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重庆市 2013-3-2 14: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夷山旅游管理体制值得武当山旅游管理体制借鉴 ...武夷山风景区面积79平方公里。景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70平方公里;九曲溪上游水源保护地带面积363平方公里(含大峡谷生态公园规划面积82平方公里),合计总面积512平方公里。境内山沿水立,水绕山环,"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自古以来就以其碧水丹山之姿闻名遐迩。1982年11月,武夷山风景区被建设部列入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1964年6月省人委决定成立武夷山管理处,隶属省委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其基本任务是负责武夷山的规划、建设管理、造林绿化、美化、名胜古迹的维护和特产的保护事宜。"文革期间"管理处撤销。1978年3月省政府恢复了武夷山管理处,继续管理武夷山风景区。1979年2月,中区崇安县委成立了景区规划队进驻武夷山协助管理处工作,同年5月,崇安县委改规划队为武夷山风景区建设委员会。1980年2月成立"福建省武夷山管理局",为正处级事业单位,隶属建阳地区行署,与此同时,"福建省武夷山管理处"、"武夷山风景区建设委员会"一并撤销。1990年3月省政府批复成立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撤销福建省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武夷山市政府派出行政机构改革,为副处级单位。1992年8月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旅游经济开发区、武夷山度假区三区合工,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武夷山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别于1994年、1996年与风景区管委会分离。2001年,南平市委为加强对景区工作的领导,成立中共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工作委员会。2004年,撤销中共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共武夷山市委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工作委员会。目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武夷山市政府的工作部门,为副处级单位,内设"一办一室三局"即:办公室、监察室、财政局、世界遗产保护局、建设发展局,专门负责景区内的规划、建设、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行使政府对景区管理职能;景区机关行政人员42人,景区机关事业人员107人,景区工勤人员3人,景区机关行政事业退休人员20人,建设发展局下设大峡谷生态公园护林员48人。此外,下辖"武夷山旅游集团属综合性集团公司"和"福建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武夷山旅游集团属综合性集团公司,拥有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精华景点的专营权。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文化传媒、景区交通服务、竹筏漂流、皮划艇漂流、轿业服务、园林建筑等多种项目的经营与开发,形成了融"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一体的旅游专业化经营、多元化投资、综合性发展的企业集团。其核心企业是以原武夷山腾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更名而成的武夷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是武夷山目前规模最大、服务最完善的旅游龙头企业。
福建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系由武夷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占总股本的41%)、福建新华都实业有限公司(占总股本的35%)、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竹筏总公司(占总股本的10%)、武夷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占总股本的9%)、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竹筏总公司工会(占总股本的5%)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于1999年12月20日在福建省工商局注册成立,主要从事武夷山主景区旅游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