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036|回复: 10

千年习俗:王者归来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15 11: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富河以北 于 2012-8-15 11:47 编辑

    阳新太子镇是一座神奇的千年古镇。该镇有一组大型民俗活动,名曰:“接大(音:Dai代)王”。
   A奇特的习俗
     据有关史料记载,太子镇是在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所建,如今有1700年的历史了,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日,太子镇李、徐、黄、费、何五姓数万人,共同敬奉一个神灵偶像“大王”,他们按照自然村情况分设8个供奉场所,称作“八案”,轮流供奉这位“大王”一年,平日香火不断,春节期间隆重祭祀,有的大姓还要唱几天大戏。“接大王”的活动每年于农历十月十二开始,送的一方要请道士做3天功德道场,接的一方于农历十月十五组织本村族姓队伍,掣三角大王旗骑马列队,“大王”乘的是十六抬大轿,“皇帝、皇后”前方开道,后随一百多匹马队,马上乘坐着古妆打扮浓妆艳沬的少男少女们,所到之处,沿途鞭炮不断,锣鼓开道,人山人海,形如同皇帝出宫,延绵数公里,浩浩荡荡,十分热闹,吸引无数村民驻足围观。
   据村民介绍,在当地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800年前,生活在太子镇一带的李、徐、黄、费、何五姓一些人乘船去缴税粮,因大雪封冻,以致误了期限,而且税粮也被大家吃出了亏空,情势紧急。此时随船漂动一段木头,上边写有石敬瑭”3个字。于是大家便以手击船祷告说:石敬瑭啊石敬瑭,请您帮助交皇粮;要是交粮能过关,子子孙孙敬大王。结果霎时河水解冻,亏空补齐。人们便把那一段木头雕成神像,尊之敬之,相沿成习,千百年来,年年相袭,世代传承至今。

阳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15 11: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阳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15 11: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15 11: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15 1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B“接大王”之迷?
  石敬瑭何许人也?
  翻开中国历史,原来石敬瑭是是五代时期后晋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独一份的“儿皇帝”,其祖先为中亚人,原为后唐驸马,后举兵叛变。后唐派兵讨伐,石敬瑭被围,便向契丹求援。石敬瑭灭后唐后,建立后晋,割幽云十六州献给契丹,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北方屏障,另外每年纳岁绢三十万匹,并向比他小10岁的辽太宗契丹主耶律德光称自己为儿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可谓奇耻大辱。当时“朝野咸以为耻”,直到现代还有史家斥之为“丑恶无以复加”。
4.jpg
  故此,后世史家一般认为石敬瑭是汉奸,为宋朝因不能守长城而积弱,以至日后亡国负责。不过,也有史学家指出,石氏不可被称为汉奸,原因是他本来就是胡人(沙陀人,突厥族的一个支系),石敬瑭行儿皇帝之礼亦是游牧民族之习惯。
  如此名声狼籍的“儿皇帝”如何成为当地备受礼敬的“大王”的呢?
      对此,有学者和民俗专家认为,石敬瑭在位仅6年便一命呜呼了,而且他的实际辖区只限于黄河流域,南边基本上未过淮河,所以不管是就空间或时间来说,影响都非常有限。不仅绝大多数普通百姓不知其何许人也,而且连非专业的一般知识分子也对他知之甚少。
  也有专家认为,接大王是富河北岸的太子、大王、韦源口、三溪、富水等地流传的一种祭祀地方自然神的大型禳祈活动。相传有十几位兴国人,将一船救荒的粮食从圻州过江回兴国时,船至江心被浪掀翻,危急中,船上人向天祈祷说:请江神保佑兴国饥民救命粮,您若显灵救苦难,我们奉您为大王永世坐金轿,打马游街唱逍遥。巧的是,祷告一会,忽从上流江中漂来一根大杉木,足有八丈长,三丈宽,内装一大堆粮食,并靠拢落水者,让他们一个个爬上了杉木仓内。当上岸后,它们的粮食一斤也没少,不过,神奇的是这根杉木拢岸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鹅卵石,为此,他们将鹅卵石带回家作为救命之神供奉在一姓的宗堂上。消息传开,这带百姓无论什么姓族,都争着这块石头供奉。因此,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日这一天都要举行大王活动,并依村弯排序轮流供奉。
  那么,接大王与石敬瑭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他怎么只影响到太子一带呢?五姓中而没有石姓呢?如果没有,他又怎么会接受如此厚重的礼敬呢?特别是在接大王中,为什么会有100多匹马组成一个庞大的马队呢?这在江南地区民俗活动中是十分少见的。
   
7.jpg

阳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15 11: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C太子一带有石敬瑭后裔?
     在太子镇大屋李村礼拜现场,我发现,接大王活动,先由一个姓族欢送,另一个姓族接迎;大王的偶像取用木雕的神像,概用红色绸布包藏,严禁世人眼,后置神轿内,按姓族轮换供奉,并与家神享有同等的人间烟飨待遇,同时按村族姓轮流分工接送,接送之时,倾族出动,通宵达旦,尽娱尽飨。村民争相靠近“大王”,的有点香祈福,有的手执红色绸带以沾吉气。
     为了弄清接大王历史渊源,我现场采访了很多村民,对于为什么供奉石敬瑭,村民都无法说出其中的原委,我忽然想起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韩致中《积极引导,移风易俗》一篇文章。他认为,太子镇属鄂东地区,为稻作区,通常都以水牛耕种,不养骡马。可是接大王时,却以马队为重要角色,而且骑马者包括女性。另外,太子一带只要是红喜事大都是离不开马的,以致在婚俗中仍有新娘进洞房,要过马鞍呢,这显然是游牧民族的遗风,有游牧民族特征。而石敬瑭为沙陀人,正是半游牧民族。故此,他推断,这一地区可能有迁移而来的石敬瑭后裔。  
阳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15 11: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中介绍,后晋亡后,石敬瑭的后裔大都被俘,押送至辽国后方软禁。其中,有一子两孙“不知其所终”。然而,石姓并非在“接大王”的五姓之中,而这五姓家谱上也都记载得明白,他们都是在明代初年,才从江西迁来;而且各有祠堂敬其始祖,怎么能容忍“大王”“鸠占鹊巢”,硬充自家的祖先呢?那么,石敬瑭的后裔居住于何处呢? 于是,他大胆推测,在南距太子镇不远的大箕铺、白沙镇一带,居住着共约五六万人口的石姓人家。其中的石应高村为其中心,曾建有石敬瑭庙,当为石氏族裔。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断,仔细推敲,其中还有不少疑点,并无证据表明石氏族裔迁移至此,如果真的象韩先生说的那样,为什么五姓中惟独没有石姓呢?难道其中还有其他的隐情?但是,我认为,他的推测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阳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15 11: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富河以北 于 2012-8-15 11:56 编辑

    D“接大王”,能否申“非遗
       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黄石阳新一县就有采茶戏、布贴两项入选。那么影响最大的“接大王”是否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据阳新县文化馆李祥斌介绍,他们正在积极将接大王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柯小杰为我提供了一份资料:去年8月,在湖北举办了“20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会上有很多民俗专家和学者针对太子“接大王”民俗活动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专家与学者认为敬奉石敬瑭不应该,因为他是大卖国贼,是民俗中的“糟粕”,没什么价值,但可作为研究对象
      但也有学者与专家持有不同的见解,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宪认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只作为档案式的保留和研究,就不必作价值判断,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点就是活态传承,这就不能不有所选择,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时代精神契合,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与糟粕的判断要慎重。他说:“我们要保留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以单一的价值去评判,要经过细致和具体的研究。现在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可以先保留下来后做甄别。”对于“接大王”风俗,他认为应当首先依据参与该活动的行为主体的感受,搞清楚这个活动究竟为他们带来了什么,不能只凭一点历史知识就下判断。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俗专家乌丙安认为,“接大王”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果要进入“非遗”名录,则必须要经过选择。对于“大王”石敬瑭的不光彩历史而引起的异议,乌丙安表示,这类评判的价值标准是关键,不能以简单的“正面”“反面”为标准。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不会在专家的争论中得出,应该征求广大群众、传承人的意见。
       “接大王”这种地域特色明显、内容丰富的大型民俗活动是否能申“非遗”,我们拭目以待。


阳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15 1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7.jpg
阳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

发表于 广东省 2012-8-15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8-15 14:41 编辑

上文中“该镇有一组大型民俗活动,名曰:“接大(音:Dai代)王”。这样解释是错误的。“大”同“太”在太子与大王一带方言是同音,龙港辛潭也这样说!这说明阳新保留了古代汉语…
百度百科“太”的解释:
(1)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2)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大也。——《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