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尉
  
- 积分
- 456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中国农谷从无到有、从初步构想到省级战略、从默默无闻到全国知名,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得到了全市干部群众的积极拥护,得到了市场主体的热烈响应。半年以来,中国农谷的经济社会效益不断彰显,构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8月19日,中国农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中国农谷核心区屈家岭管理区召开。会上,市农谷办通报了上半年中国农谷建设进展情况及下半年的工作重点,相关部门分别汇报了有关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回顾中国农谷建设亮点,展望中国农谷建设构想。
七大亮点,呈现中国农谷建设热潮
规划编制全面推进
目前,中国农谷战略发展理念规划、中国农谷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农谷核心区发展总体规划、核心区旅游总体规划、核心区空间布局规划及各县市区特色发展规划已完成初稿并征求意见,正在修订完善;
屈家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谷大道景观绿化规划、风情小镇规划已经获批并实施;屈家岭城市建设控规、屈家岭文化风格建筑风貌及色彩规划、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规划正在编制。
基础设施先行推进
农谷大道路基工程全部完工,实现了全幅路晴雨通车;路面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25%。农谷大道景观绿化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0%。
“九五”线升级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启动了路基扩宽施工。
屈家岭15公里的城区外环线城区段3公里已经动工,拟改造的城区9条道路已动工7条,天然气供气工程已经完成管道铺设,启动了汉东引水工程、屈家岭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项目可研等前期工作,推进了屈家岭城网、农网升级改造,屈家岭风情小镇屈岭路示范街建设完成60%的任务。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中国农谷品牌效应彰显,国内外一批大企业纷纷前来考察,洽谈项目:
隆平高科种业基地,建设超级稻高产示范基地、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有机稻种植基地2000多亩,丰收在望;
月湖度假村、桃花风情园、美好人间植物园、1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园项目建设有条不紊推进;
中国农谷农产品物流大市场、建材装饰大市场、医药大市场、汽车销售市场建设正在抓紧推进;
湖北中华文化创作交流基地和湖北凯瑞农谷马铃薯产业科技园项目奠基;
汇源生态产业园、财富农业科技园等项目启动规划建设,投资100亿元的广州奈美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联想控股、中兴通讯投资核心区产业园项目正在跟踪洽谈;
屈家岭农耕文化产业园、世界农业之窗、中国农谷生态养生度假区等项目完成项目建议书。
农谷品牌日益响亮
聘请中视金桥有限公司进行中国农谷品牌策划、品牌管理,已经提交中国农谷LOGO(标志)设计提案和品牌管理规划,正在修改提升;聘请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开展战略规划和营销策划。中国农谷展示馆完成了硬装施工,正在布展。
充分利用中央和省内权威媒体宣传中国农谷,“中国农谷·生态荆门”旅游形象广告在央视播出。本地媒体及时开通了中国农谷网站和电视频道,创办了《中国农谷》刊物。今年3月下旬起,《荆门日报》《荆门晚报》、荆门新闻网推出《中国农谷》专版、《中国农谷周刊》和《中国农谷》频道。召开了中国农谷建设新闻发布会、油菜花旅游节、桃花节、蜜蜂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向外界推介中国农谷,中国农谷品牌声名远播。
人才洼地正在形成
大力实施“龙泉英才计划”等引才计划,成功引进世界油菜育种专家傅廷栋院士、水稻育种专家张启发和朱英国院士、动物疫病防控专家陈焕春院士等4名“两院”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
省农业厅、科技厅、商务厅等20多个省直部门和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先后与我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
融资平台搭建到位
注册资金2亿元的湖北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开业,中农高科产业发展基金落户屈家岭,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在屈家岭设立了分支机构。争取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早春行”活动暨支持“荆门·中国农谷”建设银企对接推进会在荆门举行,金融部门与我市698家企业签订了312亿元的信贷支持协议。开展了中国农谷惠农创业贷试点,创新涉农信贷产品。
政策汇聚效应彰显
省政府批准设立了屈家岭省级开发区和屈家岭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农谷)管理委员会。
中国农谷战略越来越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重视,通过积极汇报,在科技、项目、资金等方面得到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
五大重点,掀起中国农谷建设高潮
首要任务:规划编制——增强前瞻性、科学性
完成中国农谷战略发展理念规划、中国农谷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农谷核心区总体规划、中国农谷核心区旅游总体规划评审;启动中国农谷全域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核心区系列专项规划;完成各县市区点、线、片规划。
重中之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条件、提升形象
加快十大在建工程进度:农谷大道及景观绿化工程,力争12月底前完成全线路面基层及稀浆封层建设和全线景观绿化建设;完成“九五”线升级改造路基扩宽;完成屈家岭城区外环线城区段建设;完成屈家岭3.4公里城区道路改造升级;实施天门河流域治理工程;实施司马河流域治理工程;实施1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4.9万亩国土整治、低丘岗地改造工程(其中屈家岭3.9万亩、京山县石龙镇1万亩);实施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完成屈家岭风情小镇屈岭路改造工程建设。
抓好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即荆门市汉东引水工程,梭墩水库扩容改造工程、核心区集中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屈家岭至永隆公路、何集至杨丰公路、环太子山旅游环线公路、石龙省级生态镇、重点景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可研、规划等前期工作,及早申报,争取立项。
突破口:项目建设——打造“产业之谷”
在农业科技产业上,加快隆平高科种业基地、1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园、湖北凯瑞农谷马铃薯产业科技园、汇源生态产业园、财富农业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启动世界农业之窗、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万亩生态水产养殖基地、万头梅花鹿产业园、国宝桥米农谷现代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招商引进联想控股农业产业园、中兴通讯智慧农业示范园、光伏农业示范园、台湾高科技农业产业园等项目。
在农耕文化产业上,重点推进屈家岭农耕文化产业园、湖北中华文化创作交流基地项目建设。
在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上,加快建设月湖度假村、桃花风情园、美好人间植物园、懿梦山庄、金辉度假山庄等项目,启动中国农谷生态养生度假区建设。
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上,加快建设30万锭紧密精纺项目、安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启动广州奈美国际化妆品产业园、双胞胎乳猪奶粉项目和方便面食品加工项目建设。
重要平台:品牌建设——品牌策划和宣传
完成一个中国农谷品牌管理规划,更名湖北农谷实业股份公司为中国农谷实业股份公司,设计一个中国农谷LOGO(标志),提炼一句中国农谷形象宣传广告语,建成一座中国农谷展示馆,举办一届中国农谷国际论坛会议,拍摄一部中国农谷电影。
关键措施:平台建设——破解难题、提升活力
搭建融资平台。做大做实湖北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年底前完成1亿元融资任务;争取省国资委共同组建湖北农谷产业发展公司;以中农高科产业发展基金为基础,加快设立中国农谷基金。
建设科研平台。积极申报屈家岭管理区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启动建设中国农谷院士村、中国农谷国际农科院、荆楚理工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光伏农业研究院。
打造检验检测认证平台。争取国家和省农业、质监部门支持,在核心区建设区域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打造综合交易平台。争取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支持,在核心区设立中国农谷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争取省畜牧兽医局支持,在核心区建设农畜产品交易中心;加快建设中国农谷农产品物流大市场及电子交易平台;争取省科技厅在荆门举办湖北省农业科研成果展示交易会。(据荆门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