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64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到2015 年,湖北长江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预期达到15300亿元,将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带、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长江中游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记者近日获悉,经过一年多的编制,省政府于近日出台《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共七个章节,其中第五章专门就加快荆州振兴崛起的战略目标进行了重点阐述,这标志着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荆州市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战场”地位。
10 日,松滋临港工业园磷酸二铵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厂区已现雏形。壮腰工程实施以来,荆州市工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肖敏、权柳沁摄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湖北长江经济带包括长江干流湖北沿线武汉、黄石、宜昌、荆州、鄂州、黄冈、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 个县市,国土面积54168.5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9.1%.《规划》指出,湖北长江经济带将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优势,努力建设“三带一枢纽”,通过“促进荆州崛起、加快湖北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促进“两圈”互动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典型示范区。
在阐述加快荆州振兴崛起的战略目标中,《规划》指出,荆州市要培育大产业,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到2015 年,荆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要达到500—53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00 家;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到2015 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按新口径)达280 亿元以上,实现利润58 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00 家以上;全市省级创新型企业由目前的11 家增加到20 家以上。
“海陆空”发展面临新机遇《规划》指出,湖北长江经济带要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形成湖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打造良好平台。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上,将构建沿江现代港口群和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荆州盐卡港、荆州李埠港、松滋车阳河码头、监利容城码头、洪湖新堤码头等港口建设和引江济江通航工程被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项目。
在其它交通建设项目方面,将建成湖北江南高速公路,积极推进新建荆州至岳阳铁路等项目,筹划改造和新建沙市机场等通用机场。同时,湖北长江经济带还将大力开展过江通道建设,重点建设好荆州长江二桥、洪湖长江公路大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等过江通道,将荆州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让荆州成为承担两湖平原货物中转联运的基地,并为全国分流“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压力。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将着重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以荆江河势控制应急工程、荆江大堤、重要支流堤防综合整治工程等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长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加快洪湖分蓄洪区东分块、荆江等分蓄洪区工程的安全建设,保证重要蓄滞洪区基本能够正常运用。
产业集群与城镇建设并重《规划》指出,打造现代化的产业集群,是把湖北长江经济带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的根本保证。记者获悉,荆州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建设项目、荆州盐化工项目、荆州硅能电池项目、荆州深圳电子工业园、荆州市监利县苏州工业园等被纳入湖北长江经济带重大产业项目的先进制造业的范围;荆州古城开发和保护项目、荆州海子湖旅游新城、“洪湖岸边是家乡”生态湿地项目被纳入湖北长江经济带重大产业项目的现代服务业的范围;荆州现代林业与生态建设项目,荆州水产业提升工程被纳入现代农业的范围。
《规划》指出,在新型城镇连绵带建设上,将推动长江经济带城镇由偏重规模扩张向规模扩张和功能提升并重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将充分发挥武汉核心作用和宜昌、荆州、黄石、鄂州、黄冈、咸宁等重要节点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功能,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宜昌—荆州段的开放开发步伐,着力构建湖北长江经济带西部城市群,使之成为带动整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的强大引擎;大力提升武汉—荆州段的城镇发展水平。(荆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