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关注家乡发展 于 2012-8-17 13:09 编辑
一、记者直击:中心城区人车争道成常态
现场一
时间:8月13日16时30分
地点:海慧路博雅书屋前
这里是海慧路与金虾路交会处,附近有海慧中学和商业街,人流、车流较为密集。记者驻足观察约15分钟发现,几乎没有车辆停下来为路人让行,相反,路人站在斑马线上给车辆让道。一名身穿黄色连衣裙的女士打着太阳伞行至斑马线中间,这时两辆的士车从右侧“杀”了出来,该女士刚稳住脚,又被一辆私家车堵住去路,索性三步并两步,小跑跑了过去。还有一位市民刚踏上斑马线,左侧来的车辆在3米前按喇叭,从他面前开过。
现场二
时间:8月13日17时30分
地点:团结街路口
龙泉公园门口没有斑马线,道路护栏上挂着醒目的警示语:“行人过马路,请走地下通道”。记者看到,大部分市民选择地下通道通行,只有几位市民硬穿马路,对警示语视而不见。几步之外的团结街路口,划有斑马线。车流量大,行人被夹成“三文治”,后背、前脚尖与车身距离十分贴近。市民往往结成群过马路,正是这股“团结”的力量,迫使公交车、私家车、的士放缓速度,让路人先行。
现场三
时间:8月15日20时
地点:东方百货超市月亮湖店门前
该地段是月亮湖小区的入口处,马路两边均有公交车站。这个时间段在外散步、逛超市的人比较多。一位老人手拎着袋子步行速度稍慢,见三辆摩托车疾驰而来,老人立即止步。待行至斑马线三分之二处时,一辆行驶中的私家车停车,示意老人先过,待老人安全通过后,车主才起步。
现场四
时间:8月16日8时
地点:向东桥汽车站
正值上班高峰期,路况有些堵,司机不停按喇叭,行人不断左右看,“见缝插针”,从车头或车尾绕行。十几位市民结伴过马路,在川流不息的斑马线上走走停停。部分车辆没有减速直接从行人面前开过,部分车辆停下让行。行人距车身很近,看起来就像大腿贴着汽车。
图为城区白云大道市中心客运站、万里客运站门前人车争道。
二、交警部门:城区交通事故多因抢道引起
荆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交通设施科吴警官告诉记者,夏季是交通事故多发期,每天因行人与机动车辆刮擦而造成的纠纷有近10起,每月有两至三起致人伤害的交通事故。
斑马线设置的目的,就是提醒司机减缓车速,保障行人安全,可不幸却从未避免。究其原因,吴警官介绍,主要为行人和车辆抢道,这种现象在未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段比较普遍。“没有指示灯,行人、司机喜欢抢,在不明辨双方行驶动机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事故。”吴警官说,在过马路时,比较难分辨人或车的动机,特别是非机动车行过速度。此外,因为个人原因,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也会酿成大祸。部分市民有过马路打电话的习惯,或者想事情忘了神,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猛地调头回走;司机因疲劳驾驶或精力不集中,这些都是造成斑马线上悲剧发生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第六十二条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吴警官说,尽管法律有相关规定,但在礼让行人、安全畅通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赌气车、霸王车、行人乱穿现象仍然很多,诱发了不少的交通安全事故。“作为道路交通参与者,这需要我们提高安全出行意识、守法通行意识、主动避让意识,因为法律法规首先是我们安全出行的指南,最后才是我们维护权益的保障。”
三、观点碰撞:谁该礼让,各执一词
司机:不是不想让,我们也为难
难处一:怕追尾
私家车主陈先生说,斑马线前礼让是应该的,但是遇到一些心急的人,急刹车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据陈先生回忆,有一次见到一位行人跑着过马路,最前面的车紧急刹车后,瞬间造成三车追尾。“现在人们的心特别浮躁,凡事都喜欢赶,你稍微慢一拍,后面的车不停地按喇叭催你,等一秒钟都不耐烦。”
“车辆通过红绿灯后,会形成一拨车流,如果这时候行人抢先走,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危险。”陈先生建议,行人在此时最好等这拨车流过去后再走,以免发生追尾。
难处二:担心车上乘客受伤
公交司机郑师傅说,作为一名公交车司机,礼让行人是应该的,但是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他们也有些无奈。“有些时候,也许没撞到行人,但是车上乘客却因为紧急刹车受伤。”郑师傅说,公交车满载着乘客,如果以30码的速度行驶,刹车距离至少也要10米。“前不久我的同事就因紧急刹车,车上一8岁儿童受伤,赔了700元钱。”
难处三:盲区未注意行人
郑师傅告诉记者,公交车较小车体积大,如果两辆公交车同向行驶时,存在视觉盲区。郑师傅给记者举例子,两辆公交车同向行驶,行人从最右边突然横穿马路时,因为公交车车身较高,在左边的公交车司机无法透过右边的车辆观察到行人。“这种情况,我们最怕行人突然出现,跑着过马路。”
难处四:无法辨别行人动机
“猜不出心里怎么想的,也就没办法让。”私家车主邓先生给记者介绍了三种情况:车速较慢时,市民在车流中随意穿行;步调与对方一致,你让他也让,你停他也停;行人在路边没有过马路的征兆,当车快行到面前时,又突然冲过来着急过马路。
“如果行人刚踏上斑马线,我按喇叭提醒他等一等再走;如果行人已经走在斑马线中间,我按喇叭则表示快点走。可是,很多时候,行人不予理睬。”出租车司机黄师傅说,根据经验判断,能直接走的,可以从行人旁边绕道走,就没有必要停车。如果实在来不及,可以等行人先过。
难处五:行人太多让不完
有时候谁让谁,还真说不清楚了。出租车司机任师傅坦言,尽管出租车司机压力大,停下来等半分钟也耽误不了什么,其实就是开快车的坏习惯在作怪。任师傅始终坚持在斑马线前减速让行,但也遇到了难题。“早上8点上班高峰期,向东桥汽车站、团结街、塔影一路十字路口这三个地方,过马路都排成一条长龙。第一波行人走完,紧接着第二波、第三波……前面的车开动,我也只能跟着。”
任师傅提示,三辆车并排时,如果只有一位司机让行,其他两辆车不让,行人过斑马线时也不安全。
市民:斑马线上就得车让人
“走斑马线时,你根本不用担心,车辆会主动停下来,让行人先过。”近日,刚从杭州旅游回来的市民付女士向记者称赞“礼让斑马线”,“希望未来不久我们市也能形成这样的好风尚”。
祖籍荆门在美国生活多年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在美国,无论有没有斑马线,司机都会停下车给行人让道。“很少看见一群人抢道的场面,街上很有秩序。”
教师赵先生说,“斑马线礼让靠的就是自觉,同时也是司机素质的体现,一个文明城市司机礼让是应该的。”
今年60岁的章大爷平日里爱和老伴散步,每每过马路时总感到不安,“我和老伴的手牵得紧紧的,我们老了腿脚不利索,是走得慢,希望司机能让一让,站在马路中间有时候心里直哆嗦”。
“人是肉做的,又不是铁皮做的,弱者就不应当受保护吗?”王女士说,有红绿灯的地方,大家行车一致,她还比较放心。那些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总有些抢的味道。因此,她更愿意和一群人过马路,这样有安全感。“车开得太快,万一不小心没站稳扑到车上去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