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901|回复: 22

【转载】身为阳新人,不得不说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26 21: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8-26 21:57 编辑

身为阳新人,不得不说 

鄂东南民俗学家——费杰成
                        
  阳新人有着极其光辉的身世,这多亏了这块肥沃的土地的养育。早在洪荒时代这里就有了我们的先祖扬越人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丰功伟绩,域内二十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足以证明了这一点,身为阳新人倍觉荣耀。然而,在荣耀之时,却为这里的历史事件无端被人为剽窃而深感遗憾,为之在这里不得不说说,望有志者力之、辩之,还我阳新历史的公正。

  第一件事:十四孝的“孟宗哭笋”已被孝感日志全盘孝感地域私有化(后附孝感人的述说)。笔者发现,这种历史的适用主义,竟然为了一域之旅游经济而篡改历史的行为何其猖獗?作为阳新人,真是有言难出唇。

  第二件事:伍修权的祖地是有史可考、有谱可查的现代历史,阳新国和伍家祠人,怎么就变成了大冶籍呢?作为阳新人,不应该零发声。

  第三件事:兴国州这个中国历史名域竟然在中国权威辞典内的《辞海》一书中,连条目都没有,兴国州招谁、惹谁啦?作为阳新人想不通。甚至连中国文化超人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公开讲到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时,竟把孟嘉说成是江西兴国县人士。悲夫!

  第四件事:东湖有个九女墩,其悲壮的爱国精神感天地,泣鬼神,有史可考她们是一群兴国军的九位烈女,我们阳新人共同的姑奶奶,至今长眠东湖,至少每年清明有阳新人去扫扫墓,阳新人是否应该在域内为其树一个能供祭奠的丰碑呢?至少有一篇像样的墓志铭吧!

  第五件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阳新儿女用22万血肉之躯,为共和国的建立,长眠地下,为励志后者,是否也应该为其修一部烈土名录呢?有一部影视作品呢?

  下面以孟宗为例,摘两篇资料让我们全体阳新人读读,有何感受?
——————————————————————————————————————————
附:孟宗人物史料一
         作者 王能明   
   《民间蒙学通书》记载有“孟宗哭竹”的故事: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后人有诗云: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孟宗,何许人也?

  据《楚国先贤传》记载:孟宗,三国时江夏人,为避吴主孙皓字讳,改名仁。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

  中华书局的袁行霈先生《陶渊明笺注》中《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有这样的记载: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空。宋本作空,一作马,非。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慨风寒泉之思, 钟厥心。……”

  这段文字清楚地记述了孟嘉的祖父是孟宗,以孝行称颂于世。“宗葬武昌新阳县”。据袁先生考证,“新阳”应为“阳新”,是笔误,当时阳新属江夏郡,而且阳新县的阳辛村有孟嘉墓、落帽山等实物印证。

  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说的是孟嘉乃陶渊明外祖父,而孟宗与陶渊明的确有着血缘关系。查《晋书》孟、陶两家是亲上加亲:孟嘉得娶陶侃第十女为妻,其所生第四女,即为陶渊明之母。

  《阳新县志》记载:孟嘉(296-349)字万年,阳新县阳辛人,幼丧父,奉母偕二弟居。为陶侃第十女婿,陶渊明外祖父。346年,孟归故里任阳新县令,349年病逝家中,葬阳辛孟家堰。

  由此可见,孟宗与孟嘉确系祖孙关系,都是阳新县阳辛村人

  阳辛村后山有一片竹林,叫孟家竹林,都是毛竹(也叫楠竹、江南竹),但人们对这片竹林称谓却与别处不同,叫它孟竹,孟竹长的竹笋叫孟笋,这如民间传说中的二十四孝之一的孟宗哭竹生笋有关。

  相传,孟宗十岁时,父亲病故,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年冬天,孟母患重病,卧床不起,想吃新鲜竹笋。可时值冬天,哪有笋子呢。可孟宗不管这些,仍背着锄头,提着竹篮去后山竹林找笋子。乡邻见他这般,便取笑他说:孟宗,这么冷的冬天,怎么会有笋子呢,真是个呆孩子。孟宗便急得抱着竹子大哭。乡邻见他哭得伤心,就骗他说,孟宗,你如果能把竹子的凌冰(冻霜)焐干,让竹神醒过来,竹神也许会为你提前长出笋子来的。孟宗听说竹子能够提前长出笋子,就抱着青竹痛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突然一声炸雷,紧接着下了一场暴雨。孟宗仍死死地抱着竹子,不愿回去。突然,一位拄着竹杖的白胡子老人出现了,慈眉善目地对他说:孟宗,你的孝心感动了天地,特地赐给你几支竹笋,快去孝敬你的母亲吧。白胡子老人说完便将手中的竹杖在地上敲了几敲,地上真的长出几根竹笋来。孟宗高兴不已,连忙挥舞着锄头挖出竹笋,兴冲冲地跑回了家。孟母吃了新鲜的竹笋后,病就好了。

  此后,孟宗哭竹生笋孝敬母亲的事经过乡亲们的传颂,名扬天下。

  阳辛古镇上有一口水井,人们都叫她孟泪泉。传说是孟宗哭竹生笋时,眼泪滴穿而成。这口水井久旱不涸,久雨不浊,四季清冽,温润甜美。尤其是冬天,井里热气腾腾,村民们都到这里来洗脸漱口,妇女来此洗衣洗菜,这井水不但不冻手、伤手,而且越洗手越娇嫩红润。据说,三国时吴国大将甘宁率兵在富池口驻守,有一年,士兵中传染生疥疮,一时无药医治。听说孟泪泉水能治病,甘宁便派船进富池口沿富水逆水而上,到孟泪泉取水,建大池让士兵洗澡,治好了士兵的疥疮。甘宁大喜,报请吴王为孟泪泉立碑颂扬其功德。

  在阳辛村有一条堰叫退鱼堰,相传孟母为避嫌,就在这条堰边退回了儿子捎来的腌鱼,而且没让送腌鱼的人迈进家门。
  当时,孟宗出任望江盐池司马,主管渔盐。一次,他亲自结网捕鱼,并将鱼腌制好后,托人捎回家孝敬母亲。母亲见了腌鱼,很不高兴,让人把腌鱼原封不动带回,并捎信说:宗儿,你身为司马,主管渔盐,领朝廷奉禄,却捕鱼腌制带回家给娘享用,难道你不知道避嫌吗?为官应该清正廉洁,忠君爱民,尽职尽责才是啊。孟宗看了母亲的书信,深感愧疚,当即把鱼坛沉入池中,以此为戒。自此,孟宗恪守母训,为官清廉,为事公正。当时,有些人不太相信,总想验证一下真伪。有一次,孟宗被人拉去喝酒,席间大家有意灌他酒,孟宗喝多了,当场呕吐,呕吐物全是麦饭。大家很是感动。有人便将此事告诉了吴王,吴主十分感动,便擢升孟宗为粮官。孟宗却拒不履命。吴王问他为何不愿赴任。孟宗说,他担心母亲拒不食粮。吴王听了很是敬慕孟母,赐其金匾“懿德高瞻”,永安五年(262年)擢升孟宗为右御史大夫(仅次于丞相)。

  孟宗在吴县(今苏州)任县令时,不能把母亲带在身边尽孝,有什么好吃的,从来不首先独享,总是先寄给母亲尝用。就在任中,他接到母亲病故的噩耗,痛不欲生,没等朝廷钦准丧假,便给吴王写了一封请罪书,急匆匆地日夜兼程赶回了家。

  孟宗弃官为母奔丧,在母亲墓旁结草庐守孝三年,不见客,不理世事,不离草庐半步。日夜守在母亲墓前,哭诉母亲养儿辛劳,痛责自己未能尽孝身前。他三年未理发,未更新衣,未生火煮食。吃生食喝凉水,极尽人间孝道。四邻八乡父老无不为之动容,感叹其孝道。从那时起,阳新便形成一种风俗:父母去世,守孝三年,不理发,不刮胡子,不穿新衣服,不食熟食。这种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只是后来守孝时间有所变化:父母去世,子孙守孝七七四十九天。在这期间,子孙不理发,不刮胡,不穿新衣服,不主喜事,不食喜宴。

  守孝三年期满,孟宗把自己捆绑起来,来到武昌府请罪。吴国大臣陆逊在吴王面前极力陈情孟宗的孝行,说:孟宗犯禁委官奔丧,实为孝母,又墓前结庐守孝三年,极尽孝子之道,感人至深,百姓称颂。虽国家律条严明,但吴国兴旺还需要像孟宗这样的忠孝之臣!为子不孝亲,何以忠君,又何以爱国爱民呢?吴帝感动,念孟宗是天下的大孝子,加之为官清廉,屡建功勋,才免他死罪。

  宝鼎三年(268年),孟宗由左御史大夫被擢升为司空(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司空属三公之一,参议国事,主管水土及营建工程。

  据《御览》二十六引《孟宗别传》载:“宗为豫章太守,人思其惠,路有行歌,故时人生子以孟为姓。”而且在日本祗园有孟宗山,山上有孟宗像。由此可见,当时,孟宗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之大。

  孟宗,阳新的骄傲!
——————————————————————————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26 21: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附孟宗史料二
       作者 孝感日志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今湖北孝昌人),后 因避孙皓字讳,改名孟仁,字恭武。少年时从师南阳李肃读书,后官居吴国司空。出生不详,卒于建恒三年,也就是公元271年。

      二十四孝之一,成语“哭竹生笋”的主人公。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人有诗云: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孟宗少从 南阳 李肃 学。其母为厚褥大被,或问其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后用为招贤接友之典实。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黄钟十一月》:“命长袂而留客,施大被以招贤。”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重过广陵宿西樵寓中》词:“少顷客去余留, 王公 呼我,大被从君宿。”

  典故”还鲊“亦源于孟宗。孙皓时期,孟仁被授予主管渔业的官职,他亲自捕鱼精心烹制后送给母亲,其母送还,并责之以道,表现出一个贤母严守封建操守的可贵精神。后以还鮓指称贤母,或以鱼鮓表达为官清廉之意。明程本立《送鱼课司霍思诚》:“居有马鞯留客坐,食无鱼鮓寄亲尝。

南阳求学
  孟宗少年时,到南阳拜李肃为师,因学习刻苦,才思敏捷,读书通宵达旦,持之以恒,被李肃视为奇才,认为他是块当宰相的料,就悉心指导,孟宗因此学业大进。

  孟宗的母亲十分善良,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她特地缝制一床又厚又大的被褥送给儿子。人们看到这床超大的被子,都感到奇怪。孟宗的母亲深情地解释说:“我儿子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款待朋友。他的朋友大多贫寒,这床大被子大家同榻盖用,共同御寒,可以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

  慈母言行的感召下,孟宗求学期间,品学兼优,尊师爱友,很多感人事迹在学堂广为传扬。一次,襄阳同窗好友冷暖,课余担水时不慎摔伤,卧床养病,孟宗就在课余为冷暖补习功课。其时,冷暖的母亲又重病卧床不起,孟宗闻知,假日去冷暖家探视,又解囊相助,请名医诊治,亲自热汤喂药,使冷暖的母亲病愈康复。此事不胫而走,冷暖感激,校友感动,无不对孟宗敬佩有加。

哭竹生笋
  孟宗小时候十分孝顺母亲。一次,母亲病中想吃竹笋。孟宗忙拿起镢头,挎上篮子,去山间挖笋。时值隆冬,天寒地冻,风雨扑面,刮得孟宗睁不开眼睛,山路又被白雪覆盖,行走十分艰难。他只得埋头用镢头刨雪认路,用手攀援树枝,艰难地上山。带刺的树枝扎得手脸鲜血直流,他却浑然不知,一心记挂的是母亲想吃的竹笋,爬上山中竹园。他抡起镢头,东挖西找,挖了好久,却一无所获。这时方才幡然醒悟:冬日哪会有竹笋呢?

   顿时,万般思绪涌上心头,他想到父亲早逝,是母亲含辛茹苦一手把自己培育成人,病中想吃竹笋,却无法满足母亲的要求……越想越伤心,不禁抱着竹子坐在雪地里,失声痛哭起来。哭声撕心裂肺,惊天动地。哭了整整一夜。次日黎明,耳旁响起天神的声音:“孟宗,你的一片孝心感天动地,赐你竹笋,孝敬你母亲去吧!”唰地一道亮光闪过,孟宗睁眼不见天神的身影,凝神细看,脚下竟冒出几支鲜嫩的竹笋。

  孟宗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挖出竹笋,如获至宝地捧着,直奔家中。
  孟宗的母亲吃了竹笋,“笋到病除”,奇迹般地痊愈了。

腌鱼沉池
  孟宗出任望江盐池司马,主管渔盐。一次,亲自结网捕鱼,腌制好后,托人捎回家孝敬母亲。母亲见了腌鱼,很不高兴,让人把腌鱼带了回去,并捎信说:“宗儿,你是主管渔盐的司马,领了朝廷奉禄,却捕鱼腌制给娘食用,难道你不知道避嫌吗?为官应该清正廉洁,忠君爱民,为社稷、黎庶尽职尽责才是。”孟宗听了深感愧疚,就把鱼坛沉入池中,以此为戒,做一名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既孝又忠的朝廷命官。

  孟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次微服私访,他发现一宗严重的毒鱼偷盐案件,明查暗访,调查取证后,缉拿了作案人。谁知该案犯正是孟宗的顶头上司——望江县令的亲属。这时,送礼说情的,打官腔施压的,纷至沓来。是贪赃枉法祸害于民,还是律条严明秉公办事,两种选择摆在面前。此时,渔民疾呼,母亲教诲,字字千钧。他想,为官不严明律条,谈何忠孝。孟宗谢绝送来的礼品,说服了求情的官员,并将案犯绳之以法,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当时渔盐业作为望江县的支柱产业,是官税重要来源。一段时间,一些池塘的鱼突发“白肚病”大面积死亡。孟宗主管渔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鱼病发现之日起,他就餐风露宿在渔塘,与渔民一起四处求医,深山挖药治鱼病。孟宗终因劳累过度,昏倒在鱼塘中,望江百姓深深地感激他们的贴心人孟司马。

庐墓三载
  当孟宗在吴县(今苏州)任县令时,传来噩耗,慈母在家乡病逝。孟宗闻讯,有如晴天霹雳,痛不欲生,几乎昏厥。他朝着家乡的方向长跪不起,哀道:“母亲,原谅孩儿不孝。您老百年辞世,孩儿不能送终,待不孝孩儿回来为您老送葬吧!”无奈安葬有期,他只得不待朝廷钦准,向吴帝写了一封请罪书,略作交待,就急于扬鞭策马回家乡奔丧去了。

  孟宗弃官为母奔丧,庐墓三年,不理世事,整日以泪洗面,跪守在母亲墓旁,其极尽孝子之道。四乡八里父老乡亲无不为之动容。民间流传已久的一幅孝联:“守我堂前三年孝,不知门外四时春”,就是当时人们赞颂孟宗孝母庐墓三年而作。从那时起,“父母去世,孝子守孝三年”的习俗在孟宗的故乡形成,一直沿袭至今。

  三年已过,守孝期满,孟宗负荆请罪,吴国大臣陆逊陈其孝行,请求吴帝免孟宗一死。皇太后知道后,感动得垂泪,即召吴帝说:“孟宗孝母弃官奔丧,庐墓三年,极尽孝子之道,实在感人至深,吴国虽律条严明,但吴国兴旺还需要像孟宗这样的忠孝之臣啊!为子不孝亲,何谓忠君为国爱民呢?”吴帝感动,念他是天下的大孝子,加之为官方略过人,行政清廉,屡建功勋,才免他死罪,后又诏其复出为官,委以重任。

位列三公
   孟宗弃官奔丧,吴帝赦罪,使孟宗感恩不尽。他尽忠于吴帝,报效国家,后升任光禄勋。凡光禄、大中、中散、谏议等大夫,羽林郎、武官、虎贲、左右等中郎将都归他管辖。入宫后,经过调查论证,他大胆废除宫中陈规陋习,建立一整套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律条。这些律条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宫中管理有条不紊,吴帝大悦,永安五年(262年)由光禄勋升任为右御史大夫。右御史大夫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科察。宝鼎三年(268年),孟宗由左御史大夫被擢升为司空(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司空属三公之一,参议国事,主管水土及营建工程。

  孟宗官至司空,亲朋好友、同窗旧僚前来谋官职者甚多,但他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当时施行举孝廉制度,每年各州郡都要推荐一名孝廉士,经君王核准,委以官职。那时,他家堂弟孟末出学堂不久,被江夏郡守举荐,呈吴帝考核任用。郡守其实是想巴结孟司空,以图日后升迁,哪知孟宗严格考核,不符推荐标准,孟末被淘汰了,这事时人传为佳话。孟宗为官清廉,去世时,家中钱粮所剩无几,就是衣被也没有几件,与平民百姓一样,补丁接补丁。

“哭竹港”由来
  周巷镇青山口西南有个“哭竹港“,就是因孝子孟宗哭竹生笋而得名。孟宗哭竹生笋,泪流成河,感天动地,泪水融化了山中冰雪,形成潺潺流水,自上而下向青山口西南的山沟流淌,日久天长,使原来不足二、三尺宽的小水沟变成了一个丈余宽小港。港中之水清澈碧绿、品味咸甜,港四周得到灌溉的庄稼比其他田里的庄稼格外茂盛。病者喝了此港之水后也百病消除。据说有一年,吴帝孙皓患肠炎,久医未愈,后来听人介绍,喝了此港之水竟奇迹般的“水到病除”了,人们说这是孟宗孝母哭竹时所流的泪水。后来,吴帝孙皓便赐此港为“哭竹港”。“哭竹港”也就因此而得名。

  以上两篇史料比较,明白人一看就知:前者王能明写的是真实历史,附二由孝感日志中写的,许多地方借“江夏”二字作幌子,有意混淆地域概念,任意发挥想像,实在拙劣而可笑。阳新人真应该清醒清醒了。请记住,中国现今这样的为一域之利,不择手段地抢注地名成商标的现象层出不穷。记得上世纪末,李自成墓在通山的史实,竟有两个省三个县打官司呢。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26 21: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能明,笔名鄂龙烛,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种过庄稼、当过苦力,打工做过文员、职员,创办过环保砖厂等各类小型企业。1992年在《芳草》发表处女作后,先后在全国100多种报纸杂志发表散文、小小说、诗歌、杂文、报告文学等300多万字。出版随笔集《玫瑰心情》、小小说集《有个儿子是兔子》等。省作协会员,黄石市作协理事,阳新县作协副主席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6 收起 理由
manchester + 6 让大家了解了阳新优秀的媒体工作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26 22: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3-6-16 21:24 编辑

开国将领伍修权真正的祖籍是湖北阳新县
http://bbs.cnhubei.com/thread-2630017-1-1.html

【凤凰网专题】伍修权:第一个指美国鼻子骂的中国人
http://bbs.cnhubei.com/thread-2765347-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774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阳新上将

Rank: 8Rank: 8

积分
13084

IP属地:广东省汕尾市

发表于 广东省汕尾市 2012-8-26 23: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不宣传和传承,就为它人所盗用。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8-27 08: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文章多转转,挺好{:soso_e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2

36

主题

694

帖子

1077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77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2012-8-28 09: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仙岛人家给我们披露了许多的人文史实及文化工作者内幕!
阳新文化工作者加油!与城市建设同步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2012-10-24 22: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我阳新历史的公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774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阳新上将

Rank: 8Rank: 8

积分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中山市 2012-10-24 23: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文章应在东湖的中部和其它有关版块中发一发,让更多人知道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774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阳新上将

Rank: 8Rank: 8

积分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中山市 2012-10-25 1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