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桂林 通讯员张军 淳纯
“信访就像一个筐,群众有困难、烦恼都习惯往里装。”这是一位基层信访干部的形象比喻。
一个多月里,记者深入信访一线,见证信访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为群众排忧解难,感触颇深。
现截取三位基层优秀信访干部工作片段,向战斗在一线的广大信访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
【人物名片】罗正华,仙桃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从事信访工作11年,走遍全市680个村,化解矛盾5000多件,收集民情10000多条,当场解决问题3000余件。
【现场回放】4月初,在镇上念中学的小娟,因脑外伤在市里一家医院抢救无效离开人世。一朵娇嫩的花还未绽放就已凋谢,父母悲痛万分,在校门口作出过激行为,引起众人围观。罗正华闻讯,立即带领同事奔赴现场,安抚家属、耐心疏导,同时向上级汇报。经过连续10天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当事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罗正华:“每为群众解决一个困难,就是送去了党和政府的一份关怀;每化解一个矛盾,就是为党分担了一份责任;每调解一个纠纷,就是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一份保障。”
【画外音】他用善心给磨难的家庭送去人性的关怀和尊重;用爱心化解无助者内心的坚冰;用满腔热诚为百姓点燃希望之灯,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二
【人物名片】祝美芳,大冶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市信访局局长。3年来,她几乎没有节假日,体重由64公斤下降到45公斤,由于长期失眠,不得不住进医院。
【现场回放】2011年腊月二十七,50多名农民工到市委、市政府反映,包工头拖欠他们近100万元工资。接到电话时,祝美芳正在医院打点滴。她听完汇报,二话不说,拔掉针头就赶往现场,真诚地对大伙说:“你们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我是信访局长,你们的工资如果发不到位,找我要。”寒风中,刚打过针的手背还在流血,农民工被感动了。她当场与劳动监察大队协调,包工头一小时内赶到,为农民工结算了工资,大伙终于可以安心回家过大年。
祝美芳:“只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群众事当自家事,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画外音】因为对群众深切的爱,所以才彻夜难眠;因为把群众当亲人,所以才忘记自身的伤痛。
三
【人物名片】黄崇周,竹山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信访局局长,八年来接待来访群众逾万人次,连续八年被评为市县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和全县优秀共产党员。
【现场回放】2011年11月8日,因衣服与塑料壶摩擦产生静电,引燃存放的汽油,竹山县潘口乡一村民家中发生火灾,夫妇二人被严重烧伤,花费医疗费30余万元。其家中汽油系一家公司项目经理部存放。事发后,公司项目部仅支付了4万余元医疗费,当事人频频上访。黄崇周每次听到伤者陈述,都潸然泪下。经过多次调查、协商,最终促成这家公司为伤者进行合理赔偿。为切实解决伤者后顾之忧,黄崇周多方协调,为伤者减免医疗费、启动信访救助基金,乡政府将这对夫妇纳入低保救助对象。事后,伤者家人敲锣打鼓给信访局送来锦旗。
黄崇周:“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办不好群众的事,就对不起党和人民!”
【画外音】水火无情,人间有爱。在群众最无助时,他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他视事业为生命,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四
【综述】今年以来,全省信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抓住领导干部接访、信访积案化解等四个重点,扎实做好信访工作。上半年,省市县三级党政信访部门办理群众信访总量11.3万件(批)次、21.7万件(人)次;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7900余人次,接待信访群众1.4万批次,包案化解重点信访问题6200余件。
在第七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我省有19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信访局长、优秀办信员、优秀接谈员、优秀督查员、优秀信访工作者称号。
【点评】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王永高说:“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听取民声民心、了解民评民说,体察民苦民痛、反映民议民怨的桥梁和纽带。信访工作者要时时事事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讲真话,办实事,不图名利,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真正做到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