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4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 积分
- 2255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26 18: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哲先简介:万哲先,原籍湖北沔阳,1927年出生于山东淄川。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算学系。民进会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他从事代数学、组合论研究,在典型群、矩阵几何、有限几何和编码学等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解决了典型群的结构和自同构方面的一系列难题;证明了我国物资调拨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创造的解运输问题的图上作业法;研究有限域上典型群的几何学,得到了系统的结果,并用它们构造了一些结合方案、PBIB设计、认证码和强正则图;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卷积码;证明了对称矩阵几何及厄米特矩阵几何的基本定理,是对华罗庚开创研究的矩阵几何的重要贡献。
万哲先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3项、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5年获华罗庚数学奖;1996年获光华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93年改称院士)。
“很偶然,我选择了代数研究”
万哲先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自3岁起,母亲就教万哲先识字和算术,不满5岁他即被胶济铁路张店小学录取。由于父亲的工作不断调动和抗日战争,家也随之不断搬迁,所以他曾在多所小学和中学就读。1938年夏,他以同等学力考入因战争而迁到贵阳的中央大学实验中学;中学的最后两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度过。万哲先刚入中学时,学习成绩平平,由于老师的谆谆教导和自己的努力,成绩不断提高。1942年入联大附中以后,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异,毕业考试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一。他也是云南省1944年高中毕业生会考第一名,因而得到两个保送西南联大的机会。
受到西南联大浓厚学术气氛的熏陶,万哲先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1944年起,万哲先先后在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数学系(当时称为算学系)学习。在大学期间,他听了许多名家开设的课程,吸取他们各自的长处,开阔了眼界。谈到为什么选择代数研究,万哲先说:“这是很偶然的,我对数学的确很感兴趣,对数学的各个分支都有兴趣。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对学习几何比较感兴趣,但后来跟段学复老师学了好几门代数方面的课程,又遇到了跟华罗庚教授学做研究的机会,就从事了代数研究。”1948年,万哲先在清华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
1950年初,华罗庚教授从美国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万哲先有幸在他的指导下从事典型群的研究,并随华罗庚教授参加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备工作。华罗庚对研究工作要求很高,强调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有自己的想法,要创造而不要依样画葫芦。万哲先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当时和华罗庚先生在一起,工作很紧张。在研究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华先生。他对待问题锲而不舍,抓住一个问题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努力将这个问题解决。他很严厉,在课堂上,如果回答不出问题,那你就被“挂”到黑板上了,直到憋出来或其他的同学想出来为止。”从华罗庚那里,万哲先受到了极好的研究工作的训练,这使他今后的研究工作受益匪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