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尉
  
- 积分
- 456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降低场租费,也能降低菜价 17日和18日,本报连续对城区蔬菜市场进行了关注。近期蔬菜价格上涨,市民建议能否实行农超对接,或仿照武汉等地经验,开展平价蔬菜进社区活动。报道见报后,引起各职能部门的重视。市商务部门表示,我市正在进行标准化市场改造,可为农民直接进市场销售提供方便;市物价部门表示,我市正在制订方案,力推平价蔬菜进社区活动。
“场租费(摊位费)是菜价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城区蔬菜价格贵,其中包含了一部分市场场租费。要想把蔬菜价格降下来,可以在场租费上做文章。”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童升云这样分析。
目前,中心城区现有菜市场25家,除5家属于国有外(国有的均由公司在管理经营),大都属单位投资和个人投资建设,这些都是市场主体,企业化运作,要想降低场租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特别是目前,中心城区正在进行标准化市场改造,改造工程完工后,环境变好了,场租费可能还会上调,到时候菜价也可能跟着上涨。
童升云建议,以后菜市场可以试点不设场租费,场租费由政府来买单,让菜农直接进场销售,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菜价,同时也可以打击马路市场。
市蔬菜办:减少中间环节可降低蔬菜价格
蔬菜价格之所以高,除换茬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流通环节过多,每个环节都要赚钱。
田间地头批发出来0.1元/斤的蔬菜,中间一般要经过至少两道商贩,批发商在批发市场,要交一次摊位费,承担运输物流费用;再到零售菜商时,又要交一次市场摊位费(场租费),面对消费者时,价格都超过了1元/斤。
“减少流通环节,就能将蔬菜价格降下来。”记者在市蔬菜办采访时,长期从事蔬菜市场调查的农艺师徐必维很肯定地表示。据其介绍,象山菜场有一经营户,四五月份,自己用车到沙洋、子陵南桥等蔬菜种植基地拖运黄瓜到市场上销售,销售价格比市场零售价低一点,比批发价高一点,受到市民的欢迎,他一月销售几万斤黄瓜,自己赚到了钱,消费者受了益。
市蔬菜办曾鼓励蔬菜种植基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在超市商场设立店铺,直供蔬菜,让供需双方都得利。目前,掇刀昕泰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在南台路建了一家直销店,运行情况较好。
市物价局:建设平价菜店平抑菜价
市商务局:农超对接曾做过试点
减少流通环节,供需直接见面,农超对接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
据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童升云介绍,近年来,商务部门和市蔬菜办都曾组织开展过多次农超对接活动,但这种活动一般都局限于农副产品滞销时期,目的主要是为农副产品打开销路。2009年以来,商务部在全国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当年,为配合实施农超对接工程,在国家商务部专项资金的资助下,东方百货在杨家桥建立起了3000吨的冷链物流工程,用来储存生鲜农产品,目前运转得较好。
2010年,我市又在国家专项资金的资助下,在京山神地公司建起鲜蛋储存配送中心,这两个项目都是冷链物流项目,在市场供应旺季时可以收储,淡季或紧缺时投放,起到了平抑物价,保障供给的作用。
农超对接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是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超市对接,二是农业合作社与超市对接。现在,中心城区有两家超市,在部分蔬菜品种上实行的是“农超对接”的做法,一家是中百仓储,另一家是好宜佳连锁超市,这两家超市长期派人到胡集等地农田直接采购蔬菜,因此,这两家超市菜价较其他地方便宜。
为降低蔬菜价格,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市商务局商贸服务科负责人介绍,商务部门曾就农超对接问题,与中心城区各超市进行过沟通,但由于各超市都有一套固定的操作模式,农超对接的模式没有成功推行。商务部门曾计划让蔬菜专业合作社到超市设专柜销售,但由于进场费价格高昂,也没能实现。
近期的菜价上涨引起了物价部门的重视,市物价局月初曾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加强对食用油、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调控监管,密切关注价格市场动态,对合谋涨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市物价局成本调查分局局长陈克金介绍,我市将按照上级部署,借鉴外地经验,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建设平价商店(菜店)。平价商店将建在消费群体集中的社区,经营品种是蔬菜、肉类、水产等鲜活农副产品,今后逐步扩展到其他生活必需品。平价店以企业自主投资经营为主,同时承担稳价惠民社会责任的商店,在市场价格明显上涨或异常波动时期,平价店按照政府要求稳价销售,发挥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在价格相对平稳期,以不高于市场价格销售商品,发挥市场价格导向作用。我市将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平价商店进行支持。目前,市物价局正在起草方案,待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据介绍,平价商店建成后,店内蔬菜售价至少比市场便宜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