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97|回复: 0

论语一则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9

主题

995

帖子

1582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82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8-23 11: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日,与刚上高中的小女论传统文化,随便信口闲侃,一家之言,贻笑大方。话题是从论语第一则开始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的第一则,也是孔子的话。圣人说的话,有很多道理,需要慢慢去品位。特别是求学,做人这方面。
学,是一种掌握知识,技能最快捷的方式。老师传授,自己自学,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得“习”。人类的记忆遗忘规律也证明,有效地复习,回顾能够更好的记忆。这个”时“而不是”常“习之,于我个人猜测,学习要有一个”停顿“,“思考”“实践“过程,如书画中的留白,如蓄水池的蓄水,太急反而容易外泻。先学,再实践,然后再习,这个过程,学生有一个接受,缓冲,双向互动的机会,有一个验证知识的总结提升过程。
习之乐,一是巩固了知识,从似懂非懂到真明白,从半生不熟到熟练,二是在知识的运用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的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更能依靠这工具,走的更远。在巨人的肩膀上嘹望。三是如我类似,翻翻陈年旧书,看看里面的批注,多幼稚,多单纯,多愤青。。。想起了很多往事,不由感叹岁月蹉跎,人生如梦。这也是一大收获呀,能起到沟起回忆,防止大脑痴呆?呵呵。
    “有朋自远方来”,为何乐?一曰可以与朋友把酒言欢,叙旧话新,谈经论道,彼此切磋,互解疑惑。二曰不由生起得意,或有薄名,或有挚友,不远千里,不顾穷街僻巷,不畏走夫贩卒,恰如高山流水,文君卖豆腐。人生有一知音,亦何求何憾?人生在世,草木一秋,有一个牵挂的朋友,不亦乐乎?谁说过---这个城市因为有了你,我才感觉它的美丽。
前两段讲的是两“乐”,求学乐,交友乐,而后一段讲的是“不愠”,也就是“不不乐”,从反方面来论“乐”。知我者不以万里为远,而我可以偷着乐乐。不“知”我,我一样淡定,不为外界所影响,“不是心动,不是蟠动,仁者心动“仁者,君子,都是一种通称。得道,悟道之人自能做到宠辱不惊,淡看浮云起落,更不会“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知也好,不理解也好,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无愧于天地。
以君子为理想的孔子,经常说到“君君臣臣”,很多时候让现代人误解,以为圣人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君君臣臣”形式上被一代代的统治者照葫芦画瓢,要求下属、下级要忠,要服从,要尊敬领导,诸不知,孔子说的君,他眼中的“君”是包含其梦想的道德楷模,而不是不受约束的贪污犯,腐败分子,卖国贼,不是色魔,权奴,财迷。当一旦不是孔子心中的“君君”,继任者---愤青亚圣孟子豪不客气的回答:齐宣王问曰:。。臣弑其君,可乎?,曰:。。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直接不承认那些道德的堕落者有所谓的天命合法性,有所谓---昏君也要愚忠的道德禁锢,也不是所谓的“君”。对于孔孟之道,断章取义,曲解其意,选择性的运用,这是愚民者惯常的手段。
以“人之初,性本善”建立的儒家文明和以一本《圣经》为精神皈依的西方,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儒家以善为出发点,却得到的是道德上的不完善,制度上的严重欠缺。圣人没有出现,伪善,伪君子确是层出不穷,出现的是轮回和重复。一代一代的王朝更迭,也是善与恶之间未平息的争斗。什么都没改变,变的只是渔夫在皇帝盖印章的地方盖上了自己的大印。
而西方文明建立在“恶”的基础上,人类轻易就被邪恶的蛇所诱惑,偷食禁果,背叛上帝。在带有原罪的前提下,人类在忏悔中,建立起了一整套法治制度,这些制度无一不是把人从最恶的方面假设,而得到的结果却是公平,正义,平等,最终更接近于儒家的“善”。
寄托于“人治”的理想在中国实验了几千年,还在碰壁。为什么不尝试着实验下“法治”呢?
2012/8/22观日于鄂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