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872|回复: 11

民间故事之乡——三伏潭

[复制链接]
来自
陕西
精华
10

305

主题

8836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0160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2-8-25 19:5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8-25 16: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2-8-25 17:04 编辑

.
饶南平烈士(徐默尤)
饶南平烈士,1925年生于河南信阳贫苦农家,南平同志,从小憎恨黑暗,追求光明。一九四六年,他响应毛泽东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毅然参加人民解放战争。一九四八年,他随军南下,行至江汉,担任沔阳一区武工游击队长,在艰苦斗争中,他依靠贫农,发动群众,清匪反霸,减租减息,立下了不朽功绩,同年八月,他和战友刘金生不幸被叛徒谋害于刘家台。提起饶南平,河南信阳人,祖祖辈辈都受贫,苦瓜结之在苦藤。
徐默尤,南下干部,习武之人。原青年蚕场书记,后担任三伏潭影剧院工作人员,擅长渔鼓的创作和演唱。
问路(传讲人不详)
两个小伙子,从毛嘴骑自行车到三伏潭,第一次走,不认得路。到了三伏潭,很没礼貌地问路边一位老人:“老家伙,这西过是不是三伏潭啊?”老人生气地说:“这西过是一伏潭,你们再往前走滴卡远是二伏潭,再走滴卡远才到三伏潭。”然后两个家伙就一直骑到了仙桃镇。
.
untitled.png
.
兰英的姆妈穿花裤子——第一都不止
兰英姓什么?谁都说不上来,但肯定是有这么一个人的。
兰英,窈窕黄花闺女,据说她家住三伏潭通顺河北岸的村子里。每当人们坐在过河的摆渡船上,经常会看到一个在通顺河里洗衣服的小丫头,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花朵般的脸儿,微张的红嘴…….虽是素面朝天,却能羞煞神仙,人们都说这小丫头长得像她姆妈“刮的抠”。
这小丫头就是兰英。一个把三棒鼓《沙湖沔阳州》唱得让听的人流泪的“鬼”丫头。
兰英的姆妈是个风流少妇,要条子有条子,要身材有身材,该小的地方小,该大的地方大,总之,灵醒得没得谈头。村子里所有的妇女,就凭瞎子去摸,也数兰英的姆妈第一漂亮。
由穿粗土布到穿花洋布,当然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不是每个家庭妇女都穿得起这花洋布,那时穿洋布的人稀少。即使是扯一块花洋布,也只是撕上个六尺,做一件大襟褂子,就像捡了和尚帽子的,心里不知有多爽快!还没有听说用花洋布做裤子的。
有一天,兰英的姆妈居然穿出一件花褂子摆显着。风吹那个花裤子呀,哗啦、啦、啦、啦……湾里的人看了眼睛一亮:“哎呀!我的姆妈呀!这一哈,兰英的姆妈,第一都不止了!”
后来,人们形容人或事位居第一,是最好的,就用了“兰英的姆妈穿花裤子——第一都不止”这一句歇后语。
陈友谅纳妾(王金苟)
陈友谅在湖上训练士兵,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原来是一女子落水。陈友谅顾不得脱掉衣服,跳进水里,把落水的女子救上了岸。
待陈友谅上岸换衣时,待卫报告,说元帅衣服口袋里的帅印没有了。被救女子的父亲焦急万分,忙请来村里水手下湖去帮忙摸帅印,一连三天都没摸到。
陈友谅闷闷不乐,传令不再摸了,并停止了训练。其父见此事为女儿引起,要将爱女沉入湖中,却被陈友谅拦住了:我等起义是为了救万民出水火,眼见有人落水,岂能不救?金印失落可以再造,人若不救则一去永不回。并且下令再不准提金印之事,违者重罚。
陈友谅爱民如子,老人大为感动,忙朝陈友谅跪下说:大元帅,我今送小女给大王,让她将功补过服侍大王一生。
以小女为妾报恩,陈友谅一听,连连摆手:大丈夫做好事不图回报,随即令人将父女送走。
有一天,小女子闯进军营找到大王陈友谅,说要状告一莽汉:小女子的父亲将小女子许配给他,可他拒不答应,害得小女子从此无人敢娶。小女子只有以死状告莽汉,求大王为小女子作主!
既然这样,本帅为你作主。快快告诉我,所告何人?
此人正是大帅,该如何处治?是我死,还是处罚大帅?

陈友谅大惊,一时不知怎么说好。众将领上前劝说,不如将小女纳为妾,免得她自杀寻死。陈友谅摇摇头好一会儿,才抬头笑着问:姑娘,我收你为妾,你就不自尽啦!谢大帅,小女子朝陈友谅拜了下去。
后来湖中千年巨龟送来陈友谅失而复得的帅印,大王交由她保管。
王金苟,高河人,皮影戏艺人。曾任潜江县皮影戏剧团团长。
蔡炳南的故事
一、掐时
三伏潭留名口有一个蔡炳南,他说“蔡”字上是“草头军”不好,人家叫他“祭炳南”他喜欢,反认为占了“后人”的便宜。
此人能说会算。一天,邻居牛丢失了,找他帮忙掐掐牛被人弄到什么地方去了,也没告诉他这头牛是牯牛还是沙牛。
他装神弄鬼一阵,手舞足蹈唱道:
黄牯黄沙牛,牛在灰埠头。牛在云中走,我没看见牛的屁股头。
丢失牛的邻居,果然在灰埠头找到了自己的牛。
二、撞手
有人出馊主意说:蔡炳南,你有狠的话,敢把路上走的那位妇女的屁股摸一下,你的活我们帮你干,一言为定。蔡炳南说;这有啥为难的。
蔡炳南甩着手,象个妖精婆,妖到那妇女的身后,轻轻地打了一下走路妇女的屁股。妇女回头骂道;流氓;蔡炳南回答说:谁流氓,你在走,我在走,是你的屁股撞了我的手。
妇女连忙赔不是:对不起,对不起了。
三、吃鸡
蔡炳南家里杀了一只不下蛋的老黄鸡母,他老婆把鸡脑壳、鸡屁股、鸡脖子盛好后先端给了他,鸡肉多的一碗放在灶上。
蔡炳南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的老婆好吃,点起一支烟,笑着对老婆说:玩是玩,笑是笑,灶上那碗归我要。
老婆回答,两碗都是一样的。
蔡炳南又说那就:君是君,臣是臣,倒的锅里再来盛。
他老婆窃不过他,只好照做了。 
蔡炳南故事,通常以民间笑话、诙谐幽默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和流传。因此,在三伏潭镇及周边地区极有影响力,说他是沔阳的徐苟三,一点也不为过。
对联故事(龚世文)
旧时乡村里只有私塾,塾师称为先生。进塾读书先生要收修金(学费),没有修金想读书也不成。种田人土里刨食总觉得人手不够,难得有能力送孩子入塾读书。人们都知道读书的重要,书读好了就会改变命运,纵使不能中举成名,也能识文断字,知书达礼。然而读书又谈何容易,读书人便成了非一般的人。
先生是村里最受敬重的人。村里人家儿婚女嫁,婚丧寿考,请先生写对联,主持仪礼。便会仪威礼重,庄穆横生。人们对读书学文非常敬畏,写了字的纸不能随便乱烧,烧了会瞎眼睛的,更不能当解手纸擦屁股,擦了会遭天谴的。先生来家必会端上一碗放了红糖的热气腾腾的荷包蛋,这是敬先生之礼,不能错的,敬先生如同敬圣贤。
“天地德父母恩当酬当报,国家土圣贤书可耕可读”这是家神位旁古训联,没有先生之教诲哪有圣贤书可读。千年的传承,浓郁的乡俗。厚重的沉淀便成了我们民族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和历史。
龚世文,当过兵,曾任部队文书工作,参加过抗美援越。擅长书写魏碑体。
字谜
大水旁边一块田
上下种了二十年
四两四两又四两
三两五钱又五钱
古十六两为斤、字的谜底是繁体“渐”】
2012.08张才富整理
.
a0ca8335t7a678ea77407&6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6 08: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伏潭的皮影戏很有名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8-26 11: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仙韵 发表于 2012-8-26 08:28
三伏潭的皮影戏很有名气

.
生产生活文化方面,三伏潭的渔网也很有名,有渔网市场,渔网一条街
老鼠药、卖老鼠药歌,就不说了,上过《焦点访谈》,这不是好东西.......
不过,当年那些卖老鼠药的人现在都是大大的老板了,广州有工厂、仙桃有工厂.........{:soso_e182:}
老鼠药,老鼠药,
老鼠吃了要过脚。
大的吃了蹦几蹦,
小的吃了跑不脱;
公的吃了死一个,
母的吃了死一窝。
要是不买我的药,
咬乱你的箱子角,
要是不买我的药,
该你的谷子变粗壳

.............
问好版主{: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6 11: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汉明珠仙桃——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中国黄鳝之都
世界无纺布之都
亚洲体操之乡、世界冠军的摇篮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花鼓戏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皮影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6 11: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和妈妈走人家,晚上睡不着,常常要家(读嘎)爹爹给自己讲故事,睡觉依偎在他郎怀里真幸福{:soso_e109:}嘎爹爹前年去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8-25 16: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2-8-25 16:52 编辑

.
民间故事之乡——三伏潭
60d27f6dta5cf78f44c60&690.gif
三伏潭镇南接排湖,北枕汉水,通顺河穿镇而过,是一个风光秀美,交通便利的好地方。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于特有的水乡平原地理状况、经济文化和历史条件,构成了极适宜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环境,因而这里的民间文化积淀十分丰厚。
原生态文化的三伏潭镇,有获“湖北省十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麦秆画邓友谱;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的高河皮影戏;有备受人们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沔阳花鼓戏乡剧团;有老文艺工作者蔡银庭创办的“农村文化俱乐部”基地;有活跃在十里八乡的“爱乐民乐团”;有书法名人龚世文、荣延栋、樊爱国、荣海斌…….镇里的渔鼓艺人几乎遍布每个村落,吹拉弹唱大有人在。三伏潭民间文化艺术,大都具有鲜明的本地风情特色,近些年来,如麦秆画融合国内外大市场,很有名气,也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流传于三伏潭的民间故事传讲人广为人知,一批“民间故事家”,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这些人有的没念过多少书,故事多半是祖祖辈辈口传下来的;有些是后人根据以前的故事梗概,进行了改编和再创作的;也有些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依当地民风民俗、历史现实说人说事,创造出大量思想健康向上、内容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
三伏潭民间故事蕴藏量大,普及面广,传讲人多。在田里干活打幺歇、聚在一起选棉种、夏夜乘凉等场合,上十个村民围坐在一起,各自讲自己听来的、编撰的故事。讲得好的大家哈哈大笑,讲得不好的,想好了接着再来。除了讲故事,有时还传唱戏曲、情歌、民谣、猜谜、对对子等,就算在大农忙季节,这些人也是谈笑风生,悠哉乐哉!
在人们传讲的这些民间故事中,有神话传说、人物故事、动物故事、地名故事、生活故事,还有民间笑话。这些故事,反映了人们憎恶扬善的情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有些故事至今还流传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且和三伏潭民风民俗息息相关、一脉相承。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迁,儿时讲故事的那些祖辈、父辈们已被他们的后代忘却!家乡三伏潭,在我的记忆里,故事传讲人中,有擅长讲革命先烈故事的徐默尤;有讲人文地名的李中象老师;有“盘朝”的王金苟;有讲民间笑话的蔡炳南……..
这些传讲人讲过的民间故事和传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诙谐有趣,语言流畅,性格明朗。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田边村头,月下灯前不可缺少的文学精神食粮,在欢快谈笑声中,隔阂不知不觉解除,亲情友情不断加深,一乡善土。
三伏潭民间故事的传承已被年轻一代所遗忘,再说现在有了电视、电脑的,谁还会去听那些土里土气的故事;大街小巷都是流行歌曲的声响,谁还去唱那老掉牙的《薅草歌》、《打麦号子》?如今,三伏潭民间故事已成为该地区民间文学的一个缩影,传承正濒临消失。既然历史文化具有它的传承价值,我们就必须把它很好地保存下来,进行收集和挖掘。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感受到三伏潭民间文化的永久存在。
为了不让这丰富的民间文化消亡,近几年来,三伏潭镇有关部门抓保护、抓传承。如三伏潭一中以讲故事活动引导学生阅读,通过讲故事让学生“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增长见识,发挥潜能,提高素质,让学生汲取更多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
a0ca8335tc802956c5986&690.jpg .
附:故事和传说
三伏潭地名的由来(李中象)
传说中,刘邦智擒韩信的地方——古云梦泽,就在湘鄂交界之处,后长江中游筑堤防水,云梦泽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湖泊,单说江北就有洪湖、大沙湖、排湖等。排湖之北有莲湖垸,莲湖垸北的通顺河畔有三潭:留潭、罗潭、孙潭。三潭潭水清幽,三伏天凉气袭人,周边树木花草繁茂,为游泳避暑的好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就叫三伏潭了。
李中象(1936— )男,汉族,三伏潭镇毛小村人,共产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先就读于华师大函授史地专业,后深造于北京中国文化书院获大学文凭。中国教育学会仙桃学会会员。省、市、地劳模。仙桃市、三、四届人大代表。先后在小学、初中、高中执教。曾任过三伏潭二中校长、中师函授辅导老师。学生遍布清华、北大、中山大学等名牌学府。发表史地游记《丝绸之路漫步》等十余篇。书写古诗二百多首,其中《庆香港回归》获仙桃诗会二等奖。李中象老师教子有方,三个儿子都考入大学,今皆事业有成,地方人称他们父子为“李氏四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26

帖子

3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3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4-4-11 11: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仙韵 发表于 2012-8-26 11:21

视频能不能下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3

帖子

22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22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4-4-11 11: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3

主题

120

帖子

46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60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4-4-11 13: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