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7
版主
   
- 积分
-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8-20 11: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块砖- 于 2012-8-20 11:52 编辑
凤 凰
王建福
凤凰是沈从文的故乡。
沈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个文化大家。沈先生的小说和散文,山水人物全是白描,真实朴素不事雕琢。看他的文章,就象与朋友聊天,亲切自然,不累。他写给张志和的情书,没有一句肉麻。平平淡淡之中,无尽的思念和缠绵就在白纸黑字之间荡漾。他笔下的各色人物水手、船夫、商人、土匪包括风雪夜里吊脚楼上接客的妓女,都是一样地真实可信温暖可亲。没有善良真诚的秉性,没有对百姓和家乡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因此我喜欢他、他的文章、他的文章中的人物。
因为喜欢沈先生其人其文,进而无端地就喜欢他的家乡。湘西那磅礴险峻的山峰、湍急回转的流水,豪放粗野的汉子和泼辣小巧的女人,总在我的想象之中。到凤凰去看看,是我一个很久的愿望。没想到这个很久的愿望,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上个周末很容易就实现了。
常德至凤凰的高速公路,与沈先生当年座小船回家乡时的阮水基本平行。车在路上奔驰。路非常干净,象洗过一样。右手的阮水河畔或左手的大山间,偶尔掠过几栋历尽苍桑的吊脚楼,屋顶的青瓦和屋脚的木柱上,染着或浓或淡的青苔。于是耳边就响起沈先生的低语:“三三,你睡了么?我还没睡。外面在下雪,船舱里好凉。黑脸的水手到吊脚楼里找他的老相好吃酒去了,我正好给你写信……”
咳,这意境,不出好文章才真是奇怪的事!
车到凤凰已是黄昏。吃罢晚饭,初逛凤凰,一湾绿水,两岸山城。古老的凤凰其实不老,夜晚的凤凰真的很美,眼前的凤凰城也确实是太小。狭窄的石板小街上商埠林立,穿着各色民族服装的人们接踵檫背。霓虹灯辉映下的沱江两岸,大排档上各色烧烤飘香,酒吧里的音乐震耳欲聋!东门、北门一带,本是沈先生七、八十年前描写的最热闹的地方。今天,随随便便,我们就把这还是最热闹的所在逛了两圈。我们很快地认识了凤凰三件宝:苗银、姜糖、血粑鸭。卖这三样东西的店铺多且都自称“百年老字号”,亦真亦假弄得人眼花缭乱,估计购物的朋友们多数只能凭感觉了。我们被裹挟在这人流里,渴了喝一碗酸甜清凉的杨梅汁,馋了分一碗酸辣爽口的牛肉粉,迷迷糊糊逛到深夜十一点,才回到坐落在沱江边的宾馆。梦里的夜凤凰,浓装艳抹,热情奔放!
迷迷糊糊中,有节奏的捶衣声把我唤醒,那是凤凰的女人们早早起床,在沱江边洗衣裳。周围的群山蒙着一层薄雾,两岸的垂柳青翠欲滴。砰砰的洗衣声和石板路上沙沙的脚步声,更显出小城的宁静。我提着相机悄悄出了门,对着晨雾中的凤凰狂拍了一气:我拍了古城的石板小巷,小巷的基调是灰黑色,象一幅木刻;我拍了两岸层叠的老屋,老屋颜色多样却飞檐斗拱都极具湘西风格;我拍了历经沧桑的东门城楼,东门城楼依偎在一片新绿之中;我拍下了桥头卖花环的苗家阿婆,阿婆手中的野花还带着晶莹的露水……清晨的凤凰,洗净铅华,返朴归真,羞涩而又美丽。
凤凰象个美丽的女人,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养育了多少杰出的人物。随便数来,就有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史学巨匠陈寅恪、文化大家沈从文、美术大师黄永玉、声乐奇才宋祖英…….
我们用了一天时间参观了古城,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名人故居里徜徉。我伫立在这些我尊敬、喜欢的名人故居前,希望在他们留下的气场里获得些许灵气。青石路面上,是否还能看到他们留下的脚迹?东门桥头,是否还能看到他们潇洒的身影?沱江东去,逝者如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晚,我们一行十三人不吃导游安排的饭,就在沱江边找了一个颇具苗家风情的酒店,就着灯火江月开怀畅饮。欢声笑语中,才感觉到生活原来离自己还是这么近!
是夜,躺在床上听着沱江在枕边淙淙流过,忽然想到土匪和伟人有什么区别?湘西出了这么多的大人物,同时也出了那么多的土匪,这巨大的反差是必然还是偶然?山川钟灵秀,潮头出健儿!思考的结果是土匪和伟人原本没有什么区别。多民族的凤凰一县跨三省,秀美的山川和文化的冲突孕育了聪慧的人物,世事的动荡或安宁导致了他们不同的造化和结局,如此而已。
再见,凤凰。
(2010年6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