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19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陈枭:炒玉米(樊湖副刊2012年第34期)
那是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个年代,经济落后,原本就缺衣少食,加上家在兄弟姐妹多,即使是正餐,能够填饱肚子也不是一件易事,更谈不上有零食了。
有一次,看到邻家的小伙伴吃炒玉米,我眼睛都直了。只得背过身去,偷偷的咽口水。
晚上睡觉时,我躺在母亲的怀里,一边撒娇的同时,一边吵着要吃炒玉米,看着我可怜兮兮的模样和期待的眼神,母亲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泪光,好象在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别人家的孩子能吃上炒玉米,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吃不上呢?
“没事,儿子,睡吧!赶明儿我们家也种玉米去!”良久,母亲忽然把我揽在怀里,安慰我道。听了母亲话,我连忙伸过小手指与母亲拉勾为誓,口里还念念有词“拉勾,上吊,一百年不毁约!”,然后含笑睡去。
好不容易到了种玉米的季节,但家里却找不到种子。母亲只得找到隔壁四婶,好说歹说,才从四婶那里借来半碗玉米种子。
母亲小心翼翼地把玉米泡在水里,然后在上面盖上一条湿毛巾,并警告我不要乱动它。我寸步不离地跟在母亲的身后,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默默地看着母亲忙前忙后,脑海中冒出一个斗大的“?”号,难道玉米是种在碗里的?
几天后,母亲当着我的面揭开湿毛巾,我发现小玉米竟然长出了嫩嫩的白芽,太神奇了,母亲简直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术师,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可是,家里的田地都种满了庄稼,这玉米种在哪呢?母亲带着我来到家里最大的责任田边,除去田边的杂草,把我最爱的小玉米,种在了田埂上,还在玉米上面盖上了肥沃的土粪。
几个星期后,我迫不及待来到田边,田埂上的玉米苗都有半米高了,绿油油的与田里的庄稼构成一幅美丽的油彩画。微风吹过,苗儿轻轻摇动着瘦弱的身躯,向我频频敬礼!
我忍不住走近一株,弯腰把小脸帖在它对叶子上,闭上眼睛感受它的呼吸与心跳,心情格外的舒畅。
两个多月后,我和母亲忙碌了一个上午,收获了十几斤金黄的玉米,别提有多开心。
母亲把收获的玉米洗尽,倒在锅内加上盐和水,然后点燃柴禾,直到把玉米煮熟透了为止。再把煮好的玉米捞起来,放到阳光下暴晒,使玉米里的水分完全蒸发掉。
三天后,我乖巧地呆在厨房里,帮母亲烧火,母亲找出过年时炒果子的黑沙,和晒干了玉米一起倒到烧红的锅中,随后母亲就用锅铲反复翻炒,一时间锅与铲奏响了动听的交响乐,厨房里洋溢着爱的味道。
不一会儿,一股浓郁的香味,飘然而至,争先恐后钻进鼻孔,直达我的心田,我不已深吸一口,真香!
捧起炒好的玉米,我没有狼吞虎咽,而是一颗一颗,放在口里,慢慢品尝,用心去品味这来之不易的美味,幸福之感无以言表。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母亲也已作古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往事如一缕轻烟,在脑海中渐渐淡去。唯有儿时那饱含母爱的炒玉米,却永远刻在我记忆深处,终生难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