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3
少尉
一鸣则已,不求惊人
 
- 积分
- 1573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晚报昨日刊发了《10元钱,能够买到多少菜?》的报道后,引起众多市民参与讨论,一些市民甚至建议,能否仿照外地经验开展平价蔬菜进社区活动,让菜农得实惠,又让市民能够买到新鲜便宜的蔬菜。
蔬菜价格走高,市民感到无奈
“我们明显感觉蔬菜价格上涨了,但没办法,无论涨多少,菜总是要吃的。” 昨日,市民黄女士说。
黄女士年近60岁,与丈夫一起在城区一事业单位从事门房工作。看了昨日本报报道《10块钱,能够买到多少菜?》,她深有同感。她说,以前两人生活,只买蔬菜,一天菜价在10元钱以下,即便买点肉,也只需10多元钱,现在,每天菜钱都得超过10元钱。她怀念在农村老家的日子,老家有菜园,不用为菜价上涨而发愁。不过,她对菜价上涨表示理解,因为她知道,连续干旱天气,种植成本增加,蔬菜生产困难,涨点价是可以理解的。“涨价之后,只能省着点吃,上顿没吃完的,下顿再吃。”
陈先生和妻子均在单位上班,平时很多时间在单位吃食堂,偶尔在家做一次饭。近段时间来,他也明显地感觉到菜价上涨。因为食堂的菜价也在上涨,每次吃饭时,都听到单位食堂老板叫苦,菜价又上涨了,赚不到钱了。昨日中午,他到菜场买菜,发现以前2元钱一斤的豇豆,现在涨到了3.5元。“是有点吓人。”他说。
记者昨日在象山市场随机采访了几名正在买菜的市民,他们大都感觉到了菜价上涨的压力。他们认为,菜价上涨是市场行为,只能被动接受,没有别的办法。
分析
换茬时期菜价上扬,开学之时价格会更高
对于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昨日记者到市蔬菜办进行了求证。
据市蔬菜办农艺师介绍,我市市场上销售的蔬菜,有70%为本地产,30%为外地产。现在正是蔬菜换茬时,青黄不接,菜价上涨是自然的。
据介绍,现在大春播的菜已近尾声,而夏秋播的菜还没大量上市。加上目前正是高温干旱季节,蔬菜生长困难,需要遮阳棚等降温设施,同时抗旱防虫,造成种植成本增加。现在本地的西红柿、大白菜、西瓜、土豆都接近尾声,市场上销售的,不少是长阳那边的高山蔬菜,由于运输成本高,菜价也随之上涨。
蔬菜价格上涨,已引起了蔬菜办的重视。该办已经联系了各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专业合作社,要求立足抗灾,多生产小白菜等速生叶菜,保证市场供给;同时要求各地抓好管理,做好抗高温抗旱等工作;要求各县市区认真落实菜地保有面积,种满种足蔬菜,并派农技人员下乡指导秋播育苗,保证生产用苗。
市蔬菜办高级农艺师李涛分析,随着8月下旬9月上旬学校开学,城区蔬菜供应可能会更加紧张,蔬菜价格可能还会持续上涨,这一涨势只有待9月下旬本地秋菜上市才可能得到缓解。
提醒
部分时段可以买到便宜菜
菜价居高不下,市民如何应对?
市蔬菜办农艺师徐必维建议,一天之中,有两个时段可以买到便宜蔬菜。
徐必维近年来一直从事蔬菜市场调查,对蔬菜市场行情十分了解。据他介绍,蔬菜价格一天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的来说,本地蔬菜比外地蔬菜便宜,菜农直接卖的蔬菜比摊贩卖的便宜,大市场比小市场便宜,批发市场(通源)比零售市场便宜。
每天凌晨,城区周边菜农进城卖菜,在象山市场和苏畈桥市场附近形成了马路市场(这些马路市场在城管上班后会自然消失),如果这一时段,从菜农手中直接买菜,要比摊贩手中购菜便宜;周边进城卖菜的农民,一般在10时左右返程,这时,他们没有卖完的菜,会急于处理,此时从他们手中买菜,价格会更加便宜;还有,各超市下午5时之后,蔬菜会降价处理,价格也相对便宜一些。
期待
建设社区平价蔬菜店
批发商说赚不到钱,零售商也说赚点辛苦钱不容易,可是市民买菜的开销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田间地头批发一块钱的蔬菜,到了市场,至少要卖到两块五以上。中间流通环节,比菜农还赚得多。”昨日,市蔬菜办农艺师徐必维介绍,现在冬瓜、南瓜,农民田间地头批发价在0.2-0.25元/斤,到市场上销售时,都超过了1元/斤。蔬菜从农民田间到市场面对消费者,至少经过两道菜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两道菜商都要赚钱,加上批发市场摊位费、零售市场摊位,蔬菜价格自然便高了。
对于现阶段蔬菜价高的原因,有市民认为,一是季节性供应不足引起,更重要的一点是流通环节过多造成的。因此,有市民建议,我市能否实行农超对接,或者仿照武汉等地经验,进行平价菜店进社区活动,以此来减轻市民的生活压力。
从去年开始,商务部在全国开展了“平价蔬菜直供”“周末菜市进社区直通车”等试点活动,一些地方开展了农超对接活动,减少中间环节,将菜价降下来。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武汉等地正在进行蔬菜直通车进社区活动,山东、江西等地也在进行平价蔬菜进社区活动,由蔬菜专业合作社将蔬菜直接运送到社区销售,让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双方都得实惠。
“如果能够实施平价蔬菜进社区活动,肯定能把蔬菜价格降下来,让市民能方便地买到便宜又新鲜的蔬菜。”听了记者的介绍后,市民陈先生这样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