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2
贵宾
独钓寒江雪
   
- 积分
- 5417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构建“快乐课堂”,把讲台变“舞台”,让学生当“老师”; 成立留守儿童服务站,争做“爱心妈妈”,关注留守儿童……所有这些,为灵乡教育打上了鲜明的印记。而正是这些鲜明印记,赋予了灵乡教育名片诸多独特的闪光点。
“快乐课堂”让学生尽情徜徉知识海洋
教室里没有讲台;学生被平均分配成多个小组;四周都是用于学生展示的黑板;老师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学生时而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时而在黑板书写,时而面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老师在学生中间,只是在关键时刻偶尔插上几句话,把肤浅的问题提示深化,把重点内容、规律及易错点加以强调……讲台成了“舞台”,学生成了“老师”,这就是灵乡高效课堂的真实写照。
2010年,市教育局在全市开展“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借着这股东风,灵乡教育人扎实推行课堂改革,围绕“高效课堂”,一步一个脚印,以“革命”的行动重塑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培育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新生长点,强力打造高效课堂,舞起了大冶课堂教学改革的龙头。
教育要改革,教师的观念要先转变。为此,中心学校通过采取校本培训与“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领导班子、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极力构建“和谐、快乐、高效”的教学课堂。两年来,中心学校投入各类资金近63万元,先后派出6批教师41人次赴郑州102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武汉二桥中学等课改名校学习,并于2011年1月加盟“中国名校共同体”。经过各级的培训学习和积极实践,教改之后的课堂洋溢着浓郁的学习气氛,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全市“构建高效课堂”推进会上,该镇的“快乐课堂”模式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在黄石市“课内比教学”比赛中,张海清老师获特等奖,余显初老师获一等奖,闵燕老师和杨晓溪老师获二等奖。2012年5月,黄石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现场会在该镇灵乡中学隆重召开。
标准化建设让学习环境更加舒适
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均衡的基础。灵乡教育结合实际,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要求努力实现校园标准化建设,让学习环境变得更加舒适。
目前,谈桥小学、大畈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已完成。政府又投入配套资金100万元用于全镇各校的装备配套建设,目前价值200多万元的装备器材将全部到位,11所中小学的各功能室将全部实现标准化。新建的正义希望学校学生食堂,成为大冶市首批校园后勤标准化示范学校。灵乡中学于2012年上半年也成为大冶市第二批后勤标准化示范学校。投入320万元新建的灵乡育苗幼儿园将于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我市第一所标准化的公建民营幼儿园。2012年,投入480万元对宫台小学进行全面改造,投入86万元对罗桥小学教学楼、食堂进行维修改造。1000万元对坳头小学进行搬迁重建。政府投资1100万元的戴岭小学已奠基,预计2013年春季投入使用。预计三年内,该镇10所中小学的校园将全面实现建设标准化。
关爱工程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乡镇学校。全镇留守儿童最多的正义希望学校,共有354名留守儿童。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灵乡各校在工作时,始终将留守儿童的关爱贯穿其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统计,开展一对一帮扶,全体教师都成了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2011年5月29日,“爱心结缘,百名爱心妈妈垄上行”在正义希望学校举行,省妇联副主席鲍惠芬,黄石市副市长苏梅林参加活动,并对该镇留守儿童工作给予肯定。今年,灵乡政府妇联拨款4万元,在全镇11所中小学建起了留守儿童服务站,各校再配备一定资金购买了电话、电视、电脑、图书、棋类、体育器材等,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体育文娱活动,给父母打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在这里感受到家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
为了解决镇内远道学生乘坐麻木车上学危险、上学难问题,中心学校一边争取灵乡镇政法委、交警队整治麻木车,一边对学生调查摸底统计需乘车人数,最后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主管,社会捐助,公司运营”的模式,一次购买10辆30座宇通校车,一举解决了灵乡700余名远道长期乘坐麻木车学生上学难问题。
记者 冯素华 通讯员 郑小平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