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897|回复: 55

对“中三角”视野下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议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136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9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8-23 2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中三角”视野下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建议
王运斌
    20111220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设立湖北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覆盖荆州、荆门、仙桃、潜江、天门五市,2010年区域总人口1387.64万人,面积33474平方公里,生产总值2368.19亿元,分别占湖北全省的24.24%18%14.98%。值此江汉五市列入国字号发展战略重点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关注的热点。2012210日,湘鄂赣三省高层在武汉签署了“共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中三角”的范围为武汉、长株潭、南昌三极及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广大地区,目标是三省抱团发展、打造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中国经济增长三极之后第四极。一时间“中三角”成为国家战略的声浪大涨。目前,这两大热点爆出已过半载,目标已有,但规划蓝图未现,看来建议的空间仍有。因此,本文不揣肤浅,就“中三角” 视野下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提一些建议。
一、荆州:“中三角”区域江汉三角与江湖三角对接发展的最佳节点
“中三角”区域的核心区域是长江中游平原、洞庭湖流域平原、鄱阳湖流域平原。在这三大平原上,每个平原都产生了自己的核心都市,即:武汉、长沙和南昌,构成了中部最大的“铁三角”。在这个大三角中,又由于特定的地理单元,形成了经济集中度相对较高的小三角。这种“小三角”,最具代表性、自然地理特征独具典型、经济发展联系独特紧密的莫过于江汉三角洲和江湖三角洲。江汉三角洲:由长江及汉江冲积形成,是江汉平原最核心的部分,是湖北省最富饶的部分,加上引江济汉运河的开通,使(武)汉荆(州)荆(门)成为湖北的最核心经济区域,我们将其称之为“汉荆荆核心三角”。江湖三角洲:由荆江四河流域与洞庭湖流域形成的三角洲,其核心的部分是湖北的荆州、湖南的岳阳和常德,历史上的“湖广熟、天下足”指的就是这里,我们将这个三角称之为“荆岳常核心三角”。不难设想,在多重国家经济战略叠加效应推进下,这一三角成为两湖平原核心的经济发展区域为时不远。
在江汉三角和江湖三角中,不管是汉荆荆,还是荆岳常,一个绕不过的顶点是荆州,“中三角”要有所作为,必须高度重视荆州两湖对接的最佳战略节点位置。这一节点位置主要集中在三点上:一是随着汉宜铁路通车、引江济汉运河的开挖及北煤南运铁路大通道的建设,荆州将成为大武汉真正的拱卫城市。如果环洞庭湖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荆州到常德直达大西南的铁路通道形成,即沙兴铁路百年梦想实现,将成为大武汉直达大西南的关键节点,使武汉在通过荆州获得与西北煤炭能源成功对接的基础上,再获得直达滇缅国际石油能源通道,实现与国家国际能源战略的成功对接,保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需要。二是北煤南运铁路大通道一旦建成,荆州将成为长沙、南昌获得大西北发展资源的重要通道,这种通道不敢说唯一性,但具有主导性。这两点可以说明荆州是“中三角”重要的交通节点、能源节点。不仅如此,荆州还是两湖平原、具体说还是汉荆荆和荆岳常经济发展的重要的联动节点。这三点,是任何研究区域经济、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人们和决策者都必须加以重视的。
在湖北江汉三角中,“十二五”成功获得“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才正式把这一核心区上升到战略发展层面。相比之下,湖南的洞庭湖区域虽然“环洞庭湖经济圈”战略从1995年提出概念,“九五”期间形成完备的理论,但到目前还未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还未成为湖南省级战略,似乎显得更不受重视。实际上不是这样,湖南“十一五”以来,由一位省委副书记挂帅,组织“环洞庭湖经济圈”研讨规划,每年一次研讨都是大范围的专家参与,对大交通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水环境治理都有详尽的设想和规划。这一点,湖北江汉三角的“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显然是做的很不够的。这种不够表现在对荆州城市定位、交通规划、产业布局的首位度不高,规划在“一主两副”强势思维阴影中,显得神秘,好像仅是少数专家和官员画圈的事情,与湖南对洞庭湖江湖三角洲的规划设想相比,能见度很低。如这样下去,不抓住时机,高起点规划江汉三角洲的发展,不抓紧江汉三角洲与江湖三角洲的对接,不及早谋划两湖平原的跨区域合作,又将会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要知道:加速湖北核心中的核心“江汉三角洲”的发展时不待我呀!
二、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江汉三角与江湖三角崛起的重大意义
2012730日,省长王国胜主持召开了湖北省政府常务会议,说: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一个品牌、一面旗帜、更是一个机遇。当前,加快推进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一定要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坚持转型发展、“两型”引领、重点突破,着眼于科学发展、统筹发展、集约发展,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产业体系,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段话非常直白、充分说明: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以荆州为核心的江汉三角洲是一个难得的经济发展机遇,对“中三角”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科学发展品牌,对中部崛起来说更是一面旗帜。具体到以荆州为顶点的江汉三角洲和江湖三角洲发展来讲,具有加速崛起、推进合作、引领创新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为江汉三角洲大发展注入新活力,加速大荆州崛起。显然,这里的大荆州不是行政区域的概念,而是经济区域的概念。即以荆州为核心的1+4概念。为加速荆州发展,重拾大荆州的辉煌,湖北省实施了长江经济带战略,加速推进了对荆州的壮腰工程,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战略层次上提高荆州的首位度。不要小看这个首位度,没有这个首位度,荆州就是个县城。从荆州火车站的规划设计过程就可以看出来。当时最初就是跟枝江、潜江站一个标准。后来民间许多人通过计算人流量及其它经济流量,考虑社会文化性因素,如几千年来两湖平原形成的出行始发点选择习惯,提出荆州火车站至少要在15000~18000平米规模,一下子点击10余万次,跟帖800余,可专家们还是不听,搞了个12000平米,说100年不落后,可一通车3天就落后了。这次省里又把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上国家战略层次,更是提高了荆州为核心的江汉三角洲在全省、在“中三角”发展的首位度,为荆州借助国家和省里多重政策利好,整合资源,营造强势发展气场,乘势而上,注入了新活力。
(二)为两湖平原交通对接添加新动力,推进跨区域合作。在“中三角”国家战略已出现端倪的条件下,汉荆荆江汉三角与荆岳常江湖三角的对接已不可避免。虽然,大荆州从战略发展上已成为国家级产业示范区,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湖北现行交通规划上来看荆州的首位度是不高的,高速公路江汉平原的规划没有设计荆州外环高速,没有按照周边中心城市点对点直达的原则规划随荆高速,也没有规划荆岳高速,把首位度让给了岳阳;没有规划荆咸(宁)高速,而搞成了仙咸高速,把首位度让给了仙桃;荆州到武汉第二高速搞成了刺猬吃蛇——吃一节留一节,叫什么汉洪高速、洪监高速,没有体现荆州的首位度,为什么不叫汉荆高速?汉宜高速为什么又不分段叫汉荆、荆宜高速呢?由于实际操作中荆州首位度的严重淡化,荆州对江汉平原的交通对接本已很不利荆州发展,如再不抓好与洞庭湖平原的主动对接,推进跨区域合作,一旦环洞庭湖经济圈成为国家战略,如果向南部和西南部的铁路、公路交通对接曲折,荆州的发展将是万劫不复。有的朋友戏言:“世界知道中国有个荆州,中国知道湖北有个荆州,可车到了湖北却找不到荆州”。这不是知名度不高的问题,这是所在区域首位度不高的问题,因为在任何交通上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当然在经济发展上也不会成为要点和重点,自然就会淡出人们的视线。
(三)为荆岳常共谋发展提供新引力,激发联动机制创新。在“中三角”视野下,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不仅为江汉三角的合作提供了巨大引力,而且为两湖平原合作,为荆岳常江湖三角联动提供了新引力。这种新引力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功落户,提升了荆州的同位度。荆州的经济总量、城市发展及省里的重视程度一段时间内一直不如湖南的岳阳和常德两市,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高了荆州经济发展信心,为三市实现没有孰大孰小、孰轻孰重、孰强孰弱的抱团发展、合作发展,充实了荆州元素。二是通过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知识外溢,为实现“小三角”产业联动打基础,将推动荆岳常跨省域合作的联动机制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136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9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8-23 20: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hsqxr 于 2012-8-23 20:59 编辑

三、基于“小三角”联动视角对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建议
在“中三角”场景中,今日的大荆州,已非昔日的大荆州。今日的大荆州(1+4)只是区域概念,“没有领跑、没有联动、没有合作、没有整体”,是一个基本的实际。根据这一实际,基于包括江汉三角、江湖三角在内的“小三角”联动视角,对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发展提点建议,可归纳为“产业大承接,发展全对接”十个字,具体如下:
(一)对接“中三角”,加速出台以荆州为核心的1+4示范区规划
到目前为止,可能是笔者孤陋寡闻,没有看到有关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整体规划的只言片语。这件事希望荆州市要敢于建议湖北省政府抓紧去做,国务院对示范区的批复是以荆州为核心,荆州不担纲谁担纲啊。因此,荆州要以充分的话语权拿出自己的整体规划草案。这个草案至少要体现:(1)交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交通建设上,要提高荆州市区的首位度,不管是铁路规划建设、还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要体现大荆州区域各节点城市(县镇)与荆州市区对接的原则,强力推进建设荆州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2)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在产业规划上,要体现荆州市区的集中度,体现各县域产业的配套性,不能上下一般粗,左右一样高,做到布局优化,沿交通要道建设一些工业走廊,在资源集中区布局一些特色工业园区。(3)城市是现代经济文化的集中载体和辐射源。在城市规划上,要体现荆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按经济都市区、文化都市区、特大城市的标准,高品位、大手笔规划建设,不能只搞成物资集散地,不要让别人慕名而来、失望而归。
(二)以省政府为领导,建立以荆州为领跑的示范区建设推进机制
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属于省内跨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不管是区域规划建设,还是推进产业联动发展,最需要的是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因此,在省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定期召开1+4市长联席会和专业协作会,明确建立以荆州为领跑的示范区建设推进机制,将主体区与辐射区的关系制度化、机制化,解决没有领跑的问题,做到在合作上没有大小,在发展上步调一致,非常必要。同时,还要在相关各级各部门建立协调领导小组,做到示范区建设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考核奖惩到人,保证大荆州的经济发展一年有初效、三年大发展,五年翻一番。
(三)构建支持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创新丰富产业承接载体建设
没有成龙配套的政策支持,要想把大荆州打造成中部乃至全国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不可能的。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两手缺一不可。在建议省里尽快出台示范区主体区和辐射区详尽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尽快出台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内外贸易、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安徽皖江示范区2010年1月获批,一年内系统出台了23个专项细化优惠政策,落实到一些重点县镇一级,湖南湘南示范区出台了43项先行先试优惠政策。这一点荆州要着急,帽子戴上了,不出彩,能行吗?再就是在创新、丰富上下工夫,加快推进产业承接载体建设。要探索专业园、配套园、园中园、园带园、托管园、合作园、共管园、封闭园、集中园、“工业走廊”、“飞地经济”等多种载体形式,保证国际国内产业移来就落地,落地就建设,甚至落地就生产;保证国际及沿海资本移来有投向,投入有回报。
(四)完善区域配套体系,大力加强大交通及其城市基础设施构筑
荆州的大交通格局明显改善,但是不是有了汉宜高铁、荆岳铁路,有了沪渝高速和二广高速就够了?显然不是,前面已说,荆州交通规划关键是首位度不高。对此,借示范区建设,要大力加强区域内外的交通规划对接是当务之急。公路方面:一是规划建设荆州市内环高速和大外环高速。内环高速:汉宜高速西与荆东高速南跨荆州长江一桥、与埠河镇到公安城关现有公路线连沙市到公安高速过长江公铁大桥、往北直连汉宜高速。大外环高速:荆州东丫角荆石高速与规划318国道新线连接点往北往西绕到万城接207国道新线南跨李埠长江大桥直接江南高速、沿江南高速到石首长江大桥往北沿荆石高速到丫角。二是统筹建设汉洪、洪监高速到荆州大外环,改称汉荆高速。三是改造老汉宜公路为一级公路,完善荆州—沙洋—京山通道。三是新建三条通道:荆松一级、荆当一级、荆州—潜江(跨汉江)—天门直达一级。四是设想规划从荆州—五峰—来风—恩施我省进入鄂西的第二条高等级公路。铁路方面:加速荆岳铁路开工,同时规划建设武汉对接国家西北能源通道和西南国际石油通道的铁路。即:武汉(咸宁)—洪湖—监利—荆州—公安—石首—津市—常德—张家界直接焦柳铁路,通过怀化市直达昆明,同时规划建设随荆铁路,即随州—京山—天门—潜江—荆州铁路,并规划建设蒙中铁路与焦柳铁路从公安到松滋江南联络线,加速推进荆州—荆门——襄阳城际铁路规划建设。还要争取国家其它路网的铁路布局。荆州位居洞庭湖北大门,占尽两江(长江、汉江)一河(引江济汉运河)之利,要坚持建设亿吨组合港不动摇,加强与洞庭湖区域水运港航工程建设对接,把水运优势发挥到极致,大力推进荆州水铁公联运港航枢纽建设。在航空方面:加速高标准迁建复航荆州民航机场,推进通用航空建设。
(五)整合资源,建立产业集中区,不断做大工业园区的发展规模
示范区建设要考虑长江经济带、壮腰工程、环洞庭湖经济圈、“中三角”等叠加效应,进行产业规划,根据资源禀赋及整合资源的条件及潜力,大力加强产业集中区建设。建议:在荆州主体区建立由产业片区组成的三大工业走廊(又称产业连绵区),即:由江陵产业片区、公安产业片区、石首产业片区构成的沿荆岳铁路的荆公石工业走廊;由荆州产业片区、松滋沿江产业片区、松滋刘家场产业集中区构成的荆松工业走廊;由沙市产业片区、潜江广华片区及城关片区构成沿318国道的荆潜工业走廊。另设两大独立产业片区或集中区,即:洪湖新堤—峰口产业片区、监利容城—白螺产业集中区。在其它辐射区,设立荆门沙洋工业走廊、钟祥产业片区、仙桃产业片区、天门产业片区,京山产业集中区。做到一品一园的特色专业工业园到县以下乡镇,把一镇一品具体化;做到重点工业镇、口子镇园区规模化,县级市及县城产业园区规模化、多园多区成片化;做到荆州中心城区到周边县市镇产业集中片区连绵化。
(六)坚持大力招商引资,全力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个个都有招商责任。要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自觉招商,要使各级政府机构及部门招商职能及服务职能常态化,做到“招商的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责任到人,考核到人,奖惩到人,与升迁挂钩、与政绩挂钩,形成招商、招大商的长效机制。要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做到:(1)联动招商。即市区县镇一条龙招商,不搞封锁,镇里招来的,庙小了,引领到县里,县里招来的,窝子不够,引领到市里,谁引来的算谁的,甚至项目投产了,税收采取分享方式。甚至农业村镇引来了大中项目也可以在中心城区搞工业园。(2)对口招商。按专业职能分解指标,进行招商引资,即干什么就吆喝什么,如你搞旅游的就招旅游产品投资开发商,你搞外贸进口的就招进口产品的国外制造商。(3)对接招商。对接国家政策招商、对接国家项目招商,争取落地本埠。(4)项目招商。按照现在国企发展部门的口头禅“现在国家有的是资金,就是怕你没有项目和人才”。有真正的好项目是好引资的,关键是有没有人才把资金和项目整得起来。(5)对点招商。点对点招商、驻点招商。等等。一定要在大型装备制造产业、高新科技产业、高中端制造产业、新型能源产业、农业产业化、文化产业、现代制造服务业集群上争取大突破,实现千亿园区、万亿走廊目标,使示范区的产业形象真正立起来。
(七)对接“大三角”,联动“小三角”,启动荆岳常合作发展机制
建立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给了荆州积极参与“中三角”发展分工的重要支持平台。荆州要重视这个平台,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在招商引资上,远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做中部承接国际及沿海产业、资本转移的排头兵;在经济发展上,近接“中三角”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市规划建设,乘势而上,争当湖北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实现大荆州崛起的宏伟目标。为此,必须在启动江汉三角联动的同时,积极启动荆岳常江湖三角的合作机制,建立市长联系会议制度,开办合作论坛,做好与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对接,加速与洞庭湖区的大交通对接规划建设,使自己在“中三角”获得比较优势,争取大的发展。这一点,要主动而为、主动借势,一定不能消极,不能忽视。
(八)推进融资平台建设,建立规范有序示范区建设融投保障机制
要建议省里安排示范区专项资金,大力推进示范区融资平台建设。要出台具体操作办法,支持示范区各市区县融资平台建设,鼓励各个融资平台合作。要发挥信贷、保险、担保、债券、产业基金等多种金融服务功能,推进各种金融服务相互配合,增加金融保证力度,扩大金融服务空间。要建立示范区发展融资投资公司,形成规范有序的融投保障机制,保证示范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园区项目尽快启动,这对荆州发展真的等不起、慢不得。
(九)发挥品牌效应,树立整体意识,全方位开展示范区推介宣传
王省长说,示范区是一个品牌,是一个以荆州命名的国家级品牌。荆州要带头把这个品牌擦得铮亮,辐射区的市县也不能践踏这个品牌。要以这个品牌重铸大荆州的整体意识、打造大荆州的整体形象,解决没有整体的问题。要制定示范区一年、三年、五年大的工作节点计划,要围绕示范区重大决策、重大节点、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大范围、高密度、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推介活动。要利用各种商业会展、节庆文化平台,利用世界华商大会及各种博览会、专题招商洽谈会,运用各大媒体,高密度、高层次、高格调集中宣传推介示范区。这件事荆州要主动,主体区不主动,谁主动呢?
(十)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审批程序,强化行政绩效考核奖惩机制
发展经济,政府的职能就是两条,搞好服务,招商引资。在搞好服务上无表现,就是最大的失职,在招商引资上无作为,就是最大的平庸。治庸问责,就是治招商上的庸、问服务上的责。要继续清理、调整、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下放产业项目审批权限,规范精简产业转移投资项目的评审、核准、备案等管理程序,放宽企业集团注册条件,降低大型项目准入门槛,实现一站式审批、一天内办结,一定要记住“好事不过三”这句谶语,大力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强化行政绩效考核奖惩机制。
(完稿于2012年8月6日晚22:02)


作者地址:宜昌市高新区青岛路21号1111室
邮    编:443005
邮    箱:jzybw@yahoo.com.cn
电    话:138725433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151

主题

767

帖子

176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768

IP属地:江苏省镇江市

发表于 江苏省镇江市 2012-8-23 21: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0

主题

4652

帖子

6263

积分

上尉

爱荆州,爱沙市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63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2-8-23 21: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海南
精华
0

11

主题

738

帖子

65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51

IP属地:海南省海口市

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12-8-23 21: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态度比较好,我只能说,呵呵,这种是典型的八股文格式,拿去发表审稿人会枪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4

38

主题

1253

帖子

2809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809
QQ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2-8-23 2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最初就是跟枝江、潜江站一个标准。后来民间许多人通过计算人流量及其它经济流量,考虑社会文化性因素,如几千年来两湖平原形成的出行始发点选择习惯,提出荆州火车站至少要在15000~18000平米规模,一下子点击10余万次,跟帖800余,可专家们还是不听,搞了个12000平米,说100年不落后,可一通车3天就落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

1532

主题

1万

帖子

6889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6889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8-23 22: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cjx 于 2012-8-23 22:50 编辑

武汉(咸宁)—洪湖—监利—荆州—公安—石首—津市—常德—张家界直接焦柳铁路,通过怀化市直达昆明
-----------------------------------------------------------------------------------------------------
楼主,如何经过荆州—公安—石首这三地???如果经过荆州、公安,怎么可能经过石首???
你这个走向,弯得太历害,怎么可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

1532

主题

1万

帖子

6889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6889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8-23 22: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两环高速公路,荆州有规划,不过那个大外环(经过石首长江大桥和李埠长江大桥),荆州还没有大外环的概念!
关于荆岳高速公路,也存在,只是名称还没有出来:沙市至公安高速公路+宜岳高速公路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贵州
精华
0

525

主题

3351

帖子

1378

积分

少尉

魅力荆州,投资沃土!

Rank: 5Rank: 5

积分
1378
QQ

IP属地:贵州省贵阳市

发表于 贵州省贵阳市 2012-8-23 22: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厉害,几年前就拜读过您的文章,写的很好,希望你说的都能变成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

1532

主题

1万

帖子

6889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6889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8-23 22: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州中心城区偏西北向,不要刻意要求铁路、高速公路处处经过荆州中心城区,那是办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