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tjgf123 于 2012-8-27 22:09 编辑
探秘唐安古寺新钖址 唐安古寺从荆门城区雨山土地置换到子陵村10组,新钖于宝马山东麓宝马泉北端,已建成观音禅院,大雄宝殿,客堂,两座大型放生池,一个大型仃车场。逢初一,十五,佛事活动日,有自备中巴车往返城区从事免费接送,平时从城区乘19路车一元车票到子陵老亍,乘麻木二元钱4公里可到达。目前山门正在竣工期间,大雄宝殿后边正在向山坡平整基建场地,论其规模与气势,比在城区雨山的钖址是厷大了: 与严子陵的缘分 这里在古代是南漳,仙居,盐池通汉江至江夏的茶马孔道, 是一座草庙的遗址。相传缘于东汉隐居高士严子陵。他与刘秀有患难之交,刘秀当了光武帝,派人找他去当官享福,他从隐居的子陵老亍躲到宝马山,在山上观看子陵与八角的动静,后人称此山叫观子陵,继而建一座草庙纪念严子陵,文人们仰慕他的为人,聚在草庙研讨诗文,商旅人等在此歇脚谈论他的传说; 湮塞的子陵洞 此山面向子陵,八角的东麓半山腰有个石洞,严子陵躲避朝庭官员寻找时,进洞就能隐居,省去临时搭窝棚的麻烦,也省去借宿农户而对农户的牵连。农户敬慕他,为他送饭吃,用象泥鰍但比泥鰍大,溪中特产的白色魚儿做菜给他燕饭,人们称严子陵隐居的石洞为子陵洞,抗日战争中,村民在洞中躲避日本兵的屠杀,将耕牛,猪,鸡,谷物,藏在洞中对付日本兵的抡掠。为充分利用洞中的空间,装谷物的箩筐朝上磊起来,最高可磊8个箩筐,故知洞高4米,宽20米,深30米。解放后太平了,不用躲反了,此洞没人关心了;63年的泥石堵塞了洞口,但现在有挖掘机,装载机,挖开洞口,清运洞中的泥石,很容易配成一个好景点。 灵洁的宝马泉 新唐安古寺大雄宝殿南墻平排20米处,有一座宝马泉,现虽被淤塞,仍有少量泉水浸出。泉坑坎上有棵鸡公蛋树,是硬杂木树,是1970年伐大树做屋的材料时,由老树筦重生起来的。直径约30厘米,老树被伐时直径有70厘米,可见宝马泉坑坎上的树龄有一百五十年。宝马泉只有冬腊月才断水,每年有10个月能向村民供应生活用水,而在它的南边,有座永不干涸泉水名叫大泉,却是吃了会得皮肤病,这就凸显出宝马山的宝马泉的灵洁性。 巧合的迁至缘份 在新唐安古寺山门右前方,有3棵古老的麻栎树,宋姓村民将祖宗葬于3棵古老的麻栎树下,因为宝马山的麻栎树,是宋家老祖宗从荆门雨山迁陟此地时,从雨山移来的树种,几经时代变迁,还是双木成林,3木成森林的并排保留着这3棵古树;而唐安古寺碰巧也从雨山土地置换到这里,真是巧合的迁至缘份!曾有风水先生说这里是;“宝马溪中饮水,林灵并茂之地”。巧的是;古有白马驮佛经到白马寺,今有唐安古寺土地置换发达于宝马山下的宝马泉,似乎是百年前由雨山移来的古树打前站,现在唐安古寺从雨山迁来报答宝马对传佛的历史功勋!
新钖地3棵古老的麻栎树出
新钖地宝马泉被淤塞仍有少量泉水浸出
新唐安古寺观音禅院
在建尾期的新唐安古寺 《武铁老年》特约记者回马桥2012826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