾、禾乃食品、康舒电子、美国华新顿钢构、德国沃克斯电梯……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品牌,正引领着浓郁的现代工业气息扑面而来。 随行的仙桃市领导介绍,5年来,仙桃市已累计投入30亿元,如今,域内的2万多农民已经在“洗脚上楼”、“洗脑进城”,一个跨越发展的大平台、以城带乡的统筹区、集约节约的试验区、科学发展的实践区、和谐仙桃的先行区正在形成。未来三到五年,这里将崛起一座落户500家企业、集聚30万人口的现代工业新城,与3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交相辉映,成为推动仙桃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大产业 大支撑 在大手笔建城的同时,仙桃人不忘高标准建设专业园区,再一次为他们争得了抢抓机遇的先机。 按照产业集中布局的整体规划,如今: 占地8000亩的电子电路板产业专业园区,已集聚健鼎电子、康舒电子、联茂电子、富士和机械等一批台湾电子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占地8000亩的食品药品产业园,先后有福建亲亲、四川米老头、广东华美、福建海新、香港真巧、中粮集团、加多宝等230多个食品行业领军企业落户,云集18个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之多; 占地6000亩的无纺布产业园在彭场镇及其周边集群发展,共集聚各类企业344家; 占地8000亩的化工产业园区,宜化仙隆化工、新蓝天化工、绿色家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 近年来,仙桃还着力打造全省唯一地市级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中加科技城、银湖中小企业城投资50亿元,自主兴建园中园,提高园区建设的效率和水平,多层次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全市共涌现出彭场的无纺布制品加工、胡场的机械加工、西流河的化工等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乡镇工业小区。 真开放 快发展 仙桃先天无矿藏和铁路等资源,但多年来“不靠资源吃饭,要靠头脑发财”的人文因子已深深植入仙桃人的血液。 过去五年,该市累计引进项目796个,引资164.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0多个。全市形成食品加工、无纺布、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和纺织服装五大支柱产业。 农产品年加工产值突破300亿元,稳居全省县市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连跨越4个千元台阶,连续3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去年成功进入8千元俱乐部。镇域经济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各镇办园区税收全部跃上千万元台阶。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张沟的鳝、郭河的鸡、杨林尾的鳖,郑场毛嘴的猪、陈场的鸭、三伏潭的鹅、沙湖的湘莲等均闻名全国,成为特色鲜明的“单打冠军”。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沿海产业转移形成的倒逼,仙桃巧避风头,迎风逐浪,通过大力实施“千亿产业板块培育工程”、“龙头企业支撑工程”、“千家规企成长工程”,强强联合一批,提档升级一批,结构调整一批,唱了一出“船小好调头,船大抗风浪”的好戏。 先是纳税大户丝宝和德国日化大鳄拜尔斯道夫实现强强联姻。腾龙换鸟后,丝宝又重组迈亚,在纺织、药业、地产等广阔蓝海扬帆起航。 随后,商城大厦由银泰百货重组。老商城摇身一变,成为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时尚购物中心;仙隆化工由宜化收购,3年左右有望进军国内同行业前三甲;深圳安琪集团收购万荷堂;台湾六和机械重组天轮机械;中国恒天重组仙桃嘉华…… 优环境 造福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在资源禀赋并不占优的逆势之下,仙桃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目标,得到国内外客商认可。 “不因地小而自小,要向作为要地位。”市委书记刘新池强调。 市纠风办与行政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开通“3650110”经济环境(纠风)热线。接到投诉后,城区15分钟、镇办45分钟赶到处理。2011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投诉89起,全部及时妥善处理。 营造全社会重商、亲商、护商、利商、留商、暖商的浓厚氛围,全力以赴为项目和老板提供秘书式参谋、保姆式服务、亲情式关爱。 大优化带来的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企业家的青睐。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417个,产值过亿元企业168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26家,呈现台企、央企、食品加工企业、现代服务企业四个扎堆集聚现象。2011年,这四大板块所形成的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无纺布卫材等五大产业集群实现产值523亿元,占到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2.5%。 资本洼地、产业高地、企业福地,三地合一的仙桃,正阔步向重返全国百强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